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8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606769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集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8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合集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8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合集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8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合集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8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合集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8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集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集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8(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健康教育1糖尿病基本知识与现状9糖尿病健康教育14糖尿病健康教育1,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999年WHO 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 有糖尿病的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 mmol/L ( 200mg/dl )。2) 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7.0 mmol/L ( 126mg/dl )。3) 糖耐量

2、试验( OGTT )口服 75g 葡萄糖后2 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 mmol/L 。 以上三项标准中,只要有一项达到标准,并在随后的一天再选择上述三项中的任一项重复检查也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3,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急性并发症: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 糖尿病高渗综合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半数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包括脱水严重,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 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多有心、肝、肾脏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饮酒、大量服用降糖灵史,症状不特异,死亡率高。 4, 糖尿病病人饮食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3、是什么? ()基础疗法: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综合疗法中的基础疗法。不管哪一类型,病情轻重,是否使用降糖药物,所有糖尿病病人,一律首先要安排饮食处方。()饮食处方中的“量”:饮食处方中的“量”指的是总热量。安排总热量多少的原则:既要考虑充分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又要保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饮食处方中的“质”:“质”就是饮食结构要合理:一是三大营养素的组成比例要合理,在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适量蛋白质为宜;二是食物要多样化,谷类、薯类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水果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动物性食品主要提供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豆制品主要提供植物蛋白;蔬菜主要提

4、供膳食纤维;三是要以植物性食品为主,热能来源以粮食为主,多选用绿色蔬菜;四是粗细搭配,提倡高纤维饮食,如粗粮、杂粮、豆类、蔬菜等;五是食盐要限量,每天不超过10g为好;六是补充微量元素食品,如含硒、铬、锗等食品。()限制饮酒:酒除提供热量外,无任何营养价值,过量可抑制食欲,加重营养缺乏。()少食多餐:少食多餐既可减轻胰岛负担,又能保证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如何食用水果?1 对于血糖未控制的及重症患者最好不吃瓜果.2 血糖控制较好的可以吃些水果。 不易多吃的水果:如香蕉,甜橙,芦柑,葡萄,龙眼,红枣。 可以吃的水果:黄瓜,蕃茄,樱桃.3 吃水果时间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或睡前1-2小时.4 吃水果以后,

5、复查尿糖,发现尿糖增高,就要减少水果量或主食量.5 控制好的病人也尽量不要在餐后立刻吃水果.感到饥饿时怎么办?1 低热量,高容积食物,如西红柿,黄瓜,豆芽2 多选用粗粮代替细粮3 可先吃副食,在吃主食,清淡为宜糖尿病的治疗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双胍类 磺脲类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消化道反应乳酸性的酸中毒 低血糖反应消化道反应造血系统神经系统过敏反应其他低血糖反应消化道反应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磺脲类(D860 达美康)所有磺脲类降糖药不能联用,中成药消渴丸中含有优降糖(0.25mg/丸),应特别注意。服用磺脲类药物应避免剧烈活动及饮酒,要按时进餐。 注意避免加强磺脲类降糖药效应的药物,如

6、:水杨酸制剂、磺胺药、保太松、氯霉素、胍乙啶、利血平、-受体阻滞剂等。 餐前口服。 双胍类(二甲双胍)胰岛素1、剂型(短效、中效、长效之分)2、不良反应低血糖反映过敏反应胰岛素性水肿视力模糊周围神经病面部反应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红肿、发痒、硬结、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后,出现无痛性皮下脂肪萎缩,皮下脂肪纤维增生)3、注射部位: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顺序: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如果偶尔吃饭时间可能提前,则用腹部注射胰岛素。如果推迟则选用臀部注射。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否则会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饭中服用可以减轻消化道的不良反应。 妊娠、嗜酒、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禁用。 -葡萄糖苷酶抑制

7、剂(拜糖平) 制酸药能够降低该药的效果应注意避免。 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应静脉注射葡萄糖,口服葡萄糖难以纠正,因为拜糖平影响糖的分解与吸收。 严重胃肠功能紊乱,烟酒过度嗜好者,妊娠及 哺乳期病人禁用。糖尿病的并发症微血管病变 肾脏病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神经病变:顽固性疼痛,猝死 眼部病变:视力模糊,严重可致失明大血管病变 心血管病变:冠心病、心肌梗塞 脑血管病变:中风 下肢血管病变:坏疽、截肢与非糖尿病病人相比,糖尿病患者 心脑血管病发生率高3倍 下肢坏疽、截肢发生率高5倍 肾功能衰竭高17倍 双目失明高25倍。合并肾病的防治措施严格控制血糖。 积极控制血压。 适当地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降血

8、脂治疗。 抗凝治疗。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只能靠透析治或肾移植。 合并心脏病的防治措施加强饮食管理。 合理运动。 密切观察病情。 按时服药,随身常备扩张冠脉的药物。 劳逸结合,避免诱发因素。 了解简易的应急措施。 合并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措施。调节情志。 饮食宜忌。 糖尿病眼部的护理1、下列情况,到医院眼科作全面的眼部检查。不能解释的眼部症状。 视力急剧减退。 不明原因的眼压增高。 大于30岁,在确诊时定期检查。 糖尿病妇女计划怀孕前及妊娠 定期作眼科检查。 2、日常的眼睛保护双目不久视,凡疲劳时,闭目静养10-15分钟。 运目祛眼疾:每天早晨起床后双目左右旋转14次,然后闭目一会儿,突然睁开并瞪大眼

