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线的线》.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64820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长的线的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长的线的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长的线的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长的线的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长的线的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长的线的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长的线的线一、教材分析:线条是绘画最主要的艺术语言之一,是许多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手段,而形形色色的线这一课,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用线条造型的第一课。用线造型能帮助儿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开发儿童的智力和潜能。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爱表现自己,喜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表现想法。因此,本节课我运用美术游戏帮助孩子们了解线条的节奏感,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个性化的美术作品。三、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认识各种直线、曲线及其

2、作用;B、感知线是绘画语言之一; C、培养学生对线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A、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感受听觉的“线”; B、在比较中体验线条的美感; C、在创作中训练线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及其美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了解了教学目标,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及其美感,体会线条表现出的情感。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线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以上分析,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下列教学方法:五、教法、学法 :(1)“启发引导法”

3、,根据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我以实例为线索,在实例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演示法”,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演示形象地说明讲授的内容,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3)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 教学设计 1.认识线 上课一开始,我先范画了一条线,让同学们给这条线取一个名字,再问:“这条线像什么?你还会画什么线?”启发学生从教室里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谈谈你画的线像什么?别人画的线像什么?此时,教室的黑板上画满了一条条稚拙的线。我乘机总结:线真是各种各样,千变万化呀!引出课题。(板书:形

4、形色色的线) 2.感受线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游戏和学生交流,分别结合了音乐、朗读等教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线的认识,体验线的情感,从而使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技巧的学习,而且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游戏一 :听一听,画一画。我试着播放两段音乐旋律( 一段抒情、一段欢快)。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画线条,然后将作品展示让学生自评。 A 学生:我在听抒情的音乐时画了一条波浪线,因为这段音乐让我想起了流淌的小河。 B 学生:我画了一条螺旋形的线,像蜗牛的背,因为这段音乐很慢,像蜗牛在爬,而欢快的那段音乐我画了密密麻麻的线,像是很多人在走动。游戏二:读一读,画一画。请全班同学读课题千变万化的线。

5、第一遍齐读,第二遍自由朗读。然后让学生用线记录听到的两次读书声。 C 学生:我用直线表示大家齐读的声音。我用弯曲的线表示大家自由读的声音。 D 学生:我用密线来表示大家齐读的声音,因为密线就像大家聚在一起读一 样,我用疏线来表示大家自由读的声音,因为疏线就像大家分散开读一样。游戏三:找一找,画一画。我出示三个词:平静、快乐和烦躁。请同学们分别给这三个词语找一条或几条线做朋友。这个游戏分小组完成,最后由小组长汇报,学生的想法很多,讨论也非常激烈,作业内容丰富。 3.欣赏线。首先,欣赏叶浅予的飞天和书法作品,我让学生欣赏了许多自然界中的线条,如:山、海、树及动物身上的花纹,又展示了小朋友笔下的线作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4.运用线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作业超市”: 可以用线来对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体会作个记录; 可以用线来表达你听过的音乐,你的情绪; 用线具体的表达出风景、人物、动物等。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来做,并能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家也能感受出表达的内容。 八、小结:1、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并给予肯定和鼓励。2、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九、板书设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