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重点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58770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重点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重点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重点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重点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重点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重点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重点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竹筷 B石凳 C木桌 D塑料袋2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C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D石油

2、属于可再生能源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开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B将氢氧化铜与石蕊试液混合,观察石蕊试液变蓝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D向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观察到白色块状固体变成白色浆液、放热、水沸腾。4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C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D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橡皮塞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读出液体的

3、体积6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木炭粉和氧化铜观察物质的颜色B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C羊毛和涤纶灼烧,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烧碱溶液和石灰水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7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两组试剂均正确的是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1鉴别试剂2A稀盐酸和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B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熟石灰水C氯化钠和碳酸钠盐酸氢氧化钾溶液D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燃着的木条澄清石灰水AABBCCDD8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CO、CH4气体鉴别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BNa2CO3(NaOH)溶液检验滴加酚酞试液

4、,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CNa2CO3(NaHCO3)固体除杂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DMnO2、KCl 固体分离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AABBCCDD9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内充满CO1分别用注射器向烧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饱和石灰水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再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所示气压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1代表加入的是水B吸收用NaOH溶液较合适CAB段气压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体的添加使气体体积缩小D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少的原因是振荡烧瓶使瓶内气体迅速反应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高钙奶粉C蒸馏水D

5、生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工业技术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在制备纯碱过程中涉及Na2CO3、NaCl、NH4Cl、NaHCO3等物质。请结合下表数据回答:温度/C0102030405060溶解度/gNa2CO3712.221.839.748.847.346.4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2NaHCO36.98.29.611.112.714.516.4 (1)在50C时,向100g水中加入48gNa2CO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_,保持烧杯中各物质质量不变,降温至40C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填“变小”

6、、“不变”或“变大”)。(2)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如图中绘制Na2CO3溶解度曲线_。(3)根据图中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60C时,分别向等质量的四种固体物质中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NaCl+NH3+H2O+CO2=NH4Cl+NaHCO3,在生成物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中,先析出的是_,理由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环保组监测到一湿法冶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300g,向其中加入

7、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分析计算:(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_g。(2)300g该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_(3)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填字母序号)。A 米饭和馒头 B 花生油和牛奶 C 鸡蛋和牛肉 D 水果和蔬菜现在厨房常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与煤和石油制品相比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因为其主要成分的含碳量相对较小,燃烧时产生的污染小。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8、向乳饮料中加入蔗糖(C12H22O11)可改变口感。其原因是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酒曲催化下发酵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1所示的模拟实验中,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发生的现象是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为探究泡沫灭火器原理小刚利用家中废旧物品和厨房中常用到的小苏打和白醋的组装了一套简易灭火器(图I),将瓶子倒转使两种物质混合即可灭火(图2)。利用该装置灭火的原理是:小苏打和白醋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作用下,瓶内泡沫喷出附着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_达到灭火的目的。无人驾驶汽车处理系统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硅。工业上制高纯硅的反应之一

9、是2X+SiCl4Si+4HCl,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14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从微观角度看是因为_;日常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降水的硬度;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_组成。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如果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中的某一种,请问如何检验?提出假设:假设1 摩擦剂是碳酸钙假设2 摩擦剂是氢氧化铝假设3 摩擦剂是_(填化学用语)实验方案取少量某牙膏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二氧化硅不和盐酸反应)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若假设一成立,则会观察到的现象有_。若假设二成立,则会观察到的现象有_。已知玻璃的主

10、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硅酸钠俗称“水玻璃”,它是一种凝胶,能将玻璃粘结在一起;氢氧化钠还能溶解木材中的纤维素等,盛放氢氧化钠的玻璃试剂瓶宜选用的瓶塞是_(填标号)。A 玻璃塞 B 木塞 C 橡皮塞16探究高锰酸钾的性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 。为防止试管破裂,实验中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写一点)。维生素C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常温下,利用如图实验测定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有_(填标号)。A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B 胶头滴管每次吸取果汁

11、的体积C 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酸性KMnO4(相对分子质量为158)溶液可以测定居室内甲醛(CH2O)的含量是否超标(国家标准:成人允许的最高浓度为0.1mg/m3)。实验步骤如下: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关闭止水夹_(填“a”或“b”,下同),打开_,用注射器抽取新装修的室内空气;接着关闭止水夹_,打开 _,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重复上述操作,至抽取到空气样品0.5m3与溶液中的高锰酸钾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居室内空气中含甲醛的浓度,写出计算过程。由此判断该居室内甲醛含量_(填“有”或“没有”)超标。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

12、(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答案解析】有机合成材料是人们利用化学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竹子、石头、木头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是天然材料,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选D。2、D【答案解析】A、石油是混合物,故叙述正确;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故叙述正确;C、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故叙述正确;D、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叙述错误。故选D。3、D【答案解析】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生成硫酸铁溶液,开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铜难溶于水,将氢氧化铜与石蕊试液混合,观察石蕊试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向滴有酚酞的氢

13、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向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观察到白色块状固体变成白色浆液、放热、水沸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C【答案解析】A、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错误;B、锥形瓶底放水的原因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错误;C、物质的着火点是一定的,不会降低,正确;D、纳米铁粉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内的压强增大,气球膨胀,装置冷却后由于消耗氧气,气球又变小,错误。故选C。5、D【答案解析】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

14、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倒置,以防止腐蚀胶头,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6、C【答案解析】A、木炭粉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的,故不能通过物质的颜色来区分,不符合题意;B、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不能通过观察颜色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C、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涤纶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羊毛燃烧具有烧焦羽毛气味,而涤纶没有,符合题意;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和石灰水都属于碱,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不能用酚酞溶液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故选C。7、B【答案解析】A滴入氯化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