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初四上教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646106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初四上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0初四上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0初四上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0初四上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0初四上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初四上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初四上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备课表主备人:翟琳琳课题中国画的笔情墨趣第 四 单元 第 2 课时三维目标1、 通过对中国画的介绍,了解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增强学生对国画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文化素养。2、 通过对各流派画家的名作欣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用笔墨表现大自然的艺术创作热情。重点难点重点:对中国画流派体系、风格特点的认识和把握。难点:对中国画笔情墨趣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讲述、启发、探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中国画的笔情墨趣)、笔、墨、纸、笔洗、颜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画的发展,形式,流派和意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画更深一层的含义和它的笔法。二、发展阶段:1、观念-“天人合一”

2、 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欣赏动画“新晴原野旷”,加深对天人合一的理解。2、构思-“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因而可以舍弃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欣赏吴昌硕的牡丹,理解什么是妙在似与不似。3、构图-“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中

3、国画讲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于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因此,在透视上它也不拘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经营构图,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同时在一幅画的构图中注重虚实对比,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欣赏齐白石的柳牛图,理解什么是疏可走马,4、笔墨的形态笔法指各种点、线、面的画法,而以线为主。用笔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变化,又以

4、笔着纸以提按运腕动作的变化,可出现轻重、虚实、粗细、转折等用笔形态。中锋用笔是用途比较广泛的一种笔法,这种线条,运笔时笔尖始终在线的中间运行,具有圆润、厚实、壮健、沉着的特点,无偏枯纤弱之病。画以这种线条为主,易得醇厚、凝重的效果。侧锋是用笔横卧,笔尖在线的一侧运行,线条易得飘逸虚灵的效果。又以笔横卧直拖或逆拖,令笔尖在线的中间运行,又称为卧笔中锋,画出来又是另一种效果。再如逆锋线条比顺锋线条又更能达到涩重的感觉。总之,各种用笔方法,千变万化,在作画中,又往往随机应变,错综复杂交叉在一起,很难说清什么景物应该用什么笔法去表现。作画中,笔着纸上,横拖竖抹,瞬息万变,神幻莫测,有时一根线条兼有中侧

5、锋的变化,顺逆虚实,中锋侧锋都要按写景的需要不断变化。要做到恰到好处,须靠平时的实践积累,用娴熟的技巧去灵活应用。点和面是用笔的另一种形态,也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用笔方法。如点多用来表现树木叶子,树干和石面上的青苔,远山上的一点往往即代表一棵树,有时画长满丛木的峰峦,也用成片的点画出。因此,点的形态也千变万化,举其要者有尖笔点、圆头点、横笔点、直笔点、破笔点、个字点、介字点、松针点等等,被广泛地用来表现画中的景物。点的放大即是面,在画中有时需要用大块墨色在用笔时富有节奏地连续点厾,联成一片,就成了面。5、欣赏课件,诗词配动画三、深入阶段: 1.欣赏课件:功夫熊猫你能看出这些作品是用的什么笔法和墨法吗?2.教师笔法演示:中锋、侧峰、逆锋3.教师墨法演示:焦、浓、重、淡、轻4.教师演示:熊猫竹子图5.学生临摹,教师指导。6.作品讲评,对墨法掌握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四、拓展阶段:尝试用学过的笔法墨法画一幅竹报平安。板书设计中国画的笔情墨趣1. 观念-“天人合一”2、构思-“妙在似与不似之间”3、构图-“疏可走马”、“密不透风”4、笔墨的形态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