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科检测题.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60504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科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科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科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科检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科检测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科检测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科检测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科质量检测训练题(二) (范围:78课;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含义是( )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办事 做事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 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规矩A. B. C. D. 2重庆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于2010年4月14日以受贿罪、

2、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判决重庆市司法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文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由此可见( ) A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一旦有了违法行为,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宪法是我国所有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D罪犯文强已经失去了所有权利3.我国制定法律的机关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4.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这是 (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自诉案件5.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

3、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 )A.人们行为的最高境界 B.人们行为的底线C.人们行为的一般境界 D.人们行为的中线6.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派出所给我们上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联;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熟悉和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事实说明( )A.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C.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加紧密 D.只要我不违法,学不学法没关系7.“从小偷钉,到大偷金”。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A.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B.一般违法必然发展为犯罪C.一般违

4、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 D.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8.欠债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拾得他人遗失物不还等行为,属于( )A.违反继承法的行为 B.违反教育法的行为C.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D.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9.根据刑法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 ) A.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B.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C.有期徒刑和死刑 D.主刑和附加刑10.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犯罪,首先要看这种行为( ) A.是否触犯法律 B.是否触犯刑法C.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是否应受到刑罚处罚11.陈某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骗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陈某的行为( )

5、 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B.触犯了刑法,受到的是刑罚处罚C.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的是行政处罚 D.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的是治安处罚12.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 ( )自觉树立法律意识 维护法律的尊严 自觉依法自律 加强自身法律修养 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A. B. C. D.13.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 故意毁损公用电话 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 学生在校园内抽烟、喝酒 偷窃财物 在公交车上未向年老者让座 A. B. C. D. 14.电子探头是一种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有些司机在有电子探头的地方小心驾驶,在没有电子探头的地方随意违规。对此,下列认识

6、正确的是 ( ) 司机应该提高自己的守法意识和公德意识 司机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是非正义行为司机在行使自己的人身自由权 司机的行为虽不道德,但不违法 A. B. C. D. 15.九年级的小李同学准备骑自行车去外婆家度几天暑假。小李在骑自行车中不应当 ( )A.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B.载着表妹一同去看望外婆 C.经过交叉路口时,减速慢行D.听到手机响,靠边停车再接听 16.“上下课的铃声是音乐,水龙头分为高中低,课桌椅可以调节高矮。”这些措施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_的规定 (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17. 能够给我们提供专门法律服务和帮助

7、的机构不包括 ( )A.法律服务所 B.律师事务所 C.公证处 D.工商局18.中学生刘某出于好奇,拨打火警“119”谎称学校失火。当消防队员开着消防车到达学校后,发现是骗局。后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刘某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 ( )A.法律维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 B.公共场所有维护秩序的规章制度C.人们不能随意按自己的想法办事 D.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19.小涛逃课到网吧玩游戏,其父亲对他进行了耐心的劝导,小涛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不再逃课去网吧了。小涛的爸爸( )A.履行了对未成年子女抚养的义务 B.干涉了未成年子女的课外生活C.履行了对未成年子女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D.干涉了未成年子女的人

8、身自由20.下列行为中,履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义务的是( )A.何某歧视、虐待有残疾的8岁女儿 B.钱某强迫才14周岁的儿子辍学打工C.赵某为16周岁的儿子订立婚约 D.学生吴某吸烟,家长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21.下列行为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 )A.由于家庭贫困,某家长强迫其上初二的孩子中止学业,外出打工B.某中学明文规定不允许学生出入游戏厅、歌舞厅、酒吧等场所C.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并销毁毒害青少年的淫秽光盘D.某学生违反纪律,班主任老师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22.八年级学生小强被怀疑偷了东西,班主任老师强迫他停课作检查,不承认偷窃就不准回家。班主任的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

9、法有关_的规定。(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23.我们青少年应该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这是 ( )A.维护法律尊严的需要 B.我们惩罚犯罪的需要C.青少年见义勇为的需要 D.代替公安部门破案的需要24.某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查缴涉及暴力、色情的“口袋书”,以净化图书市场,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一做法属于对未成年人实行( )A.学校保护 B.社会保护 C.家庭保护 D.司法保护25.某市公安局破获系列盗窃大案,案犯均为某初中在校学生。据查,这些人吃讲阔气,穿讲名牌,经常旷课,出入网吧、舞厅。这一案例表明(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青少年应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

10、好习惯 这些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好 学生是破案的首要怀疑对象A. B. C. D.二、简要回答(每题6分,共12分)26、请你说出法律的三个特征。(6分)27、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6分)三、分析说明(第28题12分,第28题14分,共26分)28、初中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跟社会上有流氓行为的人来往,逐渐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但他仍不思悔改,发展到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还参与赌博,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后,把李大娘打昏在地,偷走了

11、现金1000元。经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3年。请回答:(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规校纪?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6分)(2)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29材料一:2011年9月29日,六盘水钟山交警查获一辆超员幼儿园校车。该车核载人数为14人,实际上却载了47个孩子和2名成年人,民警随后对车辆进行了暂扣。材料二:近年来,校园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维护广大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国家要求把保障校园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2)国家为什么注重保障校园安全?(至少3点,6

12、分) (3)当我们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自我保护?(至少2点,6分)四、活动探究(12分)30、七年级某班学完了思想品德课本第四单元的内容,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同学们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在校内开展调查活动,请你设计一个调查计划。(1)调查主题(2分)(2)调查对象(2分)(4)调查方式(至少写出两个,2分)(5)为纠正同学们不良行为习惯,请你分别给学校、家庭、学生提一个建议(6分)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科质量检测训练题(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ADBBAADDCBA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BADDCDACABC二、简要回答(每题6分,共12分)26、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6分)27、(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2)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