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综合能力基础必练习题三含解析.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63767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综合能力基础必练习题三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综合能力基础必练习题三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综合能力基础必练习题三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综合能力基础必练习题三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综合能力基础必练习题三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综合能力基础必练习题三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综合能力基础必练习题三含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备战中考化学综合能力基础必练习题三(含解析)一、单选题1.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三种化石燃料都是可再生能源B.食用含钙食品预防贫血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毛织物2.下列几种常见的液体中,属于混合物且不含有机物的是:( ) A.果汁B.牛奶C.蒸馏水D.生理盐水3.下列物质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碘的升华B.水结成冰C.蔗糖溶解D.氯化铵的形成4.下列除杂试剂与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与方法ACu(CuO)过量的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CO

2、2(CO)点燃CCaCl2溶液(HCl)过量的碳酸钙、过滤DNaCl固体(Na2CO3)过量的稀盐酸,蒸发A.AB.BC.CD.D5.下列有关的实验基本操作或有关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6.53mL的水B.用pH试纸测定某地雨水的pH为5.5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用木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最终变成红色6.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标签受损B.试剂污染C.液滴飞溅D.读数偏小7.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

3、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C.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导管口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二、多选题8.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第步中加入的试剂为HCl溶液,然后再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冷却过滤等操作C.第步中发生分解反应D.在第步中溴元

4、素被还原9.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两个氮原子:N2B.三个氢分子:3H2C.钙离子:Ca+2D.硫酸亚铁:FeSO410.对于“1+1是否一定等于2”的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1mL的水与1mL的酒精混合,所得体积等于2mLB.将lkg的铜粉和lkg的铁粉混合,所得质量等于2kgC.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二氧化硫D.1g的石灰石和1g的盐酸反应后所形成的液体的质量等于2g11.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离子个数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C.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12.向某澄清溶液中加入BaCl2溶

5、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有一部分溶解,并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含() A.Ag+B.CO32C.SO42D.H2SO41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8g;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2.2g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无色气体可能为CH4B.该无色气体可能为H2、COC.该无色气体可能为CO和CH4D.该无色气体可能为H2、CO、CH4三、填空题14.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

6、自脂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关于丁酸丁酯说法正确的是_A、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B、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1C、由20个原子构成 D、_ 15.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现有铁粉;液氧;海水;洁净的空气;氧化镁;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填序号)。 16.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小于 ,可能的原因是(答出其中的两条)_;_ 17.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活性炭加入水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作用,使用NH2Cl可以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

7、=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_,生成物中Cl元素化合价为_ 18.(5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1)丙的化学式是_,一个丙分子是由_构成的。(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此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3)依据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 19.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 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

8、度还与_有关由此可见,有利于气体溶解的条件是_温_压 20.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装置(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填“a”或“b”)进入F中(4)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 四、计算题21.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含水)制取氧气,他们取该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

9、0.5gMnO2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1.3g,请你和他们一起计算: (1)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34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多少? 22.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求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密度=质量/体积) 23.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取五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样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第5份取样品质量(g)40.040.040.040.040.0取稀硫酸质量(g)30.060.090.0120.0150.0产生

10、气体质量(g)0.30.60.91.01.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从第_份开始,金属已经反应完全了 (2)列式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40.0g样品中加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曲线 24.某同学为测定一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5.0g石灰石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并分别加工成块状和粉末状;将两份样品分别投入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由图中曲线分析得出,影响该

11、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 (2)每份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 (3)若每份样品中加入l0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不考虑水、氯化氢的逸出结果精确到0.1) 五、解答题25.据报道,某地对查获的一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绿色销毁”所谓“绿色销毁”是指改变以往对假冒伪劣商品泼上汽油焚烧的做法,取而代之以碾压、化浆、回收再利用的销毁方法请你从两方面回答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26.化学老师在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早已经膨胀破裂,请你说明该变化过程中伴随有什么能量变化?写出其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综合题27.环境、健康、材料和能源等都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_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写化学式) (2)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一般不是纯金属,如黄铜、不锈钢等都属于_人们吃进的米饭在消化系统中,经各种酶的催化作用最终变为_,被人体所吸收,为人体提供能量 (3)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所造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关键物质是二氧化氮,请写出二氧化氮的化学式并标注出氮元素的化合价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