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知识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611658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知识点(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阅读1、 题目的含义及作用。1) 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2) 作用:a、引起读者阅读兴趣b、贯穿全文的线索c、揭示文章的主题或点明主题d、揭示文章主要内容e、反映人物的情感变化2、 概括文章内容:人+事+果【注意标题、开头、结尾,分析议论抒情句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新闻概括主要信息:人物何时何地做何事情3、 描写方法及作用1) 自然环境:a、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b、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c、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某种心情。、突出或深化文章主题。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2)人物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侧面描写:借助他人的言行或感受来写要描写的人物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了人物

2、性格或表现人物心情,使人物形象更突出,更鲜明。4、 写作手法(表现手法或描写手法)1) 欲扬先抑:使文章情节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鲜明。2) 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更好的表现文章主题。3) 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4) 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另外还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作用都是为了更好的表现主题。5、 品味语言:1) 赏析句子:抓修辞或重点词2) 表达的好处或句子的作用。3) 体会加点词的作用。修辞的作用:比喻和拟人: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排比:加强语势,使感情更加强烈。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反复:强调语气,强化内容。夸张:突出特点,极力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关键词的作用:动词

3、是准确、传神;形容词是生动、形象。6、 理解句子的含义比喻句说出句子的本义;双关句说出言外之意;哲理句说出蕴含的哲理。7、 段落的作用首段:a、设置悬念,吸引读者b、照应题目或点题c、引出下文d、内容上为下文情节做铺垫中间段: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末段:内容上a、揭示主题,深化中心b、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结构上a、总结全文b、照应题目或照应前文。8、 记叙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抒情:抒发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共鸣。 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议论: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画龙点睛,突出中心,(或深化主题)9、 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便于直接抒情。 第二人称:

4、更亲切自然,便于情感的交流。 第三人称:有较大的自由,便于展开故事情节。10、 记叙顺序: 顺序:条理清晰,印象深刻。 倒叙:可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插叙:插入相关的事情或片段,对情节琪补充、衬托作用,突出中心,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或人物形象更丰满。 11、 感悟拓展1) 启示:从原文中的句子引入,用一句话明确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结合生活实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2) 材料链接:明确材料的内容要点(多则材料找出其共同点)找出材料与原文的关系,补充原文,内容丰富。12、给文段拟题: )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个字左右。阅读示例:

5、雪地里的迎春花我十岁那年,父亲终于决定外出谋生。他说,他得出去挣点钱,以后让我进城念好的学校。他说话时,母亲正倚在门上,用破旧的头巾扑打着身上的灰尘。父亲走的这天,母亲没有出门送他。我以为,母亲并不在乎父亲的走与留。殊不知,我却在午后的玩耍中,偶然看到了蹲坐在玉米地埂上的母亲。正独自默默流泪。面前的母亲和一个时辰前与父亲欢笑着告别的母亲俨然判若两人。父亲回来的那天,隔壁邻居都过来看了。母亲一直不说话,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枚精致的黄色发卡。我认识,那是一朵多么漂亮的迎春花啊!黄色的蕊,黄色的瓣,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父亲将它插入母亲的发隙中,用手指一按,“啪”一声,别在了头上。母亲于是欢喜地进了厨

6、房,只剩我和父亲在门前嬉闹。没过几天,父亲又回到城里去了。其间,他给家里写过两封信,说自己在一家公司里做搬运工,货物虽不重,可都是高档货,很能赚些钱,叫我和母亲不要担心。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而她每听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时间。春节前,母亲收到了父亲的汇款。经过一夜的深思,母亲最终决定带我去城里添置些东西,好给父亲一个惊喜。母亲买了一条羊毛围巾、两张年画和一个偌大的二手衣柜。母亲说,这种衣柜,放在家里够气派。 衣柜有了,可搬运成了问题。我们只得花一点工钱,去桥头上雇个搬运工。桥头的工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地。前头的几个老练的小工一看到我和母亲,便迅速起身

7、围了过来。寻思间,一个声音粗犷的男人对着密集的小工打趣:“嘿,是不是又来老板了?找我啊,我力气可大着呢,庄稼人!不偷懒儿!”母亲迅速拨开人群,循声望去。不远处的空地上,坐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男人。我看不清那张黑黝黝的脸,只是他手臂上特有的疤痕,让我辨认出,他便是我的父亲。他在见到我与母亲的一瞬间,惊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远处跑,似乎是急着上厕所。母亲没有叫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然后她随便指了一个在旁的男人,拉着我,飞也似的离开了。我气喘吁吁地抬头,看到母亲那簌簌滴落的眼泪打湿了那条新买的羊毛围巾。父亲出事的那天,母亲正在门前扫雪。一个神色匆忙的男人从马车上跳下来说

