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反思十个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596870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反思十个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年级数学反思十个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年级数学反思十个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年级数学反思十个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年级数学反思十个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反思十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反思十个(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多一些、少一些、反思十一: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 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 行学习的。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会用语言来描述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这部 分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此类知识,但是通 过本课教学及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我发现孩子们在学习这一课内容时存在一 定困难。1. 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语言基础并不丰厚,理解能力也有限,对“多一些、少 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不能够正确区分,特别是“少得多”,很多小朋友总 是不自觉地说成“少得少”。因此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就很难选择正确的词 语表述两数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反思十二:解决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

2、来说是一个难点,学生在读取信息,理解 题意方面都有难度。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孩子始终不能正确解这类题,在辅导 这部分学生时我也逐渐总结了一些方法。一、独立获取信息。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同时,一定要让孩子独立读题。一般我们要让孩子从“图”和“文”两方面获取信息。这里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分清数学信息和 无关信息。有用的数学信息一般情况下是指数字及数字所在的位置、大括号、 物品个数等。二、分析条件和问题。在所获得的图文两方面的信息中,找出哪些是条件,哪些是问题。问题就在“?”所标的位置。初步确定是用加法还是用减法解决。三、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明确,根据已经知道的数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答案也就 是这个

3、冋题的答案。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反思十三:这节课我通过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加减法计算奠定基础,通过拼 摆和看图列式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整体效果还不错。值得 提倡的有如下几点:一是运用小棒的拼摆,不仅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 过程的理解,而且也初步培养了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 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通过游戏竞争的方式巩固新知识,符合学生争强好胜 的心理特点,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从生活中引入新课,在生活 中学以致用。利用学生熟悉的买酸奶的情景导入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利用矿泉水情景为学生的思维再次创设情境,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锻炼学生

4、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摆一摆、想一想反思十四:本节课是极具趣味性与挑战性的实践课,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学习数的组合、排列规律,用所发现的规律直接写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下面是一些分析与对策;首先 以趣倒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 以旧知识导入新课,学生没有陌生感,因此,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精心设计、 安排导入环节。如果能结合学生的好动、好胜的心理和教学的相关知识,设计 编排富有趣味性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情境、直观情境、问题情境,让学生自 主参与到学习中来,收效会更好。第二 动静结合,有效探究。在探究数的排列 规律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至难、逐步深入,分别设

5、计三个活动。动, 意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操作摆三颗珠子而体会、感知摆数是要遵循一定的 顺序的,同时也让学生生产疑问,为下一环节的开展作铺垫。静,亦非停止不 动,而是让学生在观察老师有顺序的演示摆四颗珠子的过程中,结合心中的疑问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摆五颗珠子,同桌互摆、互动、互学、互看,交流、掌握、理解数的排列规律,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反思十五:1、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表现自己,回答 认识!”,激发了学 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对

6、照你面前的人民币,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和同桌说一说 你认识哪些?还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的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 认识了人民币。2、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馈,请学生 上来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进而追问: 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 ”学生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达到授之以 渔”的目的。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说教,当学生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我立刻抓住机会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反思十六:本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知识的第二课

7、时,使学生在认识了人民 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人民币之间的换算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人民币的 简单计算;了解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整个教学过 程,贯穿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条主线,努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把所 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 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 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培养 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和能力。在课堂上我力求为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把问题抛给学生,让 他们自己去摸索方

8、法,追寻找答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 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这一理念。让学生通过摆、看、拿、想、说、 换、比等形式,以及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 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活动 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 性学的境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反思十七:整十数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 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将其教学目的落到实 处,教学本节课时要力争做到了

9、以下几点。1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 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 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 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 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应

10、该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 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 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 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3 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 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 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要注意这样几点:a 讲究练习的形式;b 多进行口头 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整十数反思十八: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从一开始的主体图入手

11、,创设新学期发新书,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意在让学生充分观察,发现这里面的数学信息。为接下来的顺利解 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我又问:要解决数学书有多少本?需要知道哪两个数学信息? ”学生说:需要知道没打开的和小朋友发下去的。”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 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放在哪合适呢? ”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又追问:为什么要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 ”我先让同桌讨论这一问题,接着找同学回答。生说: 拿

12、来的3捆 小棒是表示的3个十,所以要和35里面的3个十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 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数加一位数和 学生马上说:两位数”。我一听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答案,可是又一想学生说的也没错呀, 30就是两位数”。灵机一动我说:“ 30是两位数,也是我们认识的两位数里面 很特殊的什么数呢? ”学生马上想到是整十数。这样在我的引导下,我们共同完 成了本节课的课题。我想这样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概括, 也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个培养”。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整十数反思十九: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要求学生通过 观察主题图,捕捉图中的信

13、息,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借助摆小 棒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能区别两种算式在 算法上的区别。在观察主题图时,学生对于第一个小朋友提出的“还剩多少元?”的问题感到很容易理解,很快列出算式 35-2=,但对于第二个小朋友提出的“我有 20元钱 买一个娃娃还差多少钱?”的问题,一小部分学生觉得有一定的难。为此,我 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1)“还差多少元”说明什么钱比什么钱多?学生很 快领悟:买东西需要的钱比身上带的钱多,(2)要求还差多少钱就是求什么?就 是求35比20多多少.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35-20=。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

14、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方面已经积累了 一定的经验,因此我直接把两道算式呈现在现实面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 完后自己说说怎样算,再把自己的算法与同桌交流。在反馈时,我要求学生结 合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说得也很到位: 算35减2等于几,先从5根里面去掉2根,再把剩下的3根和3捆合并起来, 也就是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算35减20等于几,先从3捆 里去掉2捆,在把剩下的一捆和5根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30减20等于10, 再算10加5等于15.你瞧,说的多好!会这样说的学生很多,这得益于我们在 前面做计算练习时 要求学生 除了会算,还要 把自己的

15、算 法与家 长交流。同数相加解决问题反思二十:本节课我以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 几点: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是很 重要一部分,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 围绕逛超市的事情,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景,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的情景 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本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 间,充分让学生通过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 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引发学生的主体意 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合作学习。学生要从小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本节课我在 设计教学时,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 每一位学生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得 到应有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