9、睛,这样反复2-3次,锻炼双眼的眼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视神经和屈光 双手相互摩擦,至手心发烫后,用手掌心轻轻按眼部,手掌以顺时针轻旋5次,在逆旋5次,如此反复3-4次,眼部出血者忌。 糖尿病病足的护理1 选择合适的鞋袜软皮皮鞋、运动鞋是最理想的楔子,鞋形宜选择方头,避免高跟、尖头、硬皮、塑料鞋,最好多备几双轮流换穿。袜子应选择棉质和羊毛质地为好,因为既吸汗,又通气。袜子不要太大,不要穿松紧带的袜子。每日换洗,更不要穿有补丁的袜子,以防脚受压,影响血循环。2 保持足部的卫生泡脚前先用手或肘试水温度,以免感觉障碍发生烫伤。泡脚时坚持用四十度左右的温水,中型肥皂洗脚或温水跑脚,跑脚的方法使用一个水

10、桶,温水浸过踝关节上厘米,一边泡脚,一边加温水,以防浸泡时间长以便皮肤伤害。泡脚后选用柔软干毛巾擦脚,应擦干脚的裂隙残留的水迹。秋冬季易干裂,用甘油或植物油均匀涂搽。如为汗可少汗撒些滑石粉。冬季洗完脚后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器或直接烧火取暖。 3 坚持足部的检查足部的病态皮肤干皱,脱色青紫,温度降低,感觉减退,提示动脉血供不足。 皮肤湿冷,肤色发暗,凹陷性水肿,提示 静脉回流受阻。 皮肤燥裂变薄,汗毛消失,趾甲变形,感 觉缺失,提示神经营养障碍。 局部红肿痛热,提示炎症发生。 防止足部损伤七防:防扎伤防磨伤防刮伤防烫伤防抓伤防摔伤防冻伤促进足部的运动原则:因地制宜,因人而定,强调个体化。方法:指

11、导患者从足尖开始,向上至膝关节,自我按摩,早晚各1次,每次15-30分钟。洗脚后坐于床上,左右手交叉,左手按摩右脚,右手按摩左脚,手掌对准足弓,顺时针方向按摩至发热约20分钟。可选择做踮脚跟、弯腰、甩脚、步行等运动,每日15-30分钟。预防足部感染防真菌感染、鸡眼的治疗、防足部溃疡。糖尿病神经病变预防分类与症状周围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自发性疼痛 出汗异常麻木 膀胱、消化功能异常 感觉异常 直立性低血压常有手脚发冷 未察觉的低血糖后发热的感觉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预防 当感觉神经受损时特别注意:洗澡时:要试温 睡觉前:要检查 寒冷时:防冻爽 工作中:防伤害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适当运用镇痛剂 补充多

12、种维生素、肌醇等神经营养物质糖尿病的心理护理精神因素对糖尿病有何影响 情绪紧张使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增高,且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而发生酮症 情绪稳定可以使糖尿减少,胰岛素需要量减少对糖尿的控制是有利的。 如何摆脱烦恼、沮丧的情绪 1、增强健身运动。2、观赏花草。3、音乐疗法。4、多接触自然光线。5、自我安慰法。6、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7、参与社交。糖尿病的家庭防护糖尿病病人该做些什么1、接受自我保健教育。2、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3、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4、监测血糖和尿糖。5、按医生要求准确的使用药物。6、每年接受一次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选

13、检查。7、加强足部护理。8、正确处理高血糖和低血糖症。9、与糖尿病防治工作者保持经常的联系。在生病的日子里1、加强血糖的监测。2、根据医嘱,调整胰岛素和降糖药的剂量。育龄期糖尿病女性计划怀孕时1、去糖尿病专家咨询有关问题。2、保持健康且含有大量叶酸的饮食。3、停用口服降糖药及调整胰岛素用量,在控制好病情的前提下怀孕。4、经常监测血糖及尿酮。在工作时、不合适的工作:糖尿病基本知识与现状一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缺乏或胰岛素作用减弱,从而引起糖代谢紊乱为主的蛋白质、脂肪、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一种综合症。二糖尿病的现状:糖尿病是全球性的代谢性疾病

14、,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人之多,危害之广,消耗医疗费用之大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联合国、各国政府重视的程度。不仅仅是糖尿病人本人,其家人亲友乃至全社会都要懂得如何认识糖尿病,管理糖尿病,更有力地治疗糖尿病。现阶段,中国糖尿病患者9240万人,中国已超越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3045岁的“事业型”人士发病率最快。 更让人忧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也成了糖尿病患者。三认识血糖:(一)人体靠葡萄糖才能正常运转:葡萄糖又称为血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 葡萄糖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 葡萄糖是所有哺乳动物的重要生命能源 。(二)葡萄糖是从摄取淀粉中转化而成:我们常吃的米饭、面条、面包、水果、蔬菜等都能产生不同量的葡萄糖,通过一、两个小时的消化转化为血糖,然后转运到血液里,人体这时充满能量,可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不会感到饥饿乏力等症状。(三)人体可自动双向调节血糖:人体里有升血糖和降血糖两种激素,可以双向调节血糖值,当血糖值过高或过低时,进行身体血糖的调节,将人体里的血糖量牢牢控制在合理限度里,既不让血糖值过低,也不让血糖值过高,从而保持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