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定理教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654069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叠加定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叠加定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叠加定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叠加定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叠加定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叠加定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叠加定理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科电工电子课 题33叠加定理班 级人 数课 时1学时课 型教授课周 次授课时间教学目标及要求知识目标:掌握叠加定理的基本内容能力目标:(1)学会用叠加定理求解复杂电路中的支路电流,能运用仪器测量电流。(2)通过叠加和分解应用,强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教学重点叠加定理的解题步骤教学难点1、 电源及其内阻的处理;2、 电流正负的分析。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启发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教 具及参考书1、完整的叠加定理实验板一块2、安培表三块3、多媒体课件4、电化教学设备5、连接导线若干6、电阻若干参考书:电工基础(周绍敏)教学过程1、直观演示 感性积累 激发兴趣;4、拓

2、展训练;2、亲历探究 获知技能 体验成功;5、归纳总结与作业。3、范例引导 求解电流 学以致用;教材分析叠加定理是在学生学了基尔霍夫定律后,又一个解决复杂电路的方法,它主要介绍了线性电路中多个电源作用下支路电流或电压求解方法。为线性电路的分析提供理论根据,反映线性电路的可加性,为后续学习非正弦交流电路奠定基础。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第一环节:【直观演示 感性积累 激发兴趣】(13分钟)导入语:“在复杂电路中,我们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可以求得支路电流的大小,但没有揭示出电路电流的合成规律,这节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做一做根据实验电路图1,变换开关S1、S2,形成三个电路:电源E

3、1单独工作,测R1、R2、R3支路电流,用I1、I2、I3表示;电源E2单独工作,测R1、R2、R3支路电流,用I1、I2、I3表示;两电源E1、E2共同工作,测R1、R2、R3支路电流,用I1、I2、I3表示。把所测数据按要求填入表中。实验电路图1E1=17V 单独工作E2=17V单独工作E1、E2共同工作I14AI11AI15AI22AI22AI24AI32AI31AI31A数据表第二环节:【亲历探究 获知练能 体验成功】(5分钟)看一看我们发现各支路电流有如下规律。I1 = I1+I1= 5A (1) (R1支路电流)I2 = I2+I2= 4A (2) (R2支路电流)I3 = I3-

4、I3 =1A (3) (R3支路电流) 承前启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学生明确了知识的结构体系,同时也提出了科学探究的目标,为演示实验奏响了前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为抽象叠加定理的概念做好铺垫。出于这一目的,实验选择了相对较为省时的教师演示。发现规律教学程序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再次分析规律:式(1),说明了R1支路电流I1的合成量是:分量电流I1和分量电流I1的和。式(2),说明了R2支路电流I2的合成量是:分量电流I2和分量电流I2的和。式(3),说明了R3支路电流I3 的合成量是:分量电流I3和分量电流I3的差。可见,在复杂直流电路中,原命题各支路电流是:所有电

5、源独用时支路电流的代数和。同理也可适用于的多电源复杂直流电路。 结论,实质上是电工中的一个重要的定理叠加定理。第三环节:【范例引导 求解电路 学以致用】(10分钟)想一想电路图2分解(原图a、分图b、分图c)设置电阻参数:已知:E1=12V E2=6V。R1= R2 = R3 = 2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I1、I2、I3。原图(a) 分图(b) 分图(c) (1)解题步骤:a.假定原图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a)b.分别作出由一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分图,其余电源只保留其内阻。c.按电阻串、并联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分图中每总结归纳知识点,引出叠加定理例题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解决难点。得出叠加

6、定理的解题步骤教学程序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条电流的大小和方向。d.求出各电动势在各个支路中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2)求支路电流的代数时电流正负的取值方法:原图某支路电流参考方向与各分图某支路电流方向相比较,二者方向相同取正,相反取负,求出结果是负值,说明该支路的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第四环节:【拓展训练】(15分钟)练一练如图所示,18,26,1232欧,用叠加定理求3中所通过的电流和AB两点之间的电压。 练一练上题中, 若二电源的内阻分别为2欧,则结果又将如何?通过思考题讲解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程序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第五环节:【归纳总结与作业】(2分钟)通过本课题学习,重点掌握以下内容:叠加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作业:P50 习题6、7、8课堂小结总结点评布置作业课后巩固教 后 记本节课以实验的方式导入,使本来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简单和形象,对这部分知识难点的突破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提问、课堂小结,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叠加定理的内容,对知识要点能深刻理解、领会。通过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运用叠加定理求解复杂直流电路,达到巩固知识点、解决难点的目的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