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套含答案【全优】.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612692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套含答案【全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套含答案【全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套含答案【全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套含答案【全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套含答案【全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套含答案【全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套含答案【全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 B.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类型 D.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节约用水2.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那天我们能看到的月相是(蓝色表示暗面)( )。A. B. C.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能会有影子 B.只有不透明的物体才会产生影子 C.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朝向会发生变化4.一个月里,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那它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A.大小大 B.小大大 C.弯圆弯 D.圆弯圆5.阳光下

2、旗杆影子长4米,半小时后旗杆影子变成4.5米,这种现象会发生在一天中的( )。A.上午 B.中午 C.下午6.1519年, 航海家(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A.郑和 B.哥伦布 C.麦哲伦7.图中的仪器叫( )。A.磨盘 B.司南 C.日晷8.( )是万物之灵,没有了它,地球上将没有生命。A.地球 B.月球 C.太阳9.如图所示,在用手电筒照射木块的三种方式中,木块的影子最长的是( )。A. B. C.10.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八 D.三十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像水这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会( )

3、的物体叫液体。2.下面各图所示的是日食的三种类型,其中是( ),是( ),是( )。3.月球是( )唯一的天然( )。4.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 )形,有单个的,有几个( )在一起的,也有( )的,有的直径不足1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 )、( ) 、( )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而地球上人们看到的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 )6.“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 )。7.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 )的仪器。8.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的全貌,为了便于观察,人们制造了地球

4、的模型,就是( )。9.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很多,其中( )就是最容易观察到的。10.地球仪上蓝色代表( ),颜色越深代表深度越大;白色代表( );黄色代表( ),颜色越深地势越高。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月球除了靠反射太阳光发亮外,月球本身也能发光。( )2.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 (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4.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5.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6.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7.我们当地正午物体的影子朝北。( )8.改变被照物体的远近,影子的大小会发生改变。(

5、)9.太阳的位置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长。( )10.物体影子的形状主要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请将下列天体与其对应的特点连线。 有生命太阳 能发光地球 有水月球 有环形山 有黑子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对生命的演化有什么作用?2.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3.观察地球仪,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仪上的水域有哪些?(2)地球上有几大洲,几大洋,名称各是什么?4.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5.仔细观察,地球仪上的水域有哪些?六.材料题(共2题,共2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太空城 在2

6、0世纪七八十年代航天站起步和发展的时期,一些科学家乐观地认为,在航天站的基础上很快就会建设太空城,凭借密闭生态循环系统和丰富的太空能源,太空城将自给自足地独立发展,以达到向太空移民的目的,描绘出了一幅人类融入太空的美好景象。 人类融入太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阳光、空气、水和食物的供应、辐射防护以及重力适应等。为此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奥尼尔博士设计了“奥尼尔三号岛”,此岛的总体外形像两把并列张开的没有伞衣的大伞。伞柄是两个巨大的圆筒,直径6500米,长32000米,为居住区,可容纳百万人。 在圆筒四周对称设置四面玻璃窗,窗外是盖板,盖板内侧是阳光反射镜,合上盖板,遮住阳光,里面是黑夜;盖板张开,阳光

7、反射镜将阳光折射进圆筒,里面就是白天。调节盖板的张角,可以控制阳光的强度。整个太空城是一个巨大的密闭生态循环系统,可以解决空气和水的循环供应问题;食物供应则由设置在伞盖边缘的一个个农牧业舱室解决,将众多的舱室调节成不同的春夏秋冬季节轮回,使任何时候都有四季蔬菜、瓜果和肉蛋供应。辐射防护则可由居室的金属结构外壳解决。为了解决重力问题,在两个居住圆筒之间有传动带相连,使它们以两分钟一圈的速度旋转可产生与地球重力相当的人造重力。太空城的能源则由太阳能解决。 通过阅读,太空城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 )、( )、( )和( )辐射防护以及重力适应等。2.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在一个塑料盆中装入4厘米厚的

8、沙子,先从20厘米的高处向下面的沙子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球,然后取出玻璃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再弄平沙子把大小不一的玻璃球从50厘米的高处扔下,最后取出玻璃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1.想一想,如果从更高处扔下玻璃球,玻璃球撞击沙子的速度会怎样?2.如果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天体撞击产生的,那么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速度对产生环形山的大小有什么影响?撞击月球的天体的体积对产生环形山的大小又有什么影响?七.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根据太阳所在的位置画出铅笔的影子。2.小红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木棒。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她及时记下了影 子 的 长 度(1

9、5 厘 米),并 每 隔 30 分 钟 测 量 一 次 影 子 的 长度。测量时,她发现影子在中午12 时最短。下面是小红在 4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 )(填“上午“”中午”或“下午”)结束测量的。2.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 次测量,此时木棒影子的长度大约( )厘米。3.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知道,从第 1 次测量到第 6 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 影子越来越( )填“短”或“长”)。4.画出一天中木棒影长变化的柱状图。3.在家里,瑞泽利用电灯和白墙给爷爷、

10、姐姐表演手影(如图):1.瑞泽的手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是充当( )的作用。A.光源 B.遮挡物 C.呈现影子的屏2.下列叙述中的“影”与产生手影的原理不一样的是(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 C.湖光倒影3.请你说出两种使墙上的手影变大的方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A4.C5.C6.C7.C8.C9.C10.B二.填空题1.流动2.日环食;日偏食;日全食3.地球;卫星4.圆;挤叠;大环套小环5.自西向东;日;地;月;月相6.时长7.计量时间8.地球仪9.潮汐10.海洋;冰川;陆地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五.简答题1.水是地球生命存在

11、必不可少的物质,如果没有水,地球孕育不出灿烂的地球文明,正因为水的存在,地球生命才生机勃勃,繁衍不息。2.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影子在西方,中午影子在正北方向,下午影子在向东方移动。同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中午影子最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的,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上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下午影子逐渐由短变长。3.(1)海洋江河湖泊等(2)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4.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5.河流 湖泊 海洋 冰川六.材料题1.阳光;空气;水;食物供应2.1.从更高处扔下玻璃球,玻璃球撞击沙子的速度会更快一些。2.天体运行的速度越快,产生的环形山就越深;天体的体积越大,产生的环形山就越大。七.综合题1.如下:2.1. 下午;2.12;3.短;4.3.B;C;方法一:将手向光源方向移动。方法二:将光源向手的方向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