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资料.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64571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科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科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科学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一、填空。1、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2、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3、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水)、(阳光)、(肥料)等,它们能够自己制造养分,获得能量。4、豆苗在(沙土)土里长得好,理由是(沙土疏松,透气性好。)5、种子在(干燥)环境下不会发芽。6、一般情况下,多数植物的根总(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根(向地里生长),根的这种特性称为向地性,这是植物受到地球引力的结果。7、骆驼是最适应沙漠的动物之一,享有(沙

2、漠之舟)的美称。驼峰叫做(固体水库)。骆驼在50C高温下,能坚持半个月不喝水。8、莲观赏名为荷花,是我国熟悉的水生植物。9、作为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的生存同样需要阳光、空气、水和食物。10、浙江台州一棵称为“文物”的古樟树,生长在将要修建高速公路的必经之路,由于当地农民坚持要保护它,后来国家花费320多万元将古樟树移到另一个地方。11、一棵三人合抱粗的大槐树,挡住了宝兰二线铁路的扩建,为避开此树,有关部门不得不将铺设成的铁路绕了个大弯子,这一绕,多花了2000万人民币。12、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木筷多达450多亿双。为了生产这些木筷,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按照这种消费速度,我国将在

3、大约10年内消耗掉剩下的森林。13、统计资料表明,生产1吨纸需要砍伐17棵树。14、厨房里炒菜的锅,多是用铁或铝制成的,而锅把却是用木头或塑料制成的。15、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16、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们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的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17、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在132年研制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18、一千多年前,轰隆一声巨响,古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一夜间,火山脚下繁华的宠贝古城就被火山喷发物掩埋了。19、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构成的。20、山地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几乎所有的大山都是重要

4、的旅游胜地。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也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21、任何事物总会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22、环境污染以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和谐关系被破坏,已成为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二、名词解释1、草食性动物: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叫草食性动物。2、肉食性动物: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称为肉食性动物。3、杂食性动物: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又吃动物,称为杂食性动物。4、向光性:向日葵的花盘能随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5、迁徙: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6、动物的迁徙: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

5、可以称为迁移。7、保护色: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保护色。8、拟态: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拟态。9、热的良导体: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10、热的不良导体:塑料、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11、保温:需要减少热的传递,使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保温。12、散热:需要使热散失,加快热的传递,使物体的温度尽快地降下来这就是散热。13、地震: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现象叫地震。三、问答题1、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植物的根有固定、吸收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储藏营养物质

6、的作用,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功能。2、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答:植物的茎的作用是: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3、我们应当给周围的植物创造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采取哪些行动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答:我们可以根据植物所需的不同要求因地制宜地给它创造合适的生活环境。可以给植物定期除草、除虫、松土、浇水、施肥,给攀援植物搭架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4、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答: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5、冬天来临时,我们是怎样抵御寒冬的?答:当冬天来临时,我们常用的抵御严寒的方法有:用炉火、暖气提高室内温度,去温度高的地方过冬,增

7、加衣物,适当多食用热量高的食物,减少外出等。6、动物是怎样冬眠的?答:东面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冬眠使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大大降低。7、怎样理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含义?答:住在山区的人们利用矿产、林业等生活,住在江海边的人们利用渔业、运输业等生活,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8、为什么冬季人们穿深色衣服,夏季穿浅色衣服?答:因为深色衣服吸收热多,便于冬天保暖。浅色衣服吸热少,便于散热。所以冬季人们穿深色衣服,夏季穿浅色衣服。9、风

8、是怎样形成的?答: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10、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答: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熄灭炉子,拔掉电源,迅速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高压线。如果来不及,要躲避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桌子、床等家具侧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11、火山是怎样喷发的?答:地下的温度特别高,当地下的熔岩、气体、水蒸气等,由于压力大而穿过岩层的薄弱处喷发到地表时,火山就喷发了。12、山脉是怎样形成的?答:山地是地球上地势高低起伏最大的区域,山很少孤零零的存在,而是和周围的山组合在一起,呈长条状延伸,形成了山脉。13、山地是怎样形成的?答:地球上的山地,绝大多数是由地壳板块抬升形成的,只有部分山峰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来自地球内部板块相对运动的力,使底层变形,从而造成了地壳的抬升、隆起、形成山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