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技术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593446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技术方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碍一二塞二當华钿皐鹹逊 團亦苹目录1 实施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32.1 基本原则 32.2 总体目标 43 技术路线 54 原位监测 64.1 监测布局 64.2 选点依据 74.3 监测设置 74.5 监测设施建设 94.5.1 地表径流收集池及配套设施建设 104.5.2 地下淋溶收集池及配套设施建设 164.6 监测方案 205 项目预算 236 预期成果 247 进度安排 248 组织保障 251 实施背景及目的意义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地膜等化 学投入品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处理 不及时或不当,所产生的氮、磷

2、、有机质等营养物质,在降雨和地形 的共同驱动下,以地表、地下径流和土壤侵蚀为载体,在土壤中过量 累积或进入受纳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分散性。固定污染源通常具有 明确的坐标和排污口,而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分散、多样,没有明确的 排污口,地理边界和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无法开展有效的监测;二 是不确定性。固定源污染物的排放通常具有明确的时间规律,容易确 定排放量和组分,而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受自然地理条件、水文气候 特征等因素影响,污染物向土壤和受纳水体运移过程中,呈现时间上 的随机性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三是滞后性。固定污染源通过管道直 排进入环境,能够对环境质量产生直

3、接影响,而农业面源污染受到生 物地球化学转化和水文传输过程的共同影响,农业生产残留的氮磷等 营养元素通常会在土壤中累积,并缓慢的向外环境释放,对受纳水体 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四是双重性。固定源污染物成分复杂, 常含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往往直接对人体和环 境造成严重损坏,而农业面源污染物以氮、磷营养物质为主,利用好 了对农业生产是一种资源,只有进入受纳水体或在土壤中过量累积, 才是污染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十三五”以 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大力实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 动计划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农业面源污染 治理与监督指

4、导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攻坚行动。但是我省作为 农业大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仍任重道远,一是源头防控压力大。 相比于工业、城市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起步晚、投入少、历 史欠账多,面临着既要还旧账、又不欠新账的双重压力,农业面源污 染防治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二是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农业面源污 染相关统计数据分散,调查、评估和监测等技术规范尚不健全,污染 治理设施建设、验收、运维等规范管理工作有待加强。三是环境监测 基础薄弱。农田尺度面源污染监测网络虽已建成运行,但流域区域 尺度监测网络尚未形成,无法及时掌握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 四是监管能力亟待提升。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机构还

5、不 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欠缺,专业支撑保障能力薄弱,缺乏科学评估及 可量化、可操作的考核体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因其自身的显著特征,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的突出难点,现阶段我们既要认识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整体环境 影响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性。在充分 考虑工作基础、人员力量、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前提下,坚持“突出重 点、试点先行”的总基调。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是做好农业环 境管理的重要基础,此次试点县市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目的包括以 下三个方面:1、全面了解和掌握试点县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为政府制定农 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2、掌握不同区域及种植模式下农业面源污

6、染特点和规律,改变 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3、探索完善全省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形成易复制、可推广 的经验模式,为持续开展农业污染源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2 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2.1 基本原则1、统筹推进,突出重点统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以化肥农药减量化、规模以下畜禽 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内容,以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和水生态环境 影响为目标,以省内黄河、淮河、海河等流域为重点,在干流和重要 支流沿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丹江口库区、饮用水水源地等环 境敏感区,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试点先行,夯实基础根据种植和养殖产业分布、污染防治工作基础,在典型流域、区

7、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管试点示范,形成易复制、可推广的治理 模式和管理措施,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体系。3、分区治理,精细监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污染源特征、地理气候影响因素和环境 保护要求,立足地方实际,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实施“一区一策”,因 地制宜采取治理措施,加强精细化监督管理,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 污和依法治污。4、政策激励,多元共治强化政策引导作用,注重激励性措施与强制性措施相结合,充分 运用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广泛调动农业产业链主体和社会各界的 积极性,推动政府、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农户等多元主体合作共治。2.2 总体目标到 2025 年,全省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

8、步控制。农业生 产布局进一步优化,化肥农药减量化稳步推进,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 污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明显。试点地区农业面 源污染监测网络初步建成,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法规政策标 准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到 2035 年,重点区域土壤和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显著降低,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和监管制度全面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 提升。1、完成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建设任务,探索完善全省农业面源 污染监测网络,形成易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2、开展长期原位监测工作,掌握试点县市农业主产区、主要地 形、气候类型和主要种植模式下农业氮、磷等主要面源污染物的排放 数量及变化趋势。

9、3、测算试点县市农业面源污染情况,了解试点县市农业面源污 染减排潜力,为全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3 技术路线获取试点县市各类种植模式面积及化肥农药施用量、农业塑料薄 膜消费量、农田秸秆及畜禽粪便产生量等农业面源污染相关基础数据 其次通过周期连续监测地表径流、地下淋溶、土壤等环境质量,获取 试点县市农业氮、磷等主要面源污染物的排放数量及变化趋势,形成 易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全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资料收集与分析系统收集试点县市农作物种植情况及地貌、降水等信息,明确试 点县市各类种植模式的分布特征,统计涉农区县的耕地和园地面积、 主要种植模式的作物类