8、:“不好啦,不好啦,虎子他爹出事儿了!”父亲是在搬运家具时出事的。楼梯上有水结了冰,父亲一时没有站稳,摔了下来。那张一百多斤重的八仙桌,便毫不留情地砸向了他的身体。父亲最终没能救活。抬棺那天,母亲盘起了头发。将那朵柔黄的迎春花缓缓插入了发际。我没有哭,母亲也没有。亲朋散去之后,我和母亲默默地收拾家里的残局。洗碗时,她捋着蓬乱的头发惊呼:“我的发卡呢?我的发卡呢? ”当夜,母亲硬拉着我,在漫天的雪花中,寻找父亲送她的那一枚黄色发卡。我从来没有见她如此疯狂过。大雪呼啸着席卷了山野。漆黑的夜,路上,我和母亲趴跪在冰凉刺骨的雪地上,一步一步地顺着掩埋父亲的方向找寻而去。 母亲的发卡真丢了。父亲下葬时,

9、她不曾哭泣,如今却在惨白的雪夜里,为一枚没有生命的发卡哭得没了声息。 当雪花再度悄然覆盖了村庄,我已不觉寒冷。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10.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简要作答。(2分)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爱儿子、爱妻子,自尊心很强的人。(“自尊心很强”必答,1分,其他任意答出1点,1分,共2分)。11.文中写了母亲的三次流泪哭泣,请简要回答母亲每次哭泣的原因。(6分)母亲因不舍父亲离开而流泪。看到父亲穷困的处境,母亲因难过而流泪。丢失发卡,母亲因伤心而哭泣。(1点2分,共6分)12.为什么母亲每听我读完一遍父亲写的

10、信,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的时间?(2分)母亲对父亲非常牵挂和担心。(共2分,答到“担心”即可,没答“担心”扣1分)13.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的含义。(4分)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发卡凝聚着父母间深深的爱,(2分),无论它在哪里,都将永远替地下的父亲陪伴母亲。(1分)这种爱是温馨的,它能抵御严寒,给人温暖。(1分)(共4分)10.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爱儿子、爱妻子,自尊心很强的人。(“自尊心很强”必答,1分,其他任意答出1点,1分,共2分)。11.母亲因不舍父亲离开而流泪。看到父亲穷困的处境,母亲因难过而流泪。丢失发卡,母亲因伤

11、心而哭泣。(1点2分,共6分)12.母亲对父亲非常牵挂和担心。(共2分,答到“担心”即可,没答“担心”扣1分)13.发卡凝聚着父母间深深的爱,(2分),无论它在哪里,都将永远替地下的父亲陪伴母亲。(1分)这种爱是温馨的,它能抵御严寒,给人温暖。(1分)(共4分)仰望母亲太阳很好。明晃晃地让春的气息四处弥散,宛若迷人的轻音乐。阳光下,我坐在小凳上洗衣服,母亲在一边给花木喂豆汁。母亲忽然说:“我听见收音杌里说了,现在,海葬好像每年只有一次”我愣愣地看者母亲。母亲笑着,又说:“如果可以,你以后就给我报名海葬。要不,树葬也行。不过,找们这里好像没有树葬。”我不知该怎么接母亲的话茬。母亲又道:“真的,到

12、时候,怎么省事就怎么做吧。”母亲82岁高龄了,跟她唯一的女儿交代身后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母亲巳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我放下满是泡沫的衣服,望者母亲的眼睛说:“妈我答应你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放心就是。不过你也是答应我,这话,诗你从此不要再说!千万,千万!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者!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母亲笑适:“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我无法再看笑吟吟的母亲,急忙低头洗衣。我不想让母亲看见我的眼睛湿了。心思,早已不在洗衣了。罗受加里写下找的母亲独一无二时,母亲早已离开了人问。他的记忆始于13岁时的清贫生活,青年时期陷身二战,是母亲的书信,使

13、他穿过了二战的硝烟。但是苴到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才知道支撑起他生命的天宇的250封书信是母亲事先就写好的,才领悟到母亲的独一无二。而我,似乎打懂事起就明白,我所知晓的与我有关的每件事,无论寻常或不寻常,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无一不是母亲独一无二的安排。我庆幸,我能够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现在,80多牟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挣,归于平淡。养花走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我想,她就走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找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不知的善事;母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

14、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涌。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旁静;知孝乐,仁孝寿”。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杀。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递:“这里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读刭这里,心头蕞柔软的地方便蓦然一动。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氯氩让我去联想,去感触。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含着泪,静静地望者她我不符不仰望我的母亲。她还在为花木浇灌着,伛偻的身影在阳光里几近透明,已经不足1米50的个子显得蠃弱而又坚强。寻常

15、的母亲,总会在一个又一个瞬间,让我猝不及防地流泪,让找不得不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在我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一些不寻常的刻痕。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4分) (1)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指平和,突出表现了母亲对于死亡的坦然和达观。 (2)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者!指像晴天一样开朗,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希望母亲心情愉快、身体健康。2、“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3分) 世上的母亲千千万万,各不相同,就如同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但母爱却是相同的。3、仔细阅读第至第段,请写出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4分)作者从听到老母亲谈及身后之事时的突然、惊讶;到被母亲的平静和达观所感染而理解;到祈愿母亲过好每一天。4、文章后半部分写对母爱的感触,材料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