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说课稿.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635668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说课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具体展开我的说课。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是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种子的内部构造的基础之上,对种子如何萌发的进一步探究,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植物生长的动态过程,为下一节学习植株的生长奠定了基础。它不仅在教材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学习绿色植物的基础。种子的萌发包括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两个课时的内容,今天我将着重进行第一课时的介绍。教学目标七年级学生大多处在一个比较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强,

2、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都还处在一个比较直观的层面,我将结合这节课是第三单元第二章的内容,学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生物知识储备和相关的生活经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三维目标为基准,我把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科学的探究实验方法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把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课的探究实验作为学习的难点。在学生理解掌握重点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科学探索精神。教学方法为了较好的达到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结合本

3、节课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实验设备,我选择以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主动的参与实验。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我将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宗旨,以学法为中心,让学生从传统机械式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所以在本节课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时候,我将着重强调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思考评价法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比较注重条理清晰、结构紧凑。各项活动和实验的安排比较注重交流、沟通和互动,最大

4、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情景导入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兴趣比较关键的环节,我将抓住七年级学生的心理,以各种农耕春种的图片引出“为什么农民伯伯都选择在春天播种呢?”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导入在课堂伊始就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参与课堂的能动性。讲授新课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包含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六个部分,我将和学生一起循序渐进的展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根据情景讨论的结果,我将及时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种子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呢?”这一问题,进而让学生根据自己已

5、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结合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相关资料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进行推测,并作出假设。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我将以演示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参考方案:准备绿豆、黄豆、芥菜子等其中一种植物的种子40粒,并随机平均分成四份;准备四个能够盖紧的透明罐头瓶子、8张餐巾纸、4张黏性标签、一个小勺。在4张标签上分别标明1、2、3、4,然后把标签分别帖子四个瓶子上,并把四个瓶子按顺序放倒,每一个瓶子里放入2张餐巾纸充当土壤。然后列一个表格,把接下来的每一步操作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以便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水分温度空气种子粒数发芽种子粒数结论1234我将用小勺向1号瓶

6、中撒10粒种子,将瓶盖拧紧;分别向2号、3号瓶中洒一点水,使里面的餐巾纸变得潮湿,并向学生讲解注意不让餐巾纸浸泡在水中,用小勺向4号瓶中放入较多的水,直到水即将从瓶口流出,而使种子能够完全浸泡在水中为止;分别向2、3、4号瓶中撒上10粒种子,然后将瓶盖拧紧。将1、2、4号瓶子放在室温箱,把3号瓶子放在冷冻箱里。当演示实验的操作完成的时候,表格中除了相关结论以外也将被填满。水分温度空气种子粒数发芽种子粒数结论1不加水室温充足102加适量的水室温充足103加适量的水低温充足104加过量的水室温无10我将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四组实验所呈现出的异同,并将1、2/2、3/2、4/组实验单列出来仔细对比,引

7、导学生去思考哪一组实验是对照试验?并提出这样的问题:1、3号瓶子各检验了一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它们是一组对照实验吗?如果说我们事先知道2号瓶子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中的2号瓶子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号瓶是为了检验“种子的萌发需要水”这一假设,把1号瓶中的种子放在干燥的环境下进行实验,看它能不能萌发,这一组种子成为实验组。如果这组中真的没有萌发,是不是说明上述假设一定成立呢?如果是温度的多少不适合呢?为了排除这些可能,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于水分这一个变量引起的,还需要将同样的种子,放在水分一定的条件下

8、作为对照来观察,如果这组种子能够萌发,说明种子自身和其他条件都没有问题。这组用来作为对照的实验能为对照组。)从而突出并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在演示实验结束后,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之前,我将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选出一个小组代表,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设计他们的实验方案,根据分发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针对有独特设计而有切实可行的实验设计,我将另行指导并提供所需的材料。组织小组从这些方面(PPT展示P90页的问题123456)讨论并完善自己制定计划的疏忽和不足之处,并加以适当的指导,确保制定计划的可操作性。1、选择什么样的种子进行实验?2、在的小组想探究哪种环境条件

9、对种子萌发的 ?如何控制这种环境条件?3、过程中应该将种子分成几组?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4、为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5、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要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6、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确定了探究计划后,我将监督各小组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考虑到种子的萌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一节课堂上完成。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小组成员把所作的实验带回家中或宿舍里,每天按时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并作详细记录,由小组代表统计每个小组记录的情况,直到种子萌发得出结论。用各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和作出的假设相对

10、比,从而归纳总结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板书)并让小组之间针对探究实验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展开交流和讨论,在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在学生的讨论过程,有的学生会发现一个现象,即使是在环境条件适宜的2号瓶子中,有的种子也没有萌发。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将引导学生去思考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主要有:种子干瘪(胚不饱满)、被虫咬坏胚(胚不够完整)、存放时间过长(胚死亡)、休眠等多种情况,并向学生讲解种子的休眠原因和本质。让学生明白种子的休眠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不同的植物的休眠时间有长有短,活性

11、种子只有过了休眠期才能萌发。种子萌发受到自身因素制约的情况和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而自己不愿意学习的有相似之处,我将由此委婉的教育学生在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下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小结为了将所学的知识尽快的融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一个简明扼要的课堂小结很重要,我将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PPT展示出课堂小结: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等环境条件和胚完整而饱满,不处在种子的休眠期等自身条件,只有在满足所有有关条件下,种子才能正常的萌发。)。这样的课堂小结,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目了然,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种子萌发所需条件

12、的理解和掌握。课后作业为了强化所学的知识,课后作业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将留给学生3道课后作业题,鼓励学生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积极主动去探索,在下一节上课之前彼此之间进行分享。1、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就这一问题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2、根据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想一想,如果要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需要控制哪些环境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是什么方法?这样的课后作业可以促进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和环境,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实现学以致用。我的教学过程完全是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参与课堂的始终,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我比较注重简明扼要、直观系统的板书,所以我这样设计我的板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