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定图则.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586213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法定图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深圳法定图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深圳法定图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深圳法定图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深圳法定图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圳法定图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法定图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法定图则:控规法制化进程的先行者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法制化进程的一个先行者,深圳法定图则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己获得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市民参与度最高的规划。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广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法定图则的地位更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与此同时,社会各方对法定图则的编制进度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法定图则面临编制体制上的新探索。 深圳法定图则:2010年有条件全覆盖 1998年5月15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实施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作为深圳市十几年来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实践的总结,它对深圳市的规划体系规定为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

2、、法定图则和详细蓝图等5个阶段。其中,法定图则的编制、审批、公众咨询、定期检讨和修订都必须经过一整套严密的立法程序,审批后成为确认的法定文件。这标志着深圳市法定图则规划体制的正式确立。 据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周劲介绍,深圳自1998年开展法定图则编制工作以来,目前己基本覆盖特区内、东部滨海地区和宝安、龙岗两区重点建设地区,未来工作重点主要向特区外转移。同时,部分早期编制的法定图则也陆续展开修编工作。 迄今为止,深圳已批准79项法定图则,覆盖范围44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75.3平方公里,占全市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30.6%,并覆盖五大水源保护区,面积16

3、0.15平方公里。已批图则有60项位于特区内,覆盖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53.6平方公里,占特区内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70%;有19项位于龙岗、宝安两区,覆盖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21.7平方公里,占两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7.9%。 目前深圳市己批和在编法定图则总计覆盖范围约100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730.6平方公里,占全市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2%。“根据全市法定图则编制计划,预计到2010年法定图则的编制有条件覆盖全市的规划建设用地。”周劲说。 成立“法定机构”,实现连续跟踪 按初步计划,深圳2010年可基本完成法定图则全市域覆盖。“但这只标志着深圳市城市规划

4、管理走完了从总体规划战略指引阶段向法定图则精细化管理阶段迈进的第一步,只是解决了行政审批依据的有无问题,而要真正提高深圳规划设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还须持续不断地开展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周劲说。 借鉴香港、新加坡的经验,深圳市规划局成立了规划编制的“法定机构”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其核心工作就是开展法定图则的编制和技术跟踪维护。中心的职责是发挥技术统筹和技术服务的作用,以技术监理的形式对在编法定图则成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进行把关,为组织公示、归档管理和公众服务提供持续的组织支持,并承担了今年全市计划开展的15项新图则的制定任务。今后所有法定图则的现状调研、方案审查

5、、修订维护和规划实施后续评估也将由中心一揽子承担,以期减少行政沟通成本,简化流程环节和实现连续跟踪的动态工作机制。 按工作职责,中心承担了在编法定图则的技术核查任务。据周劲介绍,目前,在编图则项目大多数己由各个设计院完成草案并进入分局或市局审查阶段。为了提高技术核查效率,中心针对前期已核查完成的20多项图则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书面意见与建议,提交给各编制单位参考。 改“串联”为“并联”,建设“一张图”电子信息平台 深圳市规划局在法定图则审查方面也已经形成了较为严谨的工作机制。市局与分局分工清晰,分局负责辖区内法定图则现状调研核实、组织草案编制、初审和征询基层意见等工作,承担了法定

6、图则最重的一部分审查任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草案经过分局审查通过后报市局处室联审和局技术委员会审议。 为了提高行政审查效率,规划主管处室委托中心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处室联审的参与程度与效率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在深圳市规划局行政工作手册的基础上进行流程重整,制定了法定图则审查审批暂行规定,着重探讨了各部门之间改“串联”为“并联”的审查程序,有利于提高审批工作效率。 为提高法定图则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传统技术手段己无法适应图则制定、日常维护及使用要求,需要强化信息化手段。经过约一年的调研和开发,深圳市规划局全面推行法定图则编制及入库管理系统,2007年开始编制的45项法定图则草案已经应用了该系统。未来将

7、实现法定图则编制的模块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各设计单位成果表达方式不一、电子数据格式不兼容等阻碍信息化发布时效和后继维护等问题。在成果输出、移交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对图形数据进行检测和建库,实现无缝对接和实时建库。 与此同时,他们正全力开展城市规划管理“一张图”电子信息平台的建设,系统进行各类现状数据的集中批量处理,为今后方案的集体讨论和部门的并联审查打好基础。 完善体系:解决层出不穷的规划管理难题 法定图则是规划体系中与市民切身利益最密切的规划,其科学性和操作性最为市民所关注。据周劲介绍,深圳一直在努力健全法定图则制度,力争建立一套较为严密的技术支撑体系。 他们先后制订了深圳市城市

8、规划标准与准则、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标准分区、深圳市法定图则技术规定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同时,工业用地标准、物流用地标准等配套政策的制定也为法定图则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他们还将继续推进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修订,通过提升科学性与适用性,切实发挥它在指导法定图则编制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之与法定图则的改革创新相辅相成。其次,开展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指引系列政策研究,明确法定图则制订中的各项政策要求。完善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标准分区(调整)和深圳市建设密度分区研究工作,探索不同类型地区,不同深度的规划编制办法。此外,还将择机开展法定图则对地下空间的政策和技术指引的研究。 “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我们希望能以通则的方式,解决层出不穷的规划管理难题,如土地混合使用、更新单元控制、旧改配套标准等。”周劲说。 他们初步计划先以规划局内部文件的形式指导法定图则的编制,待运作成熟后再纳入相关标准规范或政策文件中,切实为法定图则制订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