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说课稿 .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66527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雨说课稿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雷雨说课稿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雷雨说课稿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雷雨说课稿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雨说课稿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雷雨说课稿 马山县林圩镇中心小学 李小周一、说教材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课,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本课的学习目标:、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 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我教的是第二课时,我定下了以下的学习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文中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教学难点:体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三、说教法

2、情景教学法: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复习导入新课。心理学也表明发当刺激物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给学生短时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转变成长时记忆。“朗读式”教学法:教学中以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尝试自读自悟,对于一些句子含义深刻、句式独特,学生第一次接触,阅读理解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指导实践,在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在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总的来说,课堂上以读为载体,通过朗读理解、背诵来积累语言,最终实现学会运用语言的目的。四、 说学法 、朗读感悟为主:“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

3、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去感悟。、合作探究法:“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变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雷雨这一篇课文很明确地分为雨前、雨中、雨后这三部分,所以我会在组织全班学习完第一部分后,就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第二、第三部分。五、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 2、赏读感悟,体会感情:再次向学生展示雨前的部分,这部分需要理解的词语很多,学生要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这些词:黑沉沉、压下来、挂、垂。先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课文,读有关的句子,说感

4、受,谈体会,并利用挂图,课件、向学生展示解释。3、合作交流探究:在学习完第一部分以后,我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合作学习第二、三部分,雷雨中、雷雨后,然后我让学生汇报你学习到了什么?二年级的学生好于表现,相信他们能说出合作学习以后的收获。这样的处理可以省却了老师字字、句句、段段去分析讲述的繁索,真正能课堂还给了学生。4、品词品句完了之后,再让学生有感地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5、课堂的延伸:读一读,并抄写句子,布置学生课后留心观察不同天气时景物的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小结: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非常用心地备课,十分投入地走进课堂,但只要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总是会发现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朗读的指导评价还远远不够、对文章的把握力不够、教学机智仍然欠缺、对教材的处理有点散等等。今后,我更需要的是不断地努力,只有我们为学生搭建起足以让他们展示舞蹈的平台,学生才能还我们以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