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590088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构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摄影构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摄影构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摄影构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摄影构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构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构图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影基础课题教案班级:时间:编号:课题 名称章中:第6章摄影构图教研组长 审批签字: 时间:教学 目标(1)技术理论知识:掌握摄影构图概念、目的和原则;熟悉拍摄角度的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画面和 视觉效果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观众视觉心理带来的影响;学会利用经典构图方法,良好地揭示和表现主题内容,增加画面的视觉信息量。(2)职业素养:逐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 重难点 关键点重难点:摄影构图的概念、原则与方法关键点:通过经典的想象力方法学习,提升摄影的技巧教学 对策 分析(1)教学组织与方式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知识的多 少;使用优秀的图片和视频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

2、率。(2)教学分析:本次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照相机进行构图,提升摄影的技 巧,为日后学习其他摄影技巧奠定基础。(3)重要的实际训练目的:熟练的掌握使用照相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并拍摄 一张手动档拍摄的照片。教学 准备(1)设备:电脑,ppt软件、佳能单反照相机(2)标准:电视、投影仪显示正常(3)环境:教室和校内环境教学 小结教学设计编号:环节 时间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 对策课程环节 第T课 至第四节课 拍摄任务设计:一、复习上次课程所学重点并导入新学习的内容二、通过具体的项目来分析总结知识要点三、项目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得出如何实际操作中的要点。四、总结理论内容(概述):第T课程了解

3、摄影构图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课程熟悉拍摄角度的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画面和视觉效果的变 化,以及这种变化给观众视觉心理带来的影响;第三、四节课程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利用经典构图方法,良好地揭 示和表现主题内容,增加画面的视觉信息量。理论知识要点详解编号:环节时间主要内容方法手段【引言】经过前几章的学习,解决了摄影的技术问题。但怎样拍出来的照片才有艺 术效果及思想性,画面中的沙脊,引导观众视线,引导观众思绪,就是摄影的 艺术,这就摄影构图的作用。6.1 摄影构图概述所谓“摄影构图”是人们根据成功摄影作品归纳总结出来的一套实践经验 进而上升而成的“理论”。第一节课至第四节课第二节5分钟15分钟20分钟第

4、三节第四节构图是一门艺术,是以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充分展现创造性想象力的艺术。 摄影创作使原本混乱不堪的视觉世界变得调理分明、构图新颖。我们通过调整 镜头、相机的位置,然后选择画面,得到成功的摄影作品。6.1.1 摄影构图的概念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摄影作品中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1 .什么是构图辞海中是这样解释“构图”的,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 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 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简单的来说,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 局的方法。2 .构图的目的摄影时,观察被摄景物,如人、树、房或花的时候,

5、应该撇开他们的一般 特征,而把他们看作是形态、线条、质地、明暗、颜色、用光和立体物的结合 体。构图不能成为目的本身,因为构图的基本任务,是最大的可能阐明艺术家 的构思。通过对比色强化主体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 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 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总的来 说,构图的目的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艺术。3.构图的原则如何去评价一幅摄影作品的好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而这种 标准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但无论人们的评价标准差异有多大,总会有些评价标 准是

6、相同的,这种评价标准往往就是大家取得共识的、规律性的东西。而从摄影构图上来讲,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王题、简洁的回向,加上回向的 构成是决定一张摄影作品构图好坏的基本条件。构图的原则是,突出主体,揭 示主题思想。从主题思想出发,正确处理好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优秀的 照片具有深刻的内容并与表现形式相统一,取景构图的规律可作为借鉴,但无 需死守。构图成功与否小麻6.1.2摄影构图诸元素一幅摄影画面一般是由主体、陪体和背景等儿个部分组成。主体是画面的 主要表现对象,集中体现作品的王题;陪体是回向中的次要形象,可以起到衬 托主体的作用。1 .主体摄影构图要确立回向的主体,主体既是回向中的形象中心,也是回

7、向的视 觉中心。在摄影回向中,王体起着王导作用。王体是内容的中心,也是回向结 构的中心。画幅格式的选择和画面空间的分配,以及影调和色调的确定,都要 以主体的特点来决定。2 .陪体主体确定之后,还要有意识地在回向中保留一些对象来作为陪体。“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一幅回面中光后主体还不够。显得单倜,/息量不足。在陪体 的衬托下,主体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3.背景背景是指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主体是处于在什么环 境之中,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主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6.2摄影构图实践摄影是取景的艺术。从大的方面看,决定着拍摄者对于主题和题材的选择; 从小的方面看,则决定着回回

8、布局和景物的表现。6.2.1拍摄角度拍摄角度包括拍摄高度、拍摄方向和拍摄距离。摄影创作时,移步换景, 每移一步,视点改变了,视野范围发生了变化,看到的景物也发生变化。相机 的机位移动,取景范围就会发生变化。1.拍摄距离拍摄距离就是相机与摄影主体的距离,拍摄距离的改变能引起主体与环境 的关系的变化,对被摄景物的表现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拍摄距离的改变,以 及使用镜头焦距的不同,能形成各种不同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 特写五种。(1)远景拍摄到的最大的场面,拍摄距离最远。摄影表现的远景,常是自然景物或 比较大的场面及人文景观。(2)全景全景用于描述事物的全貌,让人产一种对景物的全面的印象,被

