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股份制探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625090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学股份制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办学股份制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办学股份制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办学股份制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办学股份制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办学股份制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学股份制探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办学股份制探究绪言一、实践的背景与调查(现实背景简说)股份制学校分类: 自然人合股型 法人合股型 自然人与法人合股型政府牵头的“公”“民”混合型 资本业务互补型二、制度创新的意义分析 “办学股份制”界定办学股份制的运行框架办学股份制的实践特点:通过发起或募集方式,形成资产联合的投资主体来筹措办学资金股份制学校以办学章程来规约其依法运作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有明确的产权与财务管理制度,并有严格的操作规则三、权责体系的构建股东会 校董会 校长 监事会 教代会 政府 (各方彼此关系)四、资本的结构与运作资本的来源结构 举办者的股东投入 政府政策资助投入学生家庭承担的

2、费用 银行贷款和社会捐赠资本的成本结构教育必然成本:学校的固定资产投放(物化成本)与经常性成本。附加成本及支出次序:风险基金 法定公益金 股息回报效益的分配结构办学股份制中资本运作的流程图资本运作的特征投资主体与利益的多元化,形成自我激励与约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各类成本的性质区别,为实践运作的规范化与程序化提供了依据有限责任的比例机制,降低了举办者的办学风险五、股权分配的论证和设想对举办者的营利期望的分析对资本寻利性的法律限制与应该权益在教育投资的资产增值中的国有成份收益分配的原则和股息与股权的辩证关系增值股权摊分的方案六、实践的积极意义所有制改革确立了办学股份制的合法性,促进了教育资源开发与配

3、置的优化办学股份制投资主体的融资特征保障了学校的稳定发展不分红利而付股息,为资本寻利性和教育公益性的矛盾找到了平衡点多元化融资形式为公立学校的改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七、现代学校制度的展望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人格独立性 财产独立性 责任独立性 政校职能的分离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校分开 管理科学现代学校制度的形成分解教育产权,权责适当下放,各方共同承担改革学校管理体制,促进高效运行建立具有导向性、激励性的目标机制 建立具有活力的动力机制建立严格的制约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市场经济结论*办学股份制探究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注:系浙江省1999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

4、题组负责人:陈及人,成员:李哉平、张丰。本研究报告由李哉平、张丰执笔。台州的办学股份制实践已经引起了国内学者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关注。台州书生中学(椒江)探索的创新意义并不在于以股份制形式的筹资,而在于其规避了许多民办教育实践中难以解决的困难,成功地分析和解释了资本寻利性和教育公益性之间的矛盾和解决建议(课题组,开发民间教育投资潜力的新探索,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我们认为办学股份制探索的意义是重大的,研究与分析其中的意义对于民办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以及公立学校办学体制的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等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将以办学股份制的朴素尝试和教育股份公司制的实践调查为基础,讨论这种制度创新

5、于“民办教育模式丛林”中的意义,然后从权责体系的管理模式、资本结构及其运作机制以及收益分配的增值股权方案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试图对这种办学股份制的改革提出操作建议。这一研究的核心期望,就是把办学股份制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一种“理想”,或者说,作为“理想”之一来建构,来尝试对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理想”。关于办学股份制研究,在我们浙江台州有两个研究取向。一是以椒江教育局徐正福主持、浙大吴华先生等所开展的,在实践基础上对实践的理论解释,以实践的发展去启示新的理念。1998年10月和1999年12月的两项鉴定成果,对办学股份制的意义与“支持”进行了充分的报告。我们台州市教科所是另一支力量,我们希望是在实践

6、基础上,形成对实践的建议,以为其他人士开展办学体制改革提供思路与方法。本报告就是我们对这一专题系列研究的较为完整的总结。一、实践的背景与调查从投入角度看,社会力量办学中有独立出资办学与合作出资办学两大类型,合作出资办学就是现代办学股份制的雏型。尽管正式报刊上出现“办学股份制”的称谓比较迟,但实际民办教育中以股份制形式合作进行办学的例子却比比皆是。我们最早在正式报章上提出并论述了办学股份制模式(陈及人、李哉平,从台州实践看教育股份制的运行机制,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8期)。台州书生中学是第一个通过教育股份公司制的形式运作的学校。这是与台州的经济特征有关的。在台州,能够出巨款独资办学者很少,这一

7、客观现实就要求办学者进行资金联合。在经济股份制探索较早的台州,人们自然地把股份制机制移植到办学上来,进行了有台州特色的办学股份制的尝试。我们于1997年9月组织了对部分股份制学校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股份制学校约占民办学校数的70%以上,只是大部分朴素形式的股份制学校的股东数比较少,大多在25家之间。1993年黄岩新东方小学第一个在台州打出“股份制”的旗号,集起60多股共400多万元的资金,合资者甚众,建起了在当时堪称一流的校舍,实行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们从出资渠道角度可把各股份制学校分为五类。自然人合股型。此类投资主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劳动者合资构成资金联合的共同体,按资分配与按劳

8、分配相结合。如椒江育英学校由5位志同道合的老师各筹资60万元等额合股创办。他们既是学校的所有者,又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因此这是一种典型的股份合作制模式。另一种是若干私营企业家或债权人合股,如台州光大外国语学校由两个企业家合股,现在校产已超过2000多万元。法人合股型。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联合出资组建。如椒江民盟、台州三建公司、椒江葭芷星明村三家合股共建了椒江振华高中,投资达400多万元新建校舍,发展势头良好。董事会为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校扩建须按股追加。自然人与法人合股型。由自然人与法人单位(或团体)混合投资。如温岭敬业中学由企业家发起,和所在村合资,并吸引了一些社会闲散资金,

