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665213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里山纪行教案学习目标: 1、品味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2、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 3、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品析富有情韵美和音乐美的语言。 教学设想: 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点拨。 2、语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主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品味。 3、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学习时间:一教时 学习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高山青、滚动阿里山图片,学生可跟唱,营造学习氛围,感受阿里山的美丽。 一、导入 今天来到这风景如画的南洋中学,与大家一起学习,我感到非常高兴。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这首歌谣可以说是在大陆传唱最广的台湾歌

2、曲,对于期盼祖国统一的中国人来说,阿里山悄然矗立在我们心湖之畔,令人心向神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当代作家、美学家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一起来领略那里的山山水水。 二、示标(投影)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走进优美的阿里山,请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 阿里山给作者的最初印象是什么? “我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生答,师投影 四、赏析美文 (一)感知全文,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 1、阿里山风光的美具体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4-9段,小组讨论,给阿里山的各个景点起个名字。(师投影) (温馨提示:可采用“形容词+景点名称”的形式给每个景点命名,即:“ 的 ”的形

3、式。) 2、师生互动,出示板书,师投影。 风 清澈的水潭 景 静谧的森林 美 厚密的青苔 如 无边的林海 画 古老的神木 3、请同学们欣赏美如画的阿里山风景。 4、师:江山如此多娇,访名山大川,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切地写下来,是人生一大乐事。海峡那边的阿里山上有山有水,有潭有溪,无不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一切景语皆情语”,阿里山的风光真是太美了,作者为之而陶醉,恨不得与之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浓浓的爱意。 (二)、品味语言美。 1、师:有不少美景,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就是说不出来,“情”在不言中。可作者做到了这一点,他把这份“情”寓于文中,表现在课文的语言上。本文的语言富有音乐美。

4、 请从文中找出几例,品读玩味并作简要分析。师投影 (温馨提示:(1)、修辞美:本文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 (2)、节奏美: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大量运用叠词,形成了轻松、舒展、迂回、鲜明的节奏; (3)、拟声美:运用拟声词等。) 2、生答 3、指读4、6、7段(6段的叠词,4段的比喻,7段的比喻、拟人、排比) 4、齐读5段,(师指导:语气上应该是舒缓的,语调上应该是轻柔的,不要打破林间的幽情。)师范读第5段,再齐读。 5、“咣当咣当”,模拟小火车的声音,使人联想到古式小火车,触发“思古幽情”,形象逼真,还能显示出响亮的音乐美。 6、投影总结 师:作者运用词

5、语颇具匠心。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在用词用语上,他是具备了相当多的古典诗文阅读量,才运用自如的。 (三)探究 思考:你认为神木美不美?它有哪些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1、师生互动。 2、师指导:由神木的创伤联想到台湾遭受有风风雨雨,“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 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其不折不挠、威武向上的精神品格。神木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神木昂扬向上,生机勃勃,不折不挠,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伟大的民族虽然历经磨难,却不折不挠,昂然屹立于世界强族之林。神木是阿里山的精髓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之所

6、在。 2、齐读9段。 3、师指导:要读出气势,读出力量,要一气呵成,读出自豪感、民族情和爱国情,“标志和灵魂”要重读。 4、再读“即令受此巨创灵魂”。 五、总结全文 在作者笔下,阿里山就如一首含蓄隽永的诗,如一杯醇香甘甜的酒,如一幅优美的画,如一首悠远的歌。我们喜爱美如画的阿里 山风光,而台湾同胞又何尝不是呢?在台湾有这样一句民谣:“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有神木,明年我们回大陆!”可见台湾同胞多么想回大陆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啊!我们又何尝不想到宝岛台湾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到那里去感受万顷林涛,到日月潭去领略清纯碧波,到玉山去一览众山小呢?让我们不再像诗人余光中感叹“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们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让我们不再被一湾浅浅的海峡所阻隔,让我们共同期盼祖国的统一!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深情的眼睛观赏我们的美如画的南洋中学,以美丽的校园为题写一篇短文,用优美的文笔把她再现出来,或许一点也不比作者吴功正逊色! 附板书设计: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图画 美 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