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40362.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66060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列腺炎4036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前列腺炎4036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前列腺炎4036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前列腺炎4036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前列腺炎4036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列腺炎4036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列腺炎4036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列腺炎40362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多种复杂原因和诱因引起的前列腺的炎症、免疫、神经内分泌参与的错综的病理变化,导致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可出现会阴、耻骨上区、腹股沟区、生殖器疼痛不适;尿道症状为排尿时有烧灼感、尿急、尿频、排尿疼痛,可伴有排尿终末血尿或尿道脓性分泌物;急性感染可伴有恶寒、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临床表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起病急,可表现为寒战、高热,伴有持续和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烧灼感,排尿困难、尿潴留,后尿道、肛门、会阴区坠胀不适。血液和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细菌培养阳性。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

2、炎)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如上),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型(慢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可见于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部或腰骶部等部位。排尿异常可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和夜尿增多等。由于慢性疼痛久治不愈,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可能有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无主观症状,仅在有关前列腺方面的检查时发现炎症证据。诊断鉴别推荐按照NIH分型诊断前列腺炎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血、尿的细菌培养结果。对患者进行直肠指检是必须的,但禁忌进行前列腺按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应进行中段尿培养或血培养。 型和型(慢性前列腺炎

3、):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包括直肠指检)、尿液和前列腺按摩液常规检查。推荐应用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进行症状评分。推荐“两杯法”或“四杯法”进行病原体定位试验。 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可选择的检查有:精液分析或细菌培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尿细胞学、经腹或经直肠B超(包括残余尿测定)、尿流率、尿动力学、CT、MRI、尿道膀胱镜检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等。 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无症状,在前列腺按摩液(EPS)、精液、前列腺按摩后尿液、前列腺组织活检及前列腺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时被发现。具体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 2. 体格检查 直肠指检对前列腺炎的诊断非常重要,且有助于鉴别会阴、直肠、神

4、经病变或前列腺其他疾病。 型:体检时可发现耻骨上压痛、不适感,有尿潴留者可触及耻骨上膨隆的膀胱。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肿大、触痛、局部温度升高和外形不规则等。禁忌进行前列腺按摩。 型和型: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有无压痛及其范围与程度,盆底肌肉的紧张度、盆壁有无压痛,按摩前列腺获得前列腺液。 3. 实验室检查 (1)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正常的EPS中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有诊断意义。 (2)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是排除尿路感染、诊断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 (3)细菌学检查 1)型:应进行中段尿的染色镜检、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以

5、及血培养与药敏试验。 2) 慢性前列腺炎(型和型):推荐“两杯法”或“四杯法”病原体定位试验。 (4)其他病原体检查:包括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查。 4. 器械检查 (1)B超:尽管前列腺炎患者B超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回声不均,前列腺结石或钙化,前列腺周围静脉丛扩张等表现,但目前仍然缺乏B超诊断前列腺炎的特异性表现,也无法利用B超对前列腺炎进行分型。 (2)尿动力学:尿流率,尿流率检查可以大致了解患者排尿状况,有助于前列腺炎与排尿障碍相关疾病进行鉴别; 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发现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3)CT和MRI 对鉴别精囊、射精管等盆腔器官病变有潜在应用价值,但对于前列腺炎本身的诊断价值仍不清楚

6、。鉴别诊断型前列腺炎缺乏客观的、特异性的诊断依据,临床诊断时应与可能导致骨盆区域疼痛和排尿异常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排尿异常为主的患者应明确有无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功能异常。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睾丸附睾和精索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性传播疾病、膀胱肿瘤、前列腺癌、肛门直肠疾病、腰椎疾病、中枢和外周神经病变等。 III型前列腺炎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一步的检查,除外上述疾病。疾病治疗治疗原则前列腺炎应采取综合治疗。 型:主要是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伴尿潴留者可采用细管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伴前列腺脓

