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我们的权益教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59074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单元我们的权益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4单元我们的权益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4单元我们的权益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单元我们的权益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4单元我们的权益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单元我们的权益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单元我们的权益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单元 我们的权益第十一课 自我保护学会求救和自救 善用法律武器【教材分析】本课时的两个项目是上一目内容“远离危险,拒绝侵害”的延续,如果说第一项目“远离危险,拒绝侵害”是让学生学会防患于未然,即在侵害前学会自我保护,那么,第二目“学会自救和求救”是在正在受到侵害时学会自我保护,第三目“善用法律武器”则是在受到侵害后,拿起法律武器,依法自我保护。“学会自救和求救”项目通过具体案例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掌握求救和自救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善用法律武器”项目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了解提供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二是掌握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自救和求救”是本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初中学生

2、来说,受年龄、体力以及判断力的影响,学生的自救和求救能力较差,而现实生活中,很多青少年受到非法侵害,也是因为缺乏自救和求救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培养自救和求救意识,增强求救自救能力尤为重要。【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安全意识较差,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由此引发的致伤、致残甚至致死。同时面对一些不法侵害,许多青少年不知道如何依法维权,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所以让广大青少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并且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是非常必要的。【课标依据】3.5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

3、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增强法制观念;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同侵害自己合法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分析权利遭受侵害的案例事件,正确选择自我保护的途径;能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知识目标: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了解法律帮助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教学准备】1理论准备。查阅有关法律知识,咨询法律工作者或上网查询,了解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能2事例、资料的准备。如搜集有关图片、录像、真实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活动设计】导入新课:播放MTV歌曲祝

4、你平安。教师引导:一首优美的歌曲表达了对人们的祝福,表达了对平安的期盼,但生活中并非事事遂人愿,正如歌中所唱“生活的路,总有一些不平安”。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危险,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应如何应对呢?请看这位同学是怎样做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刘怡雪是北川中学高一一班的学生,地震发生后,这个羌族女孩和一同被压在废墟中的同学互相鼓励,积极寻找自救办法,并最终脱离险境。刚开始,她和一起被压在废墟里的同学都很害怕。逐渐冷静下来后,他们开始互相鼓励并寻找自救的办法。刘怡雪意识到,身处废墟,只有坚持到最后才有生还的希望,而战胜恐惧、乐观是挺下去的关键。于是, 她开始鼓励大家,并和同学打“土电话”:“喂喂喂,

5、你还在吗?”她激发了同学的求生欲望,让大家有了坚持到底的勇气。刘怡雪和同学们的坚强乐观为生还创造了条件。一个多小时后,听到呼救声的老师把他们从废墟中救了出来,班上65个同学生还了50人。这是一个奇迹,一个乐观创造的奇迹。如果不是对生命充满希望,谁能保证可以坚持到下一分钟呢? 教师引导:学生读完故事后,思考:1、地震发生后,刘怡雪是怎样做的?2、你认为是什么创造了班上65人生还50人的奇迹?待学生思考回答出以上两个问题后,教师归纳、导入项目题目:学会求救和自救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会求救和自救教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可能会遇到类似地震的自然灾害,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怎样做呢?活动一:防震知识知

6、多少?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并梳理课下搜集到的有关防震的知识2、学生分小组展示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要注意 一组: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二组: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三组: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 四组: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上去!,千万不要跳楼!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室外,那么你应注意: 五组: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六组: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七组: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

7、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八组: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展示,老师非常惊喜地发现大家知道这么多的防震知识,希望同学们在遇到地震时能够很好的使用这些知识进行自救,把损失减到最少。活动二:发生以下灾难时,应如何求救和自救(1)楼房火灾(2)校园踩踏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引导:事件回放一:2010年11月15日下午2时15分许,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的一幢28层居楼发生严重火灾,大火燃烧4个多小时,直至当日下午6时30分才被扑灭。这场大火共导致58人遇难、70余人住院治疗。事件回放二:2010年11月2

8、9中午,新疆阿克苏第五小学发生踩踏事故,上百名学生受伤被送往医院。目前41名住院学生中有1人病危,有6人重伤,另有34人轻伤。就在今年3月,乌鲁木齐八一中学附小发生拥挤踩踏,导致学生一死三伤;2009年12月,湖南省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踩踏事件,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而在2005年,阿克苏的一所小学也发生过集体踩踏事故,造成13名小学生受伤,其中1名二年级女生经抢救无效后身亡对以上两个事件同学们并不陌生吧,灾难的教训是惨痛的,但是灾难发生时,有许多人不懂得如何自救,导致灾难的后果更为严重。下面就请同学们共同讨论一下当遇到楼房火灾和校园踩踏事件时应如何应对?请说出应对措施并说

