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584417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擦力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表学科:物理 授课年级: 八年级 学校:仙桃市郑场一中 教师姓名:王芬章节名称第八章 第三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计划学时1学习内容分析摩擦力是常见的三种力之一,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学生下面对物体受力分析的学习。此外,摩擦力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本节的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特点之二是,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学习者分析初二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他们易接受相对形象直观的知识,而对相对抽象的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普遍感到有些困难,因此对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难点的突破是利用实物刷子

2、,将抽象的知识转换成直观的现象,这样学生更易于理解。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1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2知道决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3认识摩擦的利与弊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观察有关摩擦现象。2经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3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探究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增大、

3、减小摩擦的方法;教学难点:1、探究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问题教学设计思路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感受到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存在,并引导学生分析其规律和区别,使学生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另外做演示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因此,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直观演示、讲授、讨论并辅以电教手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依据的理论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利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信

4、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摩擦力的定义及方向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及摩擦力的方向多媒体课件、图片及动画 教师展示,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直观。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知道决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多媒体音像资料及图片教师展示,学生观察、分析,并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且有助于记忆。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认识摩擦的利与弊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多媒体课件、图片教师展示,学生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展示动画,讨论:

5、为什么关闭发动机后它最终会停止下来吗?3播放视频,并提问观察并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合作探究,整体感知一、摩擦力的定义及方向61、课件出示:【小实验】:1. 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2. 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3. 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提问:手不接触桌面会产生这个力么? 手不压着桌面行么? 手不推(拉)行么?分析小结: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者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

6、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问: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呢?你能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说明吗(板书)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相对运动”“阻碍”重点解释。观察、动手体验,并讨论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考能力。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引入5分钟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摩擦力,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小游戏】:夹玻璃球比赛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为什么很难夹?用哪双筷子好夹一点?那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游戏】:夹玻璃球比赛(请学生上台,一个用木筷子,一个用光滑的塑料筷子,比谁能将十只玻璃球先放入指定容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科学的实验态度探究过程16分钟(1

7、)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是否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2)引导学生制定探究方案师:现在我们要测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的摩擦力,怎么测这个摩擦力?生:用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就等于摩擦力。师:为什么要匀速拉动木块?(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原理:二力平衡师:我们猜想有几个影响摩擦力的因素,那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探究?控制变量法师:那么如何改变压力大小?(动画步骤1、2)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动画步骤3、4)需要记录哪些数据?请你自己设计一个表格。然后进行探究。(3)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收集数据,教师巡视指导。(4)分析

8、论证得出实验结论:【总结归纳】: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合作实验,记录数据,讨论并分析小结三、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8师: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摩擦力,那么,摩擦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些什么影响呢?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分析小结练习:下面所述各事例分别是为了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A自行车的车轴要经常上油是为了( )摩擦。B 皮带传动装置中的皮带要张紧是为了( )摩擦。C 使用的铁锹要经常保持干净是为了( )摩擦。D 北方下雪时,常在马路上撒灰渣是为了( )摩擦

9、。E 行李包的底部装四个轮子是为了( )摩擦。F自行车的前后轮都装在滚动轴承上是为了( )摩擦。【讨论】:我们生活中处处几乎都有摩擦,那么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摩擦会怎么样呢?列举生活实例,结合图片实例,讨论,分析总结:【结论】: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通过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通过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滑动为滚动(4)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分离(加润滑剂)培养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课堂小结2一、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二、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三、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增大有益摩擦增大压力使接触面更粗糙 2、减小有害摩擦减少压力使接触面更光滑;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油、气垫)教学反思滑动摩擦力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摩擦力,同学们对摩擦力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和,所以,根据教材安排,在介绍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后就直接进入实验探究过程。通过实验时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并以日常生活中事例为基础加以分析得出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