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64286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重要引导者。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必 须有根本性的改变。而教师角色的重新建构的支持源泉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引导”的结果,教师始终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思索、研究、改进,现就老教师如何反思与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分析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把教学工作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把教师视为一个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欲

2、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必须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据此,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这是教师自身自省和反思而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的个人成长或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这时学校或其它部门开展的各种提升专业的学习活动或培训活动,以期促使教师达到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得到专业成熟。教师专业发展的评判标准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察。第一,从学生角度来考察,以满足学生需求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程度如何作为标准;第二,从教师自身发展来看,视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发展如何作为标准;第三,以教师为其他工作人员、团体或学校所作出的贡献作为标准。教师

3、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教师的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应当鼓励教师把自我反思作为他们专业化的研究态度的组成部分。他们应当成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学生的优秀的诊断者和观察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当之无愧地从事教育这一伟大的事业。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二、 教学反思的内容与类型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教学反思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审认知活动, 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以

4、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功能,是联结教学活动的过去和未来,即教学反思在意识的对象上,既指向先前 的、已存在的事实、经验和观念,也指向随后的、尚不存在的教学活动,因而反思的结果、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本质上是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服务的,是有利于促进教 师成长和发展的。教学反思作为一种反思性行动,第一层次主要是反思课堂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第二层次主要针对课堂实践中的问题,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 实践,以便作出独立决策;第三层次主要针对课堂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反省和检查有关行动的规范化。三、教学反思的策略与形式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

5、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 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反思的人格特征;其次要求教师具有反思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保障;再次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1、加强理论学习,潜心教育科研。 对行为的反思需要以理论为指导,缺乏理论指导的反思只能是粗浅的反思。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寻根问底,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 得到提升和拓展,然后再到实践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系统的理论学习有利于我们形成一种正确的方法论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未来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教育的未来性、生 命性和社会性

6、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教学观、师生观。无疑这些先进的理念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起着指导作用,而理念的养成往往就是学习 与反思的结晶。教育科研与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所累积的研究材料和思想认 识是教育科研选题的重要来源。其次,教育科研是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的提升。教育科研也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但教育科研对实践的反思有明确的主题和研究目 标,是比较系统和过程比较严谨的反思,另外,在教育科研中形成的方法、技术和反思意识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能力。6学习教学理论是教师教学反思的知识基础;参加教育

7、科研是提高教学反思水平的能力保障。2、勤思多记,撰写反思札记。教师的反思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教学过程中的丝毫火花、点滴感受,都是反思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反思的基础。优秀的“教后感”、反思札记包含着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修正的执着情怀和热切愿望。反思札记可这样思考:教学目标是否得当?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学生活动组织是否恰当?教师指导帮助是否到位?学生反映是否良好?学习情 感、习惯如何?教师临场应变能力如何?有没有让学生搞得措手不及,为什么?教学手段如何?问题情境是否适切?得意之作与“败笔”是什么?站在学生角度和更 高要求,今后我该如何调整?等等。3、听课观摩,

8、相互交流。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观摩他人成功的教 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典范,让我们感受与学习不尽相同的授课内容、组织形式、教学风格;即使观摩不很如意的实验课,也可使我们 借鉴教训,少走弯路。同时我们更倡导自己力争上公开课,借助他人的反思,促成自我发展。大凡上公开课,自我进取意识和成功期待较强烈,钻研较深刻,反思更迫切;备课 时,往往教研组群策群力,共同反思推敲,互助合作,群研究共商讨,在综合反思基础上形成较优化教学设计。这也是今后教学前反思的参照与蓝本。上完课后的交 流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又一次各种反思的碰撞与交流,使反思达到了更高境界。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教师个人和群体发展的良好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教育知识的建构运用、教育才能的发现增长和教育智慧的感悟积淀,其重要途径则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 个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促教师得到专业发展,让教师价值得到升华”,这是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教育发展的前提,也是科教兴国、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