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术后镇痛管理方法对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63430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种术后镇痛管理方法对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两种术后镇痛管理方法对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两种术后镇痛管理方法对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两种术后镇痛管理方法对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两种术后镇痛管理方法对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种术后镇痛管理方法对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术后镇痛管理方法对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种术后镇痛管理方法对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1.中山高校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510080 2.福建省龙岩市其次人民医院 364000林世清1黄雄庆1何丁秀2 孙来保1徐康清1肖亮灿1黄文起1【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术后难受治疗管理模式对术后难受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间行术后镇痛治疗的615例妇科手术患者为A组,术后难受治疗管理方法为一人一周法;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行术后镇痛的545例妇科手术患者为B组,术后难受治疗管理方法为一人一天法。比较两种管理方法下病人术后镇痛的VAS评分、镇痛效果评价、满足度评价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前中止

2、镇痛发生率等状况。结果A、B两组三天平均V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A组镇痛效果总体评估为 “差”的病例数比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病人满足度为“好”的病例数比率明显高于于B组,满足度为“中”“差”的病例数比率明显低于于B组(P0.05),A组提前中止镇痛治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The number of patients that the pain controlling effect evaluated as bad in group A i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group B (P0.05). In group A ,th

3、e ratio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scored good i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of group B; the ratio of scored moderate and bad in group A i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group B(P0.05).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frequency of complication in the two groups. The cases of patient discontinued

4、 analgesia ahead of schedule in group A is less than group B(P0.05).Conclusion: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management, the mode of weekly shift is better than the mode of daily shift, which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patients discontinue analgesia ahead of

5、 schedule.【Key words】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Epidural; Managements;Effects; Complications急性术后难受严峻影响手术病人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很多学者对术后镇痛的方法(Postoperative Analgesia)及药物进行了大量的探讨。随着术后镇痛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术后难受治疗的合理管理显得特别重要,但是目前有关术后难受治疗管理的文献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在两种不同术后难受治疗管理模式下妇科手术后病人的镇痛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状况的差别,以探讨不同术后难受治疗管理模式对术后难受治疗效果的影响。资

6、料与方法一、病例分组 A组病例为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间我院行妇科术后镇痛治疗的患者615例,女性,年龄1689岁(平均41.819.7),体重3778kg(平均43.714.4kg)。B组病例为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我院行妇科术后镇痛的患者545例,女性,年龄1587岁(平均40.521.1岁),体重3676kg(平均48.721.9 kg)。ASA均为级。二、术后镇痛方法全部病人实行硬膜外麻醉(部分病人复合全麻),穿刺点L2、3间隙,手术结束后按“负荷量持续剂量PCA”模式给药(剂量为“6ml+2ml/h+2ml”,PCA锁定时间为30min)或恒速

7、给药(6ml+2ml/h)。术后镇痛配方:吗啡46mg/d + 0.125%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镇痛持续时间2天。于手术结束30分钟以前赐予负荷剂量,手术结束后按上述模式连接镇痛泵。三、术后难受治疗管理方法 术后镇痛的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术后镇痛管理小组、主治医生及护士组成,各人员职责如图1所示。B组管理方法,即一人一天巡查法:手术结束后由各进行术中麻醉管理的主治医师给出难受治疗的方法、药物、时间,病人转出手术室后由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组成的术后难受治疗管理小组每人一天轮番对全部行术后镇痛的病人进行巡查,每天三次(早:8AM11AM、下午:3PM5PM、夜:7PM9PM),视察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

8、、进行VAS评分、发觉并处理并发症、视状况终止术后镇痛治疗,并填写术后镇痛记录表。A组管理方法,即一人一周巡查法:巡查时间及内容同B组,轮番方式为每人一周。每周周会由巡查人汇报术后难受治疗状况,包括周病例数、各种镇痛方法、药物、模式的治疗效果和病人满足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处理状况,并作简洁述评。难受核心小组成员对本周术后难受治疗状况进行探讨,给出指导看法。四、视察内容阅读2003、2004年符合分组条件的术后镇痛记录表,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镇痛方法、药物、模式、持续时间;记录每天夜巡查时的VAS评分、巡查医生作出的镇痛效果总体评价、患者作出的满足度评价。记录术后难受治疗相关并发症如呼吸抑制、

9、恶心、呕吐、尿潴留、搔痒、嗜睡、低血压、头晕、寒战、下肢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状况;记录提前中止难受治疗的缘由。1、平均VAS评分:即视觉模拟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取患者镇痛持续期间的数次VAS评分的算术均数为平均VAS评分。2、患者满足度评价:镇痛结束或中止时,巡查医生向患者询问术后难受治疗满足度,依据术后难受程度、并发症发生状况及处理状况、术后难受管理巡察状况。分好、中、差三个等级,主观作出评价。3、巡查医生综合效果评价:巡查医生依据患者三天的VAS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及处理状况,对镇痛治疗的综合效果作出评价,分好、中、差三个等级。4、并发症计数方法: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以例计数,不计

10、发生的次数。在第1、2天并发症发生率分别计数中,若第1天发生后,不论处理与否,第2天仍发生同类并发症者亦计为第2天发生的例数。5、并发症处理:巡查医生发觉并发症,视其严峻程度作相应处理。术后镇痛治疗期间出现呼吸次数8次/分和/或吸空气SPO290%视为呼吸抑制,暂停运用术后镇痛治疗或中止术后镇痛治疗;出现恶心、呕吐赐予恩丹西酮8mg静脉注射,不能缓解者暂停或中止术后镇痛治疗;尿潴留者赐予停留导尿管;严峻搔痒及寒战无法忍受者暂停或中止术后镇痛治疗;低血压患者先行升压及输液处理,不能改善症状者暂停或中止术后镇痛治疗;暂停治疗后如上述症状缓解,重新运用镇痛治疗,运用电子镇痛泵的适当调整,以更小的剂量

11、维持镇痛治疗;如不能缓解,中止术后镇痛治疗。6、提前中止镇痛分类:因并发症或其它缘由导致的较镇痛起先前安排的镇痛持续时间提前中止难受治疗的称为提前中止术后镇痛治疗。按其导致的缘由分为并发症缘由类和非并发症缘由类。五、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软件,计量资料采纳t检验,计数资料采纳卡方检验, P 0.05), 见表1。二、镇痛效果:A、B两组患者两天的平均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镇痛效果总体评估“好”“中”“差”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3.3%、5.9%和0.8%,B组分别为91.9%、5.7%和2.4%。A组镇痛效果为 “差”的比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病人满足度为“好”的病例数比率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3。按第1天、第2天分别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第1天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和9.4%)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P0.05),而第2天A组并发症发生率(3.4%)明显低于B组(6.1%)(P0.05)。A组有7例、B组17例两天均发生同类并发症(重复计数),差别有显著性(P0.05)。见图2。四、提前中止镇痛发生率:A组提前中止镇痛的例数为20例(3.3%),少于B组(53例,9.7%),两组患者因并发症提前中止镇痛的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