9、表现的 景物充满回向。如图 6.9所不。(3)中景中景拍摄的是人物的半身,其重点表现的是主体本身,在一定意义上说明 主体和环境的关系,环境退居次要地位,是对主体的说明和陪衬。(4)近景近景的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画面里只有主体本身,没有陪体,也没有前 景、背景。其作用是描述和表现主体本身,让人产生对主体的强烈印象。(5)特写特写注重表现的是景物的局部和细节,用以细致描绘、刻画被摄对象,从 细微处揭示事物的特征。从拍摄距离看,特写是离被摄对象最近距离的拍摄, 给观众以逼近的视觉效果。2.拍摄方向拍摄方向通常分为正面角度、斜侧角度、侧面角度。反侧角度、背面角度。(1)止面角度止面角度是指与被摄对象止

10、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王要表现某对象的 正面具有典型性的形象。(2)斜侧角度斜侧角度是指偏离正面角度,或左、或右环绕对象移动到侧面角度之间的 拍摄位置。偏离止、侧回角度较小时,往往对正侧面的形象及化不大,口在止、 侧角度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拍摄位置,使之既能表现对象正或侧面的形象特征, 且物体形象又有丰富多样的变化,往往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侧面角度一般是指与被摄对象侧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些对象的侧 面具有典型的形象。摄影师,李弗里德兰德的摄影作品纽约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面对面走向对方,他们之间层层叠叠的玻璃和空间不仅象征了性别之间的划分,也 象征着阶级之间的划分。你不能确

11、定谁会进来谁将出去,什么在里面什么又在 外面;在反光中,你只能看到摄影师自己的影子,与女人的剪影相呼应。你盯 着这张照片看的时间越长,它就越发让你感到迷惑,而画面中央的那把锁也就 显得越发刺眼,似乎在等待一把钥匙来解开这个谜题。(4)反侧角度反侧角度是指由侧面角度环绕被摄对象向背由角度移动的拍摄位置。它后 反常的意识。(5)背面角度选择何种拍摄方向,不仅是主要被摄对象的形象有变化,构图的形式有变 化,更主要是表现内容也可能有变化,因此考虑拍摄方向的选择,应根据具体 的被摄对象和主题表现的要求HrU变化。6.2.2拍摄图度拍摄图度分为平拍、俯拍和仰拍二种。1 .平拍使用水平视角,是人们最常采用的

12、视角。以水平视角拍摄景物,不会出现 变形现象,景物形象自然。2 .仰拍仰拍会夸大景物的高大形象,容易出现近大远小和倾斜畸变现象。在需要 用夸张手法来表现被摄对象的高大时才用仰角拍摄。3 .俯拍俯拍与仰拍的视觉效果相反,能将景物压缩得看起来更加矮小。摄影常用 俯角来拍摄大的场面,因为俯角能取得较大的取景范围。如图 6.20所示。4 .2.3构图实践技巧摄影构图考验的是我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基本的摄影常识,需要多加实 践。1 .横竖画面的确定横竖画面的选择,主要应根据被摄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同一景物画幅形式 不同,视觉效果不同。(1)被摄景物的形状。(2)画面中主线条对视觉刺激力的强弱。(3)主体的

13、移动的方向。(4)从表现力的角度看,横画面适合表现辽阔、广大、宽敞,如草原、沙 漠、平原、广场等;竖画面则适合于表现高耸、挺拔、巍峨,如山峰、大树、 高楼、尖塔等。(5)把同一景物拍成横、竖不同的画面,看上去,景物的形象也会发生变 化。在横画面里景物会显得更加宽阔,在竖画面里景物会显得窄而高。对比两幅人像作品。左边利用横构图拍摄,在拍摄半身人像时画面会留有 一定的空间区域,增加画面的空间效果,让人看起来舒展。通常来说是在画面 左边留出一定的空间,右侧则由人物的视线来“填充”,画面构图舒展和谐。横构图还是有利于协调人物和背景,表现出画面的稳定感。横竖画面的对比2.突出主体突出主体是摄影艺术表现的

14、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摄影表现主题的最基本要 求。主体是艺术创作中主题思想的体现者,是摄影图片中最主要的新闻信息载 体,应在回囿中占据突出的地位。(1)利用回囿结构中心的埋论,把主体置于画面的视觉中心位置。美国鬼才摄影师理查德阿威顿拍摄的作品多维玛与大象。(2)利用主体和陪体对比的方法,如形态、大小的对比,动静对比, 影调、色彩对比等突出主体,作品守望利用大小的对比。(3)利用透视规律突出主体。透视引导示意(4)利用景深原理突出主体。对焦虚实的变化,也是突出主体的基本方法 之一。6.3构图的形式法则好的摄影作品必需三条原则是一个主题、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和简洁 明了。摄影是一种造型艺术,应该遵循

15、一定的法则。6.3.1 形式法则的要素构图作为摄影中形式感最强的要素,对回向的影响力不百而喻。1.多样统一与照应多样统一律是造型艺术表现的基本形式原理之一。多样是指让画面中的内 容丰富、富于变化,统一是指画面中的内容之间应相互协调、一致。辛蒂雪曼作品辛蒂雪曼,是当代着名摄影师与艺术家,她的作品大多数由自己担任主角,戏剧味道浓厚。这幅作品拍摄于1981年,是她自拍摄影作品 Centefold 系列作品之一。2011年,佳士得拍卖行在拍卖它时是这样描述的,这个女孩是 谁?她通过诡计找到了真爱,还是一个恋情失败的受害者?成交价为389万美元。照应是指主体与陪体以及前景、背景之间,应有内在的联系,形式上也应 彼此呼应,绝对不能相互游离或毫不相干。2 .均衡与对照通过对景物和影调的均衡配置,能给人以稳定、完整的视觉心理感受。对 称是均衡的最简单的结构形式。摄影画面不应过分追求对称,而应通过对动态、 影调的把握来做到动态均衡。对照是指景物的形体、影调、线条不应太单一,而应具有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