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智慧读后感.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612724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智慧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的智慧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的智慧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的智慧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智慧读后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的智慧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的智慧,这本书已经不知道被我看了几遍了,可是就死被书中的一个个教育案例和故事吸引。书的作者焦晓骏,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新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副校长。曾任中小学英语教研员,多年来专注于英语教学研究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获“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高中英语教学能手”等称号。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出版教师的智慧、高中生一定要上的12堂英语写作课、网络,让我欢喜让我忧等著作。看着书上一张小照片和这小段简介,心中升腾的是无限的敬佩。因为书中的一个个平凡的小故事却在他的笔下引出一个个不平凡道理,更彰显着他为人师的智慧。此书分

2、为“智慧使者、人文校园、冷描热点、岁月页码、修学英国、漫步英伦”六部分,每一部分那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案例,作者用他的细腻和善于发现积累的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并让这些案例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更富有意义地发展着。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各种各样的案例总是持续不断地在上演着,每个孩子都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上演着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而这些案例在我们不同的关注中以不同的方式发展着,而我们的细心观察和发现并引导会让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呢。仔细想想当自己面对学生时的沮丧和抱怨,自己就是缺乏了这样细心的关注。书中围绕诸如“公开课与日常课”、“师生冲突怎么办”、“优质课到底谁说了算”等一个个教育场景对教师行为、表现、主张、

3、反思与感悟进行忠实记录,可是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教师智慧的闪现和脉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治班的看法治班若烹小鲜,做菜烧饭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怎样做出美味来,那真的是一门技术和艺术呢。从中也让我深刻体会到身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更应该是个理智、明智、博爱的人。因为当我们怀着快乐博爱的心做出来的饭菜,里面充满了爱的味道,才是最美味的。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这样做:做一个理智的教师。我是个情绪化比较严重的人,总是率性而为,而总是控制不住。任“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来安慰自己。其实教师不仅要情感充沛,而且应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动中,情绪的躁动、难言的苦恼是难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克制,需要用理性

4、去引导。所以自己以后要多读书,多为孩子,同事、家人服务,多思考一下所面对的问题多角度多方法的设计解决预案,解决问题以理服人,才会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灵。做一个明智的教师。教师的智慧这书的主旨就是要教师做个明智的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明智的教师是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主动调适者。因为明智的人,善于明理,善于辨析;明智的人,善于把握大势所趋。面对教育方式多样的今天,采取哪种方式来处理师生关系、解决冲突和问题,反映了教师行为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积极参与到现今的教育创新中去,多学习理论知识,多向同事学习治班教学的经验,丰富提高自己。教师是一个博爱的人。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宽厚仁爱,有理有节,

5、人性丰满,才是教师的德智情怀。面对学生充满爱与关怀,面对知识,充盈渴望;面对同事多关心。处理好师生、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丰满而快乐。教师的智慧一书让我看到教育是一种行动的艺术,身为教师要不断地读书学习,要时常重新认识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求做到最优秀,但求做个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最近有幸阅读了焦晓骏老师著的教师的智慧,第一次吸引我的是这书名,教师的智慧实在是个很大的范围,我好奇作者将会从哪些方面来作阐述,随手翻阅里边的文字,更是将我深深吸引,因为它不是一些枯燥的理论性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心情,于是,在工作的闲暇,我总是手捧一杯热茶,静

6、静地阅读。书中收录了作者焦晓骏在智慧路上攀援的反思点滴,有他对个人教育行为的记载与思考,有对社会教育现象的归类与驳诘,也有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探索与争鸣。或朴实或诗意,或激情或理性,每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对教育坦诚的热爱与反思。每次读完几个小故事,总能激起我这个普通的一线教师的理解和共鸣,感想颇多。在焦晓骏这本书的后记完美的缺憾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真正影响学生的教育生活的远非教育体制,教育者的个体行为也许更为重要,尤其在大家都意识到以“应试”为特征的中国教育制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时候,教育更需要教师个体全部的努力,这呼唤爱心,更呼唤智慧。读完后,我深有感触,在“教育改革”这个大潮中,我们不一定非把

7、学生培养成考高分的“机器”,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上进的、健康的品德和心态才更为重要,这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与智慧,让我们教育者的个体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学生。一、为人师表,展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智慧一书中提到的“做快乐的老师”、“对自己的仪表负责”、“面带微笑走进课堂”等等,都是一些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好例子。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要使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教育,就要以身作则,言必行,行必果。用模范的行为和力量引导学生,以美好的人格形象感召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悟出做人的道理。二、爱字当头,多份尊重与宽容教师的智慧一书中讲到了一

8、些现实的例子:某某孩子因为老师的一句话与自己的梦想、追求失之交臂;某某学生因为不堪教师的辱骂而跳楼坠死虽然说,人生目标的选择在于自己,真正的成功者在认准方向后不畏艰难地努力,绝不在乎别人的指指划划,但是,细细品位这些活活生生例子中的孩子,多么可悲,多么无辜!我还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她是一个才女。在读初中时,作文极好而数学极差,几次考试都不及格。为了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她硬生生地把数学题死记硬背了下来,三次小考,数学都得了满分。数学老师却认为,她成绩的提高是因为作弊。她是个倔强而又敏感的女孩,并不懂得适度地忍耐更能保护自己,就直言不讳地对老师说:“作弊,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师,也不能这样侮

9、辱我。”结果,被冒犯的老师气急败坏,单独给她发了一张她根本没有学过的方程式试题,让她当场吃了鸭蛋。之后,老师拿蘸了墨汁的毛笔,在她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然后让他转身给全班看。又让她去大楼的走廊上走一圈。 这一事件的结果是:其一,她休学在家,自闭了七八年,严重时,连与家人同坐一桌吃饭的勇气都没有;其二,养成了终身悲观、敏感、孤独的性格。尽管她以后成为著名的女作家,一生走过48个国家,写了26部作品,用她的作品帮助很多人树立起豁达、坚强的人生信念,但她自己却始终走不出心灵的阴影。故事的主人翁是三毛,她很不幸,她碰到的是一位看重成绩而忽视人格的、具有强烈权威意识的数学老师。他为了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

10、尊严而滥用权力,给完全没有防范能力的三毛在精神上以致命的一击,让她穷尽毕生精力都无法从那种伤害中复原。 三、学做伯乐,具有发现人才的慧眼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开始通常不会被人理解,反而被称为愚蠢或傻瓜。我们的学生中其实也不乏这样与众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只盯着那些分数指挥棒下的“优等生”,而错把美丽的天鹅当成了可怜的丑小鸭了呢?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天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能量,让自己在书海中尽情地遨游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