9、明理由。学生活动:1、讨论交流楼房火灾和校园踩踏事件时应如何应对?2、小组展示讨论结果一组四组展示怎样应对楼房火灾一组:以湿毛巾掩住口鼻呼吸,降低姿势,以减少吸人浓烟,有防烟工具(防毒面具)的,迅速套住头,以避免吸人有毒烟雾或气体。二组:若逃生途中经过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以湿棉被、毛毯裹住身体,迅速通过火焰区。三组:烟雾弥漫中,一般离地面二十公分以下仍有残存空气可以利用,可用低姿势逃生,爬行时将手心、手肘膝盖紧靠地面,并沿墙壁边缘逃生,以免错失方向。四组:火场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所有您背后的门,它能减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烟的上升速度远比上楼梯来得快,故火警时应迅速向地面逃生,不可轻易跳楼

10、,以免产生坠楼伤亡。五组八组展示怎样应对校园踩踏五组:在行进中,发现慌乱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应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 六组:在拥挤混乱的情况下,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栏杆或柱子),但要远离店铺和柜台的玻璃窗。 七组: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八组: 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 学生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次碰撞,一次摔跤都可能给人的脆弱的生命造成难以想象的危害。所以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需要大家遵守最起码,最

11、简单的规则和秩序。让我们切记:人命关天,安全第一!教师总结:在遇到灾难时,我们要敏锐地洞察全局,清醒地判断事件,仔细地分析疑点,并保持镇静,树立摆脱困境的必胜信心。活动三:如何预防和制止暴力侵害学生表演小品一女中学生正在写作业,听到咚咚地敲门声。一男青年:家里有人吗?开门,开门!女中学生:谁呀?你找谁呀?(随手打开了门)男青年:我去对门家走亲戚,家里门人。我到你家洗洗手(趁机挤进门来,并反锁上门)女中学生(意识到情况不对,很紧张):你干什么?你想抢劫吗?男青年(点点头“嗯”了一声):你不要怪我,我也是没有办法被逼的。(说着该男青年钻进她家的厨房洗手,接着拿了一把菜刀,逼着女中学生走进了房间。)

12、女中学生:我看你挺可怜的,估计你也是没办法才来的,你饿不饿,我家有苹果,我拿一个削给你吃。(偷偷瞧门口)男青年:不吃,我想喝水女中学生:好,我给你倒,我家有牛奶,还有咖啡,你想喝什么?(去厨房拿暖瓶准备倒水,但男青年紧随其后)男青年(似乎被感动了):你不要害怕,我不会要你的命,我只要点钱。(男青年开始撬橱子,紧张,擦汗,橱子始终撬不开)男青年:去找钥匙,帮我打开橱子(女中学生慢腾腾地找钥匙,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男青年:把橱子打开,把钱拿给我(女中学生打开橱子,发现两个信封,拿了一个小的递给男青年)女中学生:我爸妈都还没发工资,我家就这点钱了。你数一数,看有多少?(男青年接过信封,开始数钱)女中

13、学生(乘机跑进厨房并把门插上,从窗子伸出头,大喊):有强盗,快来抓强盗!男青年惊慌失措地逃走教师引导:看了两位同学精彩的表演后,想一想,女中学生是怎样脱险的?给你什么启发?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总结:遇到危险时要保持镇静,客观估计形势,采取灵活机智的自卫政策,如果没有别人可以依靠,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尽一切可能自救多媒体展示:教师引导:在遇到暴力侵害时,我们要树立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救和自救,同时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寻求法律的帮助。活动四:运用法律武器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多媒体展示:某中学初二学生小李,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3名年龄比他稍大的少年。他

14、们将小李拉到一个僻静处,为首的康某上前打了他一个耳光,恶狠狠地问:“你认识我吗?”小李胆怯地答到:“不认识。”另一个赵某上前又打了他一个耳光,说:“你敢不认识我大哥?”小李怕得要命,只好说:“认识。”这时第三个吴某出手又是一个耳光:“胡说,你知道我大哥叫什么?”被打得晕头转向的小李哭着说:“别打了,你们要干什么?” 汹神恶煞般的康某,一把抓住小李的衣领,说:“听说你们家很有钱,大哥我今天玩游戏机没钱了,向你借一点,怎么样?”小李说:“我,我没钱”“你敢骗人,我们都打听过了,你们家很有钱!”赵某和吴某用脚朝小李身上乱踢。迫于他们的淫威,小李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才得以脱身。 从此以后,他们就盯上

15、了小李,今天搜身,明天拳打脚踢,后天用烟头烫,手段一次比一次残忍。尽管屡次遭受他们的侵害,但小李怕他们报复,始终不敢吱声。在几个月里竟被三个“恶少”抢劫敲诈掉人民币3500多元!教师提问:1、小李为什么多次受到被敲诈?2、为避免继续受到敲诈,他应怎样做?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共同的认识。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 3、展示结束后,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小李在第一次受到侵害时,就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方法自救或求救,但他没有这样去做,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使自己多次受到侵害,不仅受到身体上的伤害,精神上也受到很大伤害,这时的小李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权。多媒体展示:小李在听了同学们的建议后,决定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权。可他不知道如何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于是他上网了解了可以向他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同时,他还知道了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第二天,小李在班主任老师的陪同下来到律师事务所,从王律师那里,小李又知道了一些有关诉讼的知识。 学生活动:通过读书和课下查阅的资料,解决以下问题。1、提供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