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646092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试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中反应物的摩尔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摩尔质量B任何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一定为化合态C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化合物中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最大,则该元素质量分数最大2如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

2、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换成细铁粉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还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3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4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5等质量且过量的Mg、Al、Zn、Fe和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是( )A B C D6下列描述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铜是

3、紫红色固体B酒精易挥发C木炭有可燃性D水在4时密度最大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其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C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8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均不变B若D为单质,则A,C质量比为16:9C若A,B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4且D不含氢元素,则D是氧化物D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9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10小军同学在做碘遇淀粉变色

4、的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没像课本中描述的一样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B查找有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11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之间是能够化合的B氧气支持氢气燃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C白炽灯泡的钨丝通电时发光发热,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D无论是混合、分离,还是化合、分解,都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12据报道,国家有关部门对家庭装饰材料进行抽查,发现具有毒气污染的材料占68%,它们会释放出300多种能引发30多种疾病的有害物质,甲醛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化学式为

5、CH2O,下面关于甲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甲醛由三种原子构成C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D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53.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同学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2)图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需称取氯化钠_g.(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保持水平。A 10mL B 25mL C 50mL D 100mL(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

6、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填序号)。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用生锈砝码称量 C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14兴趣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实验一 氧气制取实验(1)现有如图装置药品选择: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_(填标号),原因是_A 水B 过氧化氢C 氯化钾D 高锰酸钾( KMnO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填标号, 下同)和_。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出现了下列异常现象,请你分析其原因:现象原因水槽中水呈紫红色:_水被倒吸沿导管进入试管中:_实验二 氯酸钾制取氧气(2)取2g氯酸钾

7、固体10份,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加热反应,测得生成2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編号12345678910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1:201:101:61:51:41:31:22:31:13:2生成200mL氧气时间/秒235186162147133117143160211244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分析上述数据,利用此法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为_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高于最佳比时,反应速率变低的原因是_(填标号)。A 反应物含量过低,温度不易达到反应温度B 催化剂与氯酸钾接触面积减小C 二氧化锰不起催化

8、作用实验三 探究过氧化氢 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3)实验方案如下:I.用MnO2、CuO、Fe2O3、 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_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_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15实验课上,同学们正在进行“水的组成”的探究,请你参与:(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进行

9、实验)同学们按照如图 1 的装置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电极附近有_产生,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刻度,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切断电源,打开b 管顶端的活塞,在管口放置一根燃着的木条,会观察到_。(讨论分析)实验中,在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得出结论)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拓展延伸)同学们又查阅到了如下资料:A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腐蚀性。B 旧版教材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C 给含有氯化钠的水通电,会发生如下反应:氯化钠+水氢氧化钠 + 氢气 + 氯气请你分析思考:和图2相比,图 1装置的优点是_(任意写一点),进行实验时,_(填“能”或“不能

10、”)用氯化钠代替氢氧化钠。16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该实验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2)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填数字序号)。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3)能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4)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A 红磷的量不足 B 点燃红磷,慢慢伸入瓶中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D 实验过程中未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5)若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目的的实验,选择物质的依据是_。A

11、 只与氧气反应,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反应 B 与氧气反应后,不生成新的气态物质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8.5g,加热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得到固体18.9g。计算:(结果保留至0.1g)(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_(2)原混合物里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克?_18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25g石灰石样品,粉碎后,将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5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次数一二三四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产生气体的质量/

12、g2.24.46.68.88.8(1)生成CO2的质量为_g;(2)第_次恰好完全反应;(3)求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1)酒香不怕巷子深_(2)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答案解析】A、化合反应中反应物的摩尔质量与其系数乘积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摩尔质量与其系数乘积,不符合题意;B、任何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一定为非零价,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13、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不符合题意;D、还要考虑该分子中原子个数的多少,不符合题意。故选B。2、B【答案解析】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题目详解】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A不正确;B、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B正确;C、并不是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红磷消耗完装置中的氧气,就不再燃烧,故C不正确;D、本实验只能证明空气中有氧气,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N2、CO2和稀有气体,故D不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3、C【答案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对着玻璃片呼气时,玻璃片上有水珠出现,只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