9、形成发起者控股的混合模式。政府牵头的“公”“民”混合型。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并联合自然人或法人单位(团体)举办。在这里面除了资金的联合之外,教育机构的无形资产也被结合进来。如由十九家法人及个人股东,在政府主导下筹集股本金两千万元,依据公司法组建成台州教育集团,他们举办了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资本业务互补型。有些举办者有资本,但缺乏教育管理经验,因此邀请教育行家或学校参股联办。教育行家或学校苦于少有资金,以智力、管理水平与业务水平参股管理,构成资金与业务的互补型合股。如温岭育才学校由温岭新河中学出管理与部分资金,与经营业主联合举办的。在这里有两个新问题是值得讨论的。一是无形资产参股的评估问题,由于经

10、营者们习惯于把投资狭隘地局限在货币或有形资产上,办学困难时承认无形资产的价值,但在度过难关后却又会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表现出患得患失的倾向,出现这样纠纷也是存在的。第二个值得讨论的是教育股份公司制的出现。台州书生中学在融资之后,组建“书生教育实业有限公司”出面办学,首期投入1400万元,邀请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出任校长。这一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公司为投资主体,由公司出面独资承建学校。以公司来负责学校基本建设、兴办经济实体的模式,是一项创新。但是办学股份制的创新中有没有必要通过公司的形式来运作,是不是必须要通过公司的形式来运作,理论界与实践界争论较多。考虑到办学股份制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文所提

11、的办学股份制多系广义之指,书生中学的形式我们特指为教育股份公司制。不管怎样,从完全朴素的契约型的联合举办,到采用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式具有显著的规范意义,但其中是不是存在着机制意义呢?我们认为这可以讨论。不过办学股份制的出现也绝不是偶然的事件,它一方面是由地方中小规模的个体经济为主体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民办学校发展和生存的逼迫。教育领域的激烈竞争,使得民办学校之间、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民办学校必须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来立稳阵脚,其前提是规模效益,这就要求办学者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本建设和招聘教师,这就呼唤着资金联合,形成了办学的股份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学校越来越多,而那些

12、在办学初期单纯靠学费收入租用校舍的小规模民办学校则逐步被淘汰。二、制度创新的意义分析从词素上分析,办学股份制包含了群众联合举办,按照经营方式来举办两层含义。回想八十年代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就是我国民办办学的高潮,这在当时极大地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从中我们或许可以说“民办教育”是从古至今一直延承下来的,现在大家讨论的“民办教育”,确切意义地说,是指“民营教育”。老百姓从只管掏钱,到掏了钱还要管学校,直到一部分人通过办学校达到掏小钱收大钱的作用的教育经营。(这里我们姑且说是个别现象,但实际存在并非个别。)我们认为,从“民办”到“民营”,这意味着人们对“所有权”和“经营意识”

13、的觉醒,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举办者对教育的“经营权”都已有足够的认识,我们可以将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和方法引入到教育中来,但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性质的区别,决定了对举办者教育性质的要求。比方说,物质的成本是可度量的,且不可任意伸缩的;但教育的成本是难以度量,且反应滞后的。所以,许多举办者在开学收入时,觉得自己理应所得;但开学之后开支时,则对这笔开支的回报关心有加,而对为学生的教育服务不甚用心。这里的根本原因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一体,权责的模糊不清改变了教育过程与教育服务的输出属性。办学股份制的引入解决的就是“分离”与“分散”两个问题。举办者拥有他的投入和投入应有的合法增值,而不是拥有收入(怎样是应该的?

14、怎样是合法的?这在第五部分讨论)。让举办者减少对教育服务输出的敏感,又能保护其比例的权益;让委托办学者(校长)拥有教育操作权和学校的实体意义,而不是一个言听计从的打工者。我们认为的“办学股份制”是:以入股集资取得社会资本的使用权,以持股份额分配股息(不可分红,积累用于办学再投入)和承担有限风险,以招聘校长实行科学管理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举办教育创新制度。实际上就是运用股份制手段融合社会资金办教育,分离资产所有权与学校管理权,平衡资本寻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矛盾的一种新尝试。但办学股份制因有约束在运行过程中不能分红,而有别于一般的经济股份制。办学股份合作制的出资人既是学校拥有者又是劳动者,因而是一类

15、很有特色的办学股份制的运行模式。图1 办学股份制的运行框架图借鉴经济股份制的机制和根据国家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结合办学股份制的实践,我们大致可把办学股份制的运行关系归纳如图1所示。图1中箭头表示物质流(资本走向)和领导控制关系。图1中左面是组织运行关系,右面是物质运行方式。办学股份制的运行体系包括投资主体和教育机构两个子系统。校董会既是两个子系统的过渡环节,又是这两个子系统的宏观控制环节。事实上校董会对投资主体和教育机构的管理控制,一方面是对学校发展进行决策,另一方面决定着利益分配、经费筹措与预决算。监事会与教代会是实践中为调和关系而体现反馈民意的监督环节。政府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通过校董会和校长的作用来规范办学方向与行为。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模式的实践,具有以下特点:通过发起或募集方式,形成资产联合的投资主体来筹措办学资金自然人以其个人合法财产、企业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或具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用于经营的资产,按发起或募集方式,出资认购得一定股份,取得股权凭证(股票)后成为股东,这就是股份制学校特色的资产联合的投资主体。股东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