10、型和面积等数据。2、选定调查地块依据基础数据资料,确定试点县市典型地块,调查地块面积、产 量、耕作方式、施肥、施药、灌溉、地膜、秸秆等相关信息。3、原位监测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种植制度、土壤类型、耕作方式 等,在试点县市各类种植特点代表性地区设置监测点,开展长期原位 监测工作,监测主要面源污染物的排放数量及变化趋势。4、数据汇总分析,提交报告正式开展监测工作后,每年度依照原位监测数据,汇总分析,提 交年度省试点县市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报告。4 原位监测4.1 监测布局结合试点县市自然条件,作物种类及种植方式多样,基于农业面 源污染发生特征,在系统分析地貌、降水等制约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的

11、两大自然要素空间分异的基础上,在全省选取的 10 个试点县市主要 划分为以平原为主的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北方 高原山地区。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包括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中下游的地区 与长江流域的南阳盆地,土壤类型以潮土、褐土、棕壤为主。本区是 我国著名的粮食、蔬菜和果树产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兼 有少量水稻、大豆、甘薯,种植制度以小麦-玉米轮作最为普遍;蔬 菜作物种类齐全,以日光温室栽培为主;果树作物以苹果、桃、梨、 葡萄等较为著名。本区地形平坦,化肥用量高,灌溉条件好,地下淋 溶是本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途径,特别是集约化蔬菜种植区更为严 重。北方高原山地区:包括豫西及

12、豫南山地丘陵地区。该区域降雨少, 土壤类型主要有草甸土、栗钙土、黄绵土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75%, 主要有小麦、玉米、薯类、豆类,经济作物主要是胡麻、中药材,蔬菜较少。本区降雨量较少,化肥用量低,农业面源污染以地表径流途径为主。表1各模式监测点位分布模式名称径流点(个)淋溶点(个)监测点小计北方高原山地区-缓坡地-梯田-大田作物404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露地蔬菜112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保护地066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小麦玉米轮作2684.2 选点依据代表性:监测地块的土壤类型、地块坡度、种植制度、耕作方式、 栽培模式、灌排方式等在各大分区中要有一定代表性,地块土壤肥力 和作物产量水平能够代

13、表所在区域的正常水平;安全性:为确保不受到人为破坏、土地征用或土地使用纠纷;可操作性:监测点的选择要兼顾交通、工程建设和监测设施维护; 抗干扰性:监测地块尽可能选择在地形开阔的地方,远离村庄、 建筑、道路、河流、主干沟渠。4.3 监测设置每个监测点设9个小区。小区面积、形状、规格完全相同,小区面积为30 50 m2。建议平原区小区规格为4 6 m X 68 m,长宽 比为1.5:1,山地丘陵区小区规格为3 5 m X 810 m,长宽比为 3:1。密植作物(如小麦、水稻等)小区面积不小于30 m2。中耕作物(如烤烟、玉米、棉花等)小区面积不小于36 m2,园地小区面积不 小于36 m2,应选择

14、矮化、密植、成龄期果园、茶园或桑园,每个小 区最少 2 行、每行最少 2 株果树。每个监测小区均配有一个单独的田间径流池或田间渗滤池,用于 收集地表径流或地下淋溶水样品。平原区、山地丘陵区地表径流监测 小区及径流池排列可参考图4-1 和图4-2。平原区地下淋溶监测小区及淋溶盘排列可参考图4-3 和图4-4。保护行小区1丿卜区3小区5小区71tii* Affifi4径味径流径流轻流詁流径流1径流池1 鸣2池3池4池5池7池81小区2小区4小区6小区B小区9保护行径流 池9抽排池10排水凹艳小区1小区2收卑善小区3小区4小区5小区6小区7小区8小区9Lr 池 11池2r 池 3池4厂池51池6池7

15、II 池 8池9图4-1平原区地表径流监测小区排列示意图保护行保护行保 护 行保 护 行图4-2山地丘陵区地表径流监测小区排列示意图0u:0pprJB5护 行普装置保护行g小区占区区|占区占区吕区小区小区保护行图4-3大田生产条件下淋溶监测小区淋溶盘安装位置示意图、取I”-LIT匸图4-4保护地生产条件下淋溶监测小区淋溶盘安装位置示意图4.5 监测设施建设原位监测点分为地表径流监测和地下淋溶监测两种类型。地表径流监测采用田间径流池法,地下淋溶监测采用田间渗滤池法。各监测点参照: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规范农田地下淋溶面 源污染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范水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监测设施建 设技术规范水旱轮作农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 范坡耕地农田径流面源污染监测设施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