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19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65887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2019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2019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2019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姓名: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以下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冬眠(zh)瞬时(qng)B狡黠(xi)恳求(q)C偌大(ru)恣睢(su)D风靡(m)虬枝(qi)2. 以下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为哪一项得分:()(3分)漆黑(yu)翘首以待(qio)火热(ch)三年五载(zi)储蓄(ch)相形见拙(ch)看见(pi)黄口孺子(xi)()(3分)A. 一些干部为什么热衷于公众给的“好名誉”?一则这是贴近公众的表现;二则这是做事儿的表现;三则公众的反响是干部核查的重要内容。B. 作者用一种“分段函数”思想,表述了这种见解:在基本需

2、求获取悉足前,收入提高会增进幸福;在满足后,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减弱,直到忽略不计。C.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捧起骆俊诚小朋友的小脸,给了他轻轻一吻。这一行为今天依旧让人眼眶湿润平常人家遇到事情,长辈不就是这样安慰晚辈的吗?D. 每到春节,有副传统对联是好多人家的选择:“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风吹日晒,字迹或会模糊,但好家风却会如化雨春风,护着家、护着国。3.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有的人对昆曲只有一孔之见,却在昆曲名家眼前妄加讨论,几乎是见笑于人。B、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出名于世,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妙绝伦。C、陈景润在数学家华罗庚关怀下,后起之秀而

3、胜于蓝,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校张开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给我们供应了广阔的空间。4.以下对病句的更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据报道:因支持韩美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韩国乐天商场遇到中国人抵制,90%的门店在中国已关停。(把“在中国”移到“90%的门店”从前)B. 在国家赞同建设雄安新区的信息宣告之日当天,大量“炒房客”拥簇抵达安新县、雄县和容城县“炒房”,遇到相关部门训斥。(将“拥簇”和“抵达”随意删除一个)C. 研究发现,在表示自己健康状况不好的女性中,分别存在以为自己不快乐和以为自己幸福的两种相反状况。(删除“分别”)D.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

4、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喜欢等现象正在影响学校讨论教育的标准,这对回归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来说,无疑是巨大阻力。(将“学校讨论教育”改为“讨论学校教育”)5.以下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句是()(3分)A“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前文对下文将要出现的内容起初所作的提示或表示。B司马迁是西汉文学家、史学家,他用一世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C词又称“长短句”和“诗余”,句式长短不一,能自由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D“多么骄傲、特别疲倦、美丽的景色、保持沉寂”都是偏正短语。6.阅读水浒传连环画中的插图及文字,完成第(1)(2)题。(共5分)鲁智深揪住大王头巾,一下按在床边,那大王刚要挣扎,鲁智深

5、抡起拳头,拳脚齐只见鲁智深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一撑,将那鲁、林二人真是英雄识英雄,好汉识好汉,他们就在菜园中结为兄弟。下,打得大王连叫“救命”。棵柳树连根拔起。薛霸棍未落下,忽听松树郑屠挣不来,那把尖刀长老因鲁智深前番闹背后雷鸣似的大喝一声,一条也丢在了一边。鲁达抢前了僧堂,此次又大醉,打铁禅杖飞出来,把水火棍一一步,踏住他的胸脯,提坏了亭子、金刚就叫挡,那棍子早飞了出去。起拳头,一面打一面喝鲁智深到方丈处歇了。骂。(1)上面六幅插图及文字是水浒传中鲁达的故事,请你依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排列序次。(只填序号)(2分)(2)请从上面六幅插图及文字中选择一幅,归纳其故事情节。(

6、3分)7.诗文默写(10分)(1)纷纷暮雪下辕门,。(2),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4)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5)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量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表现美好事物不能够阻截的在消逝,但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的道理。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也包括了同样的真理。(6),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7)俭以修身是良训,朱子家训联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共4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7、,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8秋是悲凉的,而在曹操的眼里却充满了活力,为什么?(2分)9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妙处。(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014题。(14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够。人恒过,此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此后作;征于色,发于声,此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此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顷之,上行

8、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不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许久曰:“廷尉当是也。”(节选自汉书张释之传)【说明】上:指汉文帝。属:交付给。县人:外县的人,京城外的人。跸(b):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10.以下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样的一组是()(2分)A.于

9、是使骑捕之/上使外将兵B.且方其时/方欲行,转视积薪后C.廷尉当是也/当是时,妇手拍儿声D.今法如是,更重之/是进亦忧,退亦忧11.以下对文章内容的解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 那个外县人在桥下躲了一会儿,以为汉文帝的车队已经过去了,出来时突然见到汉文帝的车队,此后慌乱而逃,惊吓了文帝拉车的马,看来他是没心的。B. 汉文帝之因此要重罚外县人,是因为外县人惊吓了他的马并让他摔伤了。C. 张释之以为外县人只违犯了行人回避的禁令,就严格依照当时法律的规定,只对外县人判处了罚金。D. 张释之以为国家的法律是皇帝和天下人共有的,应该公正执法、严格执法,不能够随意改变,否则,国家的法律就

10、很难守信于民。12. 用“/”给文中画线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13. 翻译以下语句。(4分)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够。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14.【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和表达妄图上有什么不同样?(4分)答:三、现代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共12分)母亲养蜗牛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孤单所困的状况,令人感觉凄楚。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母亲特别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部署在一个美丽的茶叶盒儿里,还起初垫了湿润的细沙

11、。母亲忧如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而且许久许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其他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赏析。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奶奶,你吃过蜗牛吗?”“吃?”“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可它们现在还小啊”“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此

12、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向来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母亲惊异。我阻拦他:“禁止存这份念想!禁止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必然做给你吃。”此后,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必然也凑过去观看。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必然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此后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好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可是,无论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每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娇嫩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母亲

13、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美丽的盒子。“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不能够。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此后再吃吗?”“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母亲默不作答。我以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发言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世多么地不简单;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单和孤单;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理解了,若是我吃了蜗牛,即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跃。”此后,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迷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