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59425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记承天寺夜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记承天寺夜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学时数 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

2、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2、导语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三、翻译理解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补充解释:欣然:高兴地 遂:于是 盖:原来是相与:一起 但:只是 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参考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衣准备安睡,看见月色射进门来,很高兴地想出去走走。考

3、虑到周围没有什么人能够一起领略月夜乐趣。于是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溜达。庭堂下面的月色好像积满清澈透明的水,水里面各种水草交错纵横,那是竹子和柏树影子啊!哪天晚上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没能清闲的人像我们俩而已。四、赏析思考问题: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月色皎洁,空灵。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4、如吾两人耳。”5、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五、小结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1、文言文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这三个方面是:文言文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要注重审

5、美鉴赏。 2、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我觉得有不少值得我继续发扬的。 (1)教者这一方面: 课堂引入巧妙有效。由学生平时对“闲”的理解巧妙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理解苏轼闲的特殊心境。 课堂设计以“闲”字一线贯穿,又环环相扣。对“闲”的理解逐步深入,而每一步都紧密相连。 目标明确,层次清楚。 注重教学整合度。目标整体达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样,教学内容综合。 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学法指导。 重视自身的亲和度。在教学中,我态度可亲,幽默风趣,充满关爱、及时激励。 注重文章在提升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感方面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感悟反思。 (2)学生这一方面: 参与度。学生参与活动真实有效,学生参与活

6、动的面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 合作度。合作学习真实有效,每个小组四个成员都积极合作讨论。 兴趣度。学生对课堂活动很感兴趣,争相抢答。 开放度。我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探究和创造的空间。 掌握度。这一节课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3、上完这一节课,听了多位老师的点评,我知道这一节课的教学也留下不少遗憾: (1)课堂容量太大,有不少的知识点不够时间给学生好好吃透。特别是写景美的欣赏,学生一下子还没想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我呢,就给学生分析了,抢夺学生的思考。还有,品味“闲人”给的时间不够,学生还不能充分的透彻的理解,我就帮忙分析了,不该! (2)不注意设计有思维梯度的问题,如果有难题需要学生解答,应该先设计有思维梯度的问题,层层推进。如在学生思考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时,看到学生一下想不出来,我应该由浅入深地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逐层思考,水到渠成。 (3)朗读指导不到位。我很想多一点时间给学生反复朗读体味,但看到时间紧,就没有做到,很后悔,以后不管怎样,也不能轻视朗读。 (4)知识的上下联系不够,没有和学生构建起知识的框架。这个知识点原先在哪里出现过,要引导学生联系。学习散文的方法框架怎样?要帮助学生构建起来。 (5)缺乏脉络清楚的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