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636811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2007年11月20日第五节主讲人罗芳集备内容22、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材简析这个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要挑选一个孩子做继承人,为了考验孩子们,他把煮熟了的种子发给大家培养,后来国王选中了诚实的雄日当他的继承人的故事。设计理念本课设计,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计情景,让学生喜欢学,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通过读来理解文章,积累语言。教学目标1、 认识“盆”“位”“选”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成熟的人。教学重点进入情景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悟出这篇童话的教育意义:诚实的品质最可贵教学难点有感情

2、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诚实的好品质。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教师补充主讲教师设计方案一、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从前有个国王,将根据种花的情况来挑选国王,三个月过去后,有的孩子种出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可是有一个孩子却抱着一个空花盆来见国王,到底谁当上了未来的国王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提示“捧”写法。注意孩子的“子”字旁,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1、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识字方法?运用以前所学的识字

3、方法,识记生字。3、 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指导)。结合本课实际,归纳和总结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4、 想:国王一种什么方法选继承人?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屏幕出示)并用“-”划出读不懂的问题。5、 讨论以上问题,后质疑。(师可根据学生质疑情况采取互相释疑或对疑问进行梳理过渡。)过渡:雄日为什么手里捧着的是空花盆呢,他是怎样培育花种的?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一)读第2自然段 1、自读思考。2、讨论:雄日是怎样培育花种的?(相机用动画展示种子发芽的过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或你怎么看雄日?)3、感情朗读:你能把自己对雄日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

4、表达出来吗?自由放声朗读。指名朗读。(评议:他读得怎么样?)过渡:当许许多多穿着漂亮衣服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的时候,雄日呢?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二)读第3自然段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2、讨论: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就是国王,看到这些,心里会怎么想,当时会是什么感受?(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3、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读课文。4、再读课文,找最要好的伙伴合作:准备表演。(提示:雄日的话可以根据前文自己补充,最好能复述下来。)5、表演课本剧。(配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背景)演后评议。(三)读最

5、后一段1、指名朗读。2、说说:那些捧美丽花朵的孩子们,会怎么想、怎么做?3、进入情景地读国王说的最后一句话。(屏幕出示)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学习了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把你想给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的话写下来。交流拓展,感情升华。1、 读一读你写给些手捧鲜花的孩子们的话。2、说说自己的感受,3、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课后实践活动。以“游戏诚实国”为题,想一想雄日当了国王以后,他的国家会怎么样?自编童话,续讲故事。对 应 训 练 补 充巩固性训练(知识点考点)一、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施肥 鲜花 选出 花盆 都是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国王说 你就是我的继承人2、 你怎么捧着空花盆呢?3、很久以前 有位国王要挑选一个孩子做继承人三、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 )板书设计12、手捧空花的孩子诚实继承人整天精心培育换土浇水没有发芽煮过的种子施肥课后反思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第一是重视朗读,以读为本。教学中,教师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赛读、诵读等学习环节。为提高朗读水平,教师适时组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第二是重视学生提问题。学生读了课题后,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学生自读课文后,让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