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665288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O.*一,名词解释1印刷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原稿图文进行复制的技术。2出版: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 并使之进入流通领域,以保存和传播人类知识和社会专业化 活动,包括排版、印刷、装帧和发售等环节。3语录体:一种以问答之语为主要内容,采用摘自名篇的标题方式而 无严格的篇章结构的图书编辑体例。4字书:解释汉字形体为主,兼及音义的书。5槐市:汉长安市场名。最初为官学学生进行经传书记等书籍交换的 综合市场,后来被借用为官学的代名词。6书肆:由民间书贩组成,以牟取利润为目的的书籍销售市场。既卖 儒家经典,又买诸子各家的书籍,经营方法灵活,敞开售 书,允许自由阅览,招买读

2、者,有利于贫困知识分子买求 知自学的需要,客观上还存在着当时还未存在的公共图书 馆的作用。7佣书:中国古代受人雇佣以抄书为业的人。8类书:根据一定意图,辑录群书中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按类别 活韵目编排,主要供寻检查考的图书品种。9总集:指汇集二人以上作品编纂而成的出版物, 可分为全集与选集 两种。10别集:总汇一个人多篇作品的著作。11韵书:是一种按照声、韵、调三者关系来编次汉字的字书,在编 纂上以分韵编排为特点,以审音辨调为目的。12图书:以记录和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手 写或印刷于纸或其他载体之上,并且有一定篇幅的出版 物。1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历史事件。1

3、4编年体:我国最早编历史的方法。15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相同材料聚在一起。16语录体汇编:以问答为内容,以篇为单位。二:可能是填空汉字的演变: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隶书一正书(楷书)六分法来源于(汉)刘向刘欣七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四分法来源于(清)四库全书总目。甲、乙、丙丁四大辉煌史料发现:殷墟甲骨、汉晋木简、敦煌遗书、内阁大库档案。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体秦王朝:书同文,禁私学。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周髀算经是现存最古的天文学著作。方言全称情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字典。文心雕龙使我国现存

4、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农书。脉经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西晋、王叔和水经是我国第一部技术河道水系的专著。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两汉政府图书机构:汉高祖刘邦在未央宫建(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东汉刘秀在洛阳建(兰台、东观、仁寿阁、石室、宣明殿)南北朝时期的三大名注: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宋代四书:百科类的太平御览、小说类太平广记、文章总集文苑英华、反映政事历史的书门性 类书册府元龟。三、1中国书籍制度的演变答:春秋到秦汉时期竹帛并行,以简册制度为主要形式,东汉时期盛行帛书;魏晋到唐代盛行纸写本,主要为卷轴制度,有卷轴东(东汉一宋初)、旋风

5、装(产生于唐代)、经折装(始于佛家经书);宋代到近代为册页制度,有蝴蝶装(宋代流行)、包背装(元明时期流行),以印本书为主。2秘书监的发展、设立、兴盛答:秘书监始设于东汉。当时的秘书监主要为藏书 功能,东汉宫中建有多出藏书之处,其中兰台、东观 既是藏书之室,又为著述之所。汉桓帝延熹二年,初置秘书监官,执掌图书古今 文字,考合异同。秘书监作为官署,监为长官。晋武帝时,将秘书监的藏书功能并入中书省,保留 秘书著作局。隋唐时期,秘书省为执掌国家图书事业的政府机 构,主持国家藏书的整理、抄写、校勘和编目。北宋初,秘书省掌管祭祀、祝文、祝版的撰书,然 秘书监、秘书丞亦参与修纂国史-金代,秘书监下隶著作局

6、、笔砚局、书画局等,兼 理图书的编修和整理之责。元代置秘书监长官国家图书事业,同时于监下设兴 文署负责雕印图书。明初朱元璋废秘书监,成立翰林院,以涵盖秘书 监。、史馆、著作局等种多文化编纂机构的职能。3政府图书编校机构有哪些?答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后,丞相萧何在未央宫建 立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作为皇家藏书和图书编 校场所。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后,在宫中建造并确立兰台、 东观、仁寿阁、石室、宣明殿藏书及校书之所。汉桓帝延熹二年,东汉政府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主持图书编校的政府专门机构一一秘书监。4刘向、刘欣编辑活动及其历史贡献答:刘向在学术上属今文经学派,但也不排斥古文,一生著作丰富,传世之作

