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戏曲鉴赏李浩的复习笔记.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626596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n戏曲鉴赏李浩的复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yn戏曲鉴赏李浩的复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yn戏曲鉴赏李浩的复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yn戏曲鉴赏李浩的复习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yn戏曲鉴赏李浩的复习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yn戏曲鉴赏李浩的复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n戏曲鉴赏李浩的复习笔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戏曲鉴赏复习资料一、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一般指1898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前存在于中国音乐生活中的具有一定流传时间和民族特色的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二、戏曲艺术戏曲是中国传统的音乐戏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表演、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我国的戏曲与希腊的悲、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戏曲以音乐为基本表现形式(声乐、器乐伴奏两部分)适应并体现戏剧性的要求,与戏剧表演密切配合。三、戏曲音乐(一)构成因素:声乐方面的唱腔和念白,器乐文武场面的伴奏和各种过场音乐,声乐居于主导地位。1、戏曲唱腔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抒情性唱

2、腔、叙事性唱腔、戏剧性唱腔(散板)。2、戏曲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组,“文场”指管弦乐部分,“武场”指打击乐部分(包括唢呐),合称“文武场”,也叫“场面”。(二)剧种与声腔: 1、剧种是根据产生、流行地区、民族特色、艺术特色等因素划分的戏曲种类。2、声腔是指具有一定音乐特征的腔调,包括与其相关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如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明清以来流传最广泛的四大声腔)等。一种声腔系统不止一个剧种,一个剧种也可以使用多种声腔系统。四、昆曲艺术与昆曲音乐(一)昆曲艺术昆曲原称昆山腔,是元代后期产生的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明代由戏曲音乐家魏良辅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昆腔委婉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

3、”之称(二)昆曲音乐1、四大声腔:(1)明代南曲系统的四大声腔:余姚腔(浙江)、海盐腔(浙江)、弋阳腔(江西)、昆山腔(江苏)。(2)清代前期地方戏曲四大声腔:昆山腔(南方)、弋阳腔(北方)、柳子腔(东部)、梆子腔(西部)。(3)明清以来影响最广泛的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五、京剧艺术与京剧音乐(一)京剧艺术1790年,徽班(三庆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之后留在北京,吸收京腔、秦腔、西皮等各种声腔,形成京剧。经过众多艺人和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努力,逐渐成为表演体系较为完善、行当流派异彩纷呈、唱腔音乐精致考究、保留剧目丰富多样、传播盛行大江南北的“国粹”。1、三次合流(1)徽秦合流:乾

4、隆年间,徽班(徽调二黄)吸收京腔和秦腔,是第一次合流。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合春。(2)徽汉合流: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兼唱西皮与二黄的“楚调”与徽剧融合,是第二次合流,西皮与二黄结合,称“皮黄戏”。(3)京剧形成:同治、光绪年间,著名演员对皮黄戏进行改革,吸收昆曲、徽调、汉调、秦腔、京腔等因素,唱腔细腻华丽,表演上文武兼备,不断形成各行当的流派纷呈、风格各异。2、行当划分:(1)生: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2)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3)净:铜锤花脸(正净)、架子花、武净、武二花、油花;(4)丑:文丑、武丑。(2)谭鑫培(老生)、王瑶卿(青衣)。(3)四大名旦:

5、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4)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周信芳(麒麟童)(二)京剧音乐1、主要声腔“皮黄腔”:以“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为主的戏曲声腔,兴起于安徽、湖北一带,清代中叶流传全国。西皮曲调风格刚劲、高亢,旋律起伏大,节奏丰富多样;二黄曲调风格流畅、平和,旋律、节奏较平稳。2、辅助声腔:吹腔、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等。3、主要板式:原板、慢板、流水板、散板等。4、主要伴奏乐器:京剧文场“三大件”是京胡、京二胡、月琴。(一、评剧艺术与评剧音乐2、伴奏乐队:评剧的伴奏乐队是2030人左右的小型民族乐队编制,主要伴奏乐器为板胡。(七、越剧艺术与越剧音乐(2、伴奏乐

6、队:越剧的伴奏乐队是2030人左右的小型民族乐队编制,主要伴奏乐器为越胡。二、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底拍竣。当时风靡一时,在香港创造了票房记录。影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演出,主要演员有由袁雪芬(饰演祝英台)、范瑞娟(饰演梁山伯)等。八、黄梅戏艺术与黄梅戏音乐1、唱腔:黄梅戏有花腔和平词两大声腔体系。花腔体系脱胎于民歌小调,属曲牌体,以演小戏为主,富有生活气息和民歌韵味;平词体系渊源于高腔、弹词、罗汉桩、道情、吹腔、徽调、京剧等声腔,属板腔体,正本戏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叙述、抒情,韵味丰

7、富,流畅舒展。2、伴奏乐队:黄梅戏的伴奏乐队是2030人左右的小型民族乐队编制,主要伴奏乐器为高胡。(三)天仙配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摄制,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导演,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严凤英、王少舫主演。天仙配的上演,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黄梅戏热”,“严凤英热”。九、豫剧艺术与豫剧音乐(二)豫剧音乐1、豫剧音乐流派:主要分为四个。(1)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2)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3)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4)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3、伴奏乐器:豫剧的伴奏乐队是2030人左右的小型民族乐队编制,主要伴奏乐器为板胡、梆子。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