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661641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六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备人:方平 单元节次:11节 教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教学课题:21、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教学时间:二课时学法指导:收集资料法、自读自悟法、小组交流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预习任务:1、标上自然段,朗读课文

2、三遍,做到读通、读顺课文。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学后还不能理解的词语。3、完成预习本。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么?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二、 检查预习,字词过关(1) 字音结(ji) 出 场(chng) 地 扎(zh)到水下(2) 音形率 巢 辛(3) 词义时令:季节。 向晚:将近晚上。三、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描写顺序是什么?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四、汇报交流,吸纳成果内容(写了乡下人家在

3、不同时、不同季节独特迷人的风光。) 顺序(按屋前屋后,春夏秋三季及白天、傍晚、夜里这种空间、时间交织在一起的顺序描写。) 五、课堂练习,归纳总结第二课时预习任务:1、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2、读课文时你有什么问题,请写下来。一、复习导入,巩固知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位美。二、检查预习,梳理问题出示任务:1、 自己品味,找出最喜欢的一处乡村风景读一读,想一想你喜欢的理由,并把相关段落展现的美读出来。2、 品读了乡下人家最常

4、见的生活场景,你体会到了什么?(1)小组内互相交流。(2)全班交流。三、教师引导,探究问题1、组内品读,交流感受。A、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

5、朴素自然的表达方法。2、体味语言感情朗读。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的朗读。3、体会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深化主题。A、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怎样理解这句话?B、同桌交流C 、全班交流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2、想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3、全班交流。4、有感情的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修改记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教学课题:22、牧场之国 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照抄下来。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6、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教学时间:一课时学法指导:收集资料法、自读自悟法、小组交流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预习任务:1、标上自然段,朗读课文三遍,做到读通、读顺课文。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学后还不能理解的词语。3、完成预习本。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有一个美丽的国度,在蓝天白云之下,在茫茫绿野之间,在纵横交错的运河之中,一架架风车在慢慢转动,红的、黄的、各色的郁金香竞相开放你们知道这个地方是哪吗?(荷兰)说说你对荷兰的了解。(水之国、花之国、风车之国)其实,它还被称之为牧场之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牧场之国吧!(板书 牧场

7、之国)二、检查预习,字词过关1、字音:圈里(juan)模样(mu)好似(si)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自读课文,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同时用笔划出你喜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欢?3、默读课文,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 的含义是什么? 四、汇报交流,吸纳成果1、自读课文,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美、辽阔、碧绿草原、黑白花牛、成群骏马,膘肥体壮、绵羊猪群,悠然自得、晚霞满天、牛羊歇息 ) (板书 : 牛专注、马肥壮、羊悠然、猪呼噜、人挤奶 ) 2、用自

8、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用笔划出你喜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欢?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又是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静态描写 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拟人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比喻。3、默读课文 , 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 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美景发出的赞叹。) 五、课堂练习,归纳总结通过学习,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荷兰牧场上的动物、环境、人构成了一幅静谧和谐的美丽画卷!这便是真正的荷兰!我们也

9、渴望在这种优美的环境中生活,那么我们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学生可以就我校植树劳动谈谈,也可就身边的卫生说说) 作业: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修改记录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教学课题:23、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教学时间: 三课时学法指导:收集资料法、自读自悟法、小

10、组交流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随着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走进了自然和谐的乡村人家,游览了辽阔的牧场之国,今天我们一起到诗词中感受别样的田园风光。首先学习第一首乡村四月。(板书课题) 2、题目就是诗的眼睛,看到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二、初读课文,感音韵1、交流方法:在朗读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联系以前诵读古诗的经验,说说古诗怎样读比较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等)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文。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文),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正音正音:多音字:卷、了 生字: 蚕 、桑 2)指名朗读,同学评价,教师根据时机进行指导。3、指名学生再读,

11、试着读出诗的节奏、韵味。4、全班齐读。三、潜心会文明诗意1、交流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处理方法:(查工具书、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问同学或老师)2、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1)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请我们同桌两位同学互相交流,先说自己读懂的句子,再向对方请教不清楚的地方。2)同桌交流,我能自己读懂那些句子?还有那些不理解的。3)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归纳1、2句写景,3、4句写人。3、整体理解古诗:谁来完整地说一说你从诗中看到的画面?4、带着我们的理解再次走进古诗,自由朗读。四、别出心裁悟意境1、四月的乡村,是诗的世界,如果请你们给本诗

12、、句配一副画,请你说一说你准备用上那些色彩画什么?并说出你的理由。引导学生从“绿原、白川、子规烟雨”等感悟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农家生活多姿多彩。由主要的绿和白体会到乡村四月的清新明丽。2、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四月的乡村,还是童话的故乡,如果你用心听,它还是一首田园交响乐,你能听到那些呢?(出示句式:我仿佛听到的声音)学生从诗中找对声音描述的意象来回答。(布谷鸟的叫声、下雨的滴答声:联想到四月的播种最佳时节;采摘桑叶的唰唰声、蚕吃桑叶簌簌声,水田插秧哗哗声用“才”和“又”交织在一起,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

13、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乡村四月”劳动的确实紧张、繁忙)他们的忙的为了什么呢?此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呢?(高兴、喜悦)可见人民生活是怎样呢?(幸福)人民喜欢劳动,对生活充满希望可见农家人勤劳(随机板书:幸福勤劳)作者这样写,他此时的心情会这样呢?他主要是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五、浓缩乡村四月图,提升情感一幅田园画,一曲交响乐,把我们带进世外桃源,闭上你的眼睛,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我们再一次欣赏这乡村四月的美景吧!1、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望江南,渲染气氛,(教师诵读)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进一步加深体会。2、多么秀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和谐、幸福的农家生活,睁开你的眼睛,看眼前是什

14、么?你能读出一份向往与感动吗?学生看画面一起朗诵(生读)3、瞧,同学们被田园风光迷住了,此时此刻,你能看着画面,把乡村四月背诵出来吗?(学生看画面,背诵古诗)六、总结四月的田园是美丽的,农家的生活无论是繁忙、紧张,还是恬静幽雅的,都写满了农家儿女的幸福与追求,本课下一首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和词渔歌子也是与田园生活有关的,请你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更深的感悟农家生活。第二课时一、初识作者,整体通读,把握诗意1、温习上节课所学古诗乡村四月。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板书课题)自读古诗词,把每个字读正确了,读通顺了。对照诗词后的注释,想一想诗词中每句话的大概意思。(板书题目)3、指名读古诗。大家要认真听,听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4、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二、举一反三,品悟诗情利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自主解读四时田园杂兴1、四时田园杂兴也是我国古代描写田园风光,表现赞美劳动的诗 2、通过上一首诗的学习,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应该(师生总结学法)3、小组之间运用方法合作学习。4、汇报:明意:指名汇报、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