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4)(新人教版选修1).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629957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4)(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4)(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4)(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4)(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4)(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4)(新人教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4)(新人教版选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一、选择题1纤维素酶可以将下列哪种物质分解( ) A牛肉片 B鱼片 C滤纸条 D塑料条 2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 A分解尿素的细菌 B硝化细菌 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D乳酸菌3本实验关于选择培养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4下列材料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 ) A杨树 B小麦 C玉米 D棉花5纤维素酶能够分解( ) A纤维素的微生物 B淀粉的微生物 C纤维素 D淀粉6刚果红能与哪项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 ) A纤维二糖 B纤维素 C葡萄糖 D麦芽糖

2、7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到( ) A湿润的环境中 B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 C富含无机盐的环境中 D池塘中8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原因在于其含有( ) ANaNO。 BKCl C酵母膏 D纤维素粉9下列哪种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 ( ) A纤维素分解菌 B牛 c羊 D兔10选择培养时应将锥形瓶固定在 ( ) A桌子上 B温箱里 C窗台上 D摇床上11选择培养的结果:培养液变 ( ) A清澈 B浑浊 C红色 D产生透明圈12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可在 ( ) 制备培养基时 梯度稀释时 倒平板时 涂布时 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 A B C D13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 ) A均会出现透明圈

3、B均不会出现透明圈C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 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现14培养基能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 ( ) A水 B碳源 C氮源 D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15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 ( ) A氮源和维生素 B氢元素和氧元素 C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D无机盐16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17下列几项需要用到灭菌的是( ) A实验操作的空间 B操作者的衣着和手 C培养基 D牛奶18下列关于进行微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4、( ) A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 B离开实验室时不一定要洗手 C进行实验操作前一定要对双手消毒 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19 下列部位中不含有微生物的是 ( ) A洗干净的脸上 B洗完澡后的皮肤 C刷完牙后的口腔 D灼烧之后的灭菌环20关于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配制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是( ) A称量 B灭菌 C溶化 D倒平板21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用( ) A灼烧灭菌 B高压蒸气灭菌 C干热灭菌 D煮沸灭菌22倒平板时需将培养基冷却至( ) A室温 B0左右 C50左右 D100左右23以下操作用到接种环的是( ) A平板划线操作 B系列稀释操作 C涂布平板操作 D

5、倒平板操作24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 ( ) A尿素酶 B脲酶 C蛋白酶 D细菌酶25DNA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在何处将少量DNA大量复制的技术 ( ) A体内 B体外 C细菌体内 D真菌体内26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多少的平板进行计数( ) A30100 B30200 C30300 D3060027在105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为50则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 ) A5107 B50 C5108 D50328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什么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A测试因素 B非测试因素 C全部因素 D部分因素29细菌适宜在接近何种酸

6、碱度的潮湿土壤中生长( )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强碱性30土壤取样时应选取什么样的土( ) A表层土 B距地表约38 cm的土壤层 C距地表约1020 cm的土壤层 D距地表20 cm以下的土壤层31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 菌落的形状 菌落的大小 菌落的多少 隆起程度 颜色 有无荚膜 A B C D32进行系列稀释时,按什么顺序进行( ) A稀释度递增 B稀释度递减 C不论稀释度大小 DA、B两项均可33能排除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的方法是( ) 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上培养 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上培养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D将已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7、 34纤维素酶的组成元素有( ) AC、H、O BC、H等 CC、H、O、P DC、H、O、N等35水溶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 ) A无机盐 B商品纤维素 C天然纤维素 D微晶纤维素36刚果红与纤维素结合后可形成什么颜色复合物(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黑色37下列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含量最高的是( ) A热带雨林中土壤 B寒带森林中士壤 C花盆中 D荒漠地区38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后还需要用什么实验来确定( ) A发酵产纤维素酶 B发酵产纤维素 c纤维素酶分解滤纸 D纤维素分解产生葡萄糖二、非选择题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 种组分,即 、 和 。2当纤维素被 分解后

8、,刚果红一纤维素自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 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3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分解菌?4请分析下面的培养基配方,回答下面的问题: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 纤维素粉 5 g NaN03 1 g Na2HP047H 20 1.2 g KH2P04 0.9 g MgS047H 20 0.5 g KCl 0.5 g 酵母膏 0.5 g 水解酪素 0.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 mL(1)上述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为什么? (2)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又是如何选择的?(

9、3)如果要证明该培养基的选择培养作用可用培养基做实验。5.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纤维素酶的作用。实验步骤:(1)取2支20mL的试管,分别放入1cm6cm的。 (2)再分别加入pH为4.8,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缓冲液10mL、11mL。 (3)在加入lOmL缓冲液的试管中加入1mL。 (4)将2支试管固定在摇床上,振荡反应1。结果:加纤维素酶的滤纸条被分解,另一支中的未分解。则证明: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 C A D C610 B B D A D 1115 B C A D C1620 B C B D D 2125 B C A B C 2630 C A B C B 3135 B A C D B 3638 A A A二、非选择题1C1酶 CX酶 葡萄糖苷酶 2纤维素酶 纤维素分解菌 透明圈 3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较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4(1)是液体培养基,原因是配方中无琼脂。 (2)有选择作用,本配方中的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