7、肿者可采取外科引流。 型:治疗以口服抗生素为主,选择敏感药物,疗程为46周,其间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疗效不满意者,可改用其他敏感抗生素。可选用-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植物制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M-受体阻滞剂等也能改善相关的症状。 A型:可先口服抗生素24周,然后根据其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生素治疗。推荐使用-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也可选择植物制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M-受体阻滞剂等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 B型:推荐使用-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M-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型:一般无需治疗。治疗方法型 型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治疗是必要而紧迫的。一旦得到临床诊

8、断或血、尿培养结果后,应立即应用抗生素。推荐开始时经静脉应用抗生素,待患者的发热等症状改善后,推荐使用口服药物,疗程至少4周。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伴尿潴留者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也可采用细管导尿,但留置尿管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伴脓肿形成者可采取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引流、经尿道切开前列腺脓肿引流或经会阴穿刺引流。 型和型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评价应以症状改善为主。 1一般治疗 健康教育、心理和行为辅导有积极作用。患者应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 2药物治疗 最常用的药物是抗生素、-受体阻滞剂、

9、植物制剂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其他药物对缓解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1)抗生素:目前,在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是抗生素,但是只有约5%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明确的细菌感染。 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穿透前列腺的能力选择抗生素。前列腺炎确诊后,抗生素治疗的疗程为46周,其间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不推荐前列腺内注射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A型:抗生素治疗大多为经验性治疗,理论基础是推测某些常规培养阴性的病原体导致了该型炎症的发生。因此,推荐先口服氟喹诺酮等抗生素24周,然后根据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生素治疗。只在临床症状确有减轻时,才建议继续应用抗生素。推荐的总疗程为4

10、6周。 B型: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 (2)-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等部位的平滑肌而改善下尿路症状和疼痛,因而成为治疗型/型前列腺炎的基本药物。 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受体阻滞剂。推荐使用的-受体阻滞剂主要有:多沙唑嗪(doxazosin)、萘哌地尔(naftopidil)、坦索罗辛(tamsulosin)和特拉唑嗪(terazosin)等,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药物对患者的排尿症状、疼痛及生活质量指数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植物制剂:植物制剂在型和型前列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为推荐的治疗药物。植物制剂主要指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如非特

11、异性抗炎、抗水肿、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平滑肌松弛等作用。推荐使用的植物制剂有:普适泰、沙巴棕及其浸膏等。由于品种较多,其用法用量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通常疗程以月为单位。不良反应较小。 (4)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治疗型前列腺炎相关症状的经验性用药。其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和不适。 (5)M-受体阻滞剂:对表现如尿急、尿频和夜尿但无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等)治疗。 (6)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对合并抑郁、焦虑等心境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疗前列腺炎的同时,可选择使用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治疗。这些药物既可以改善患者心境障碍症状,还可缓解排尿异

12、常与疼痛等躯体症状。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些药物的处方规定和药物不良反应。可选择的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主要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等药物。 (7)中医中药:推荐按照中医药学会或中西医结合学会有关规范进行前列腺炎的中医中药治疗 3其他治疗 1前列腺按摩 前列腺按摩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研究显示适当的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腺管排空并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进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故推荐为型前列腺炎的辅助疗法。型前列腺炎患者禁用。 2生物反馈治疗 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盆底肌的协同失调或尿道外括约肌的紧张。生物反馈合并电刺激治疗可使盆底肌松弛,并使之趋于协调,同时松弛外括约肌,从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会阴部不适及排尿症状。 3热疗 主要利用多种物理手段所产生的热效应,增加前列腺组织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消炎和消除组织水肿,缓解盆底肌肉痉挛等。短期内有一定的缓解症状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确。对于未婚及未生育者不推荐使用。 4前列腺注射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灌注治疗 疗效与安全性均为得到证实。 IV型 一般无需治疗。如患者合并血清PSA升高或不育症等,应注意鉴别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1-6疾病护理患者应自我进行心理疏导,保持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应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及长时间骑车、骑马,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