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C谐振半桥工作原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65029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LC谐振半桥工作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LLC谐振半桥工作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LC谐振半桥工作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LC谐振半桥工作原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LC谐振半桥工作原理引言随着开关电源的发展,软开关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已研究出了不少高效率的电路拓扑,主要为谐振型的软开关拓扑和PWM型的软开关拓扑。近几年来,随着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开关管的导通电阻,寄生电容和反向恢复时间越来越小了,这为谐振变换器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次机遇。对于谐振变LLC谐振变换器实际换器来说,如果设计得当,能实现软开关变换,从而使得开关电源具有较高的效率。上来源于不对称半桥电路,后者用调宽型(PWM控制,而LLC谐振是调频型(PFM。、LLC谐振变换器原理图1LLC谐振原理图图2LLC谐振波形图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图和工作波形。图1中包

2、括两个功率MOSFETS1和S2),其占空比都为;谐振电容Cs,副边匝数相等的中心抽头变压器Tr,Tr的漏感Ls,激磁电感Lm,Lm在某个时间段也是一个谐振电感,因此,在LLC谐振变换器中的谐振元件主要由以上3个谐振元件构成,即谐振电容Cs,电感Ls和激磁电感Lm;半桥全波整流二极管D1和D2,输出电容Cf。LLC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原理如下:1) (t1,t2)当t=t1时,S2关断,谐振电流给S1的寄生电容放电,一直到S1上的电压为零,然后S1的体内二级管导通。此阶段D1导通,Lm上的电压被输出电压钳位,因此,只有Ls和Cs参与谐振。2) (t2,t3)当t=t2时,S1在零电压的条件下导通,

3、变压器原边承受正向电压;D1继续导通,S2及D2截止。此时Cs和Ls参与谐振,而Lm不参与谐振。3) (t3,t4)当t=t3时,S1仍然导通,而D1与D2处于关断状态,Tr副边与电路脱开,此时Lm,Ls和Cs一起参与谐振。实际电路中LmLs,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激磁电流和谐振电流都保持不变。4) (t4,t5)当t=t4时,S1关断,谐振电流给S2的寄生电容放电,一直到S2上的电压为零,然后S2的体内二级管导通。此阶段D2导通,Lm上的电压被输出电压钳位,因此,只有Ls和Cs参与谐振。5) (t5,t6)当t=t5时,S2在零电压的条彳下导通,Tr原边承受反向电压;D2继续导通,而S1和

4、D1截止。此时仅Cs和Ls参与谐振,Lm上的电压被输出电压箝位,而不参与谐振。6) (t6,t7)当t=t6时,S2仍然导通,而D1和D2处于关断状态,Tr副边与电路脱开,此时Lm,Ls和Cs一起参与谐振。实际电路中LmLs,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激磁电流和谐振电流都保持不变。L6599的软启动电路Pin12加上Vcc电压后,给Pin1(CSS)外接电容C13充电,此时C13可视为短路,R36与R32并联,电阻减少,L6599的振荡频率升高,电源功率下降,当C13充满电时,此时C13可视为开路,振荡频率由R32决定,振荡频率降低,电源输出正常,由此实现变频软启动功能。同时,VDC通过R20、

5、R21、R22串联电阻及R30分压输入Pin7(Line),R30上并联的电容用来旁路噪声干扰。Pin7(Line)电压低于关闭IC,高于低于6V时,IC正常工作,通过对VDC的电压检测,实现欠压保护功能。IC完成软启动后,内部振荡器开始振荡,在Pin15(HVG)与Pin11(LVG)输出如图所示的两个占空比接近50%的脉冲,驱动MOS管开始工作。FSFR1700XS急压原理次级电压通过取样电阻加在光耦(PC2)内发光管上,并与U402(TL431)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U402的稳压值由上偏电阻R428和并联的下偏电阻R429、R430决定,稳压值由此公式算得:Vo=R428/R29/R430+1*当负载由满载转向空载时,引起输出电压上升,ICS1(TL431)1脚的电压将上升,而1脚的电压是稳定在的,这将引起3-2脚间流过的电流增大,光耦(PC2)内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增大,光耦内光敏三级管流过的电流也增大,光敏三级管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此时内光敏管电阻变小,引起IC振荡频率升高,使输出电压下降,反之,当负载由空载转向满载时,输出电压降低,必然引起IC振荡频率降低,调节输出电压升高,实现了稳压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