7、主要有列女传、说苑、 新序等。为整理工作制定了详尽的流程和方法,义例和程序如下:1 .取本参校(搜求一书的不同抄本和校勘文字)2 .编次定名(删除重复篇目,编订篇目先后次序,确 定书名三项内容)3 .撰写叙录(校订本篇目,校勘编辑情况,作者生平 及书籍的基本内容,学术思想渊源及其评价)4 .杀青缮写(杀青:定稿并书于竹简;缮写:经皇帝审定后书于绿帛)5 .分类编目刘氏父子编纂整理活动的意义和影响是我国文化史上首次对先秦以来流传的文化典籍所进行的大规模整理,编校活动。从目录学上讲,造就 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步系统目录七略,创立了古代图书六分法分类体系和叙录体图书解题形式。(见108页)a奠定了古代目

8、录学的基本框架和方法。b开创古代书籍整理定著“新书”之列5孔子的编辑活动及历史意义答孔子以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为职,其整理成果为易、诗、书、礼、乐、春秋,当时称 为“六艺”,后世尊称为“六经”,对中国学术、思想、 文化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和 传播做了巨大贡献,他在编辑实践中所确立的原则和 方法,对后世的编辑活动产生了生源影响。(易,又名周易,是上古一部占筮之书;诗上古歌谣 总集;书,又名上书,是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 史料汇编集;礼,古代关于礼仪的书,春秋编 年体史书。).编辑的特点1 .有明确的编辑意图2 .有科学的编辑方法a.去除重复,精心编次b.无征不信,多闻阙疑3 .充满理

9、性的编辑方法a.崇尚平实,排斥虚妄b.述而不作 6史馆制度答 史馆主要负责纂修国史。史馆制度滥觞于东汉, 确立于唐代东汉东观汉纪北齐天宝年间,高氏政权在北魏著作局的基础上设 置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修史机构一一史馆。唐初,太宗贞观三年,设立史馆代替著作局的修史 之职修撰本朝的实录和国史,并确立了宰相监修之 制。宋初沿袭唐制,设史馆与昭文馆、集贤院合称“三 馆”,担任修纂实录、国史之责。元代,以翰林国史院承担纂修国史之任。明承元制,史馆隶属于翰林院。清代开设各种史馆纂修史籍,有常开、例开、特开 3种,其中国使馆为专门纂修纪传体国史而设置的常 设机构。四简答题1甲骨文编辑特点:按事类分类、按时间顺序

10、分类2吕氏春秋的编辑特点:答:有明确务实的编辑意图;兼收并蓄,集众家 之长;有所取舍,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务实精神, 不善空言);编排有序,体系严谨,结构完整。3四部分类法的确立:中经中经新簿元帝四部书目七略 4印刷术发明的条件:外部:社会需求量大内部:物质基础为纸、墨、字体的积累 技术条件为石刻、摹拓技术及制作印章技术5印刷术的意义:印刷术的发明,是社会发展的里程碑,促进了人 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的文化知识传播进入新时代;印刷术 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图书生产进一步社会化、产业化, 出版事业逐渐形成,图书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动了书籍编辑 业务的进步、装帧样式的革新和图书广告的发展; 是社会文化传播 规模扩大,推动教育普及和知识交流。6为什么宋书多善本?答:其子体多采用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字体,其实红以颜体 最为时尚;其墨色十分考究,质量精良,色淡似漆,墨深香淡,潮 湿不显漂迹,干燥而无烟痕,并且刻功要求严格,无论官私刀法精致 细到,点线不苟;用纸品类繁多;宋书的文化价值很高:宋版书 迄今存世最早的一批雕版印刷品它们以十五的形式向后世昭示印刷 时代初期图书编辑出版和社会文化传播的真实状况,具有不可替代 性;宋版书在书艺刀法,选纸用墨是、版式行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 版刻艺术风格。 1N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