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学做班主任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583861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远学做班主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永远学做班主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永远学做班主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永远学做班主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永远学做班主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远学做班主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远学做班主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远学做班主任一班主任,曾经是我的“铁饭碗”中学时代, 我是个典型的丑小鸭学生。 成绩一直不理想, 理科更是惨不忍睹,高考惨败是自然。然后复读“高四”。 我从“高四”开始拼命学习。因为再不拼命,我们这样的穷 人家的孩子就只有去打工了。我不愿意,因为我从小就对老 师这个职业情有独钟。家里穷,当时还负债累累。第二年填 报志愿我也只敢填学制两年的大专,只希望早早毕业帮助家 里减轻负担。埋头苦干一年,终于勉强上了重庆当时收分最低的教育 学院的录取线。1992 年,我教育学院毕业。 也就是那年,綦江县教委有了新政策:所有专科生必须 下乡。我本来是县城的孩子,但因为这个政策,也就理所当然 地被分到了乡下。

2、当时教书的地点在川黔交界处的东溪古 镇,大山横亘,穷山恶水。破败萧瑟的小小学校蜷缩在大山 的腹部,站在连操场都没有的校园里一眼望出去,除了山, 还是山。但我的心里洋溢着参加工作的快乐。一份稳定的工作意 味着一份稳定的工资,意味着生存问题的解决。当年月工资110 元,我每个月存“定期” 50 元,第一年我的存款 600 元 一分不落地交给了父亲还债。我开心极了:我是个能够自己 养活自己的人了,我是个对家庭“有用”的人了。而当我知道做班主任还另有一笔小小津贴的时候,我兴 高采烈地接受了学校的“任命”,并且为捧上了一个“铁饭 碗”乐不可支。二、“四大恶人”与激情燃烧的岁月 做教师是我心仪的工作,所以

3、一走上工作岗位,我便甩 开膀子开始大干。当时的目标很简单: 带出优秀班集体, 争做优秀班主任。 我的办法也很简单,就一个字:严! 我个子娇小,还长着一张要命的娃娃脸,别人怎么看都 说我是中学生。刚毕业时带的班是高中班,那些农村孩子只 比我小两三岁,个个牛高马大,站在我面前他们像老师,我 像学生。所有家长和学生看我的眼神中都含着怀疑。我暗暗 憋着一股劲儿:哼!看我如何收拾这帮大家伙!我的第一次“就职演讲”就把全班孩子“拿下”了。我 为班级的发展画蓝图订方针,总之:没有第二,只有第一! 一切都要做得最好,事事都要争第一。台上的我指点江山热 血澎湃,眩晕地享受着孩子们崇拜的眼神,感觉成功的大门 似乎

4、已经在我面前徐徐打开。我的行动也很有力一是接近军事化的班级管理政策。我死“盯”学生,跟 班跟到成为了学生的影子。每天早上我很早起床,亲自把学 生从被窝里赶起来跟着我到川黔公路上长跑。他们还没有吃 完早饭我就又跟到了教室。我班的早自习总是早早开始,书 声朗朗,响彻校园。我的语文课不用说了,严抓死管,谁在 课堂上做一个小动作我的眼神就能 “杀” 了他。上其他的课, 我也不放心,老在教室外边“巡逻”,在窗外,在门缝里偷 看监督。课间操,我像个严厉的监工背着手在队伍里巡视, 谁要是动作不规范就厉声呵斥,严重者马上留下来训练。任 何年级和学校的例会,我的班必须提前十分钟到。每天下午 放学前,班级都要有一

5、次总结会,各个小干部轮番发言,事 无巨细,全面汇报,我要把全班同学一天的表现搞得清清楚 楚。违反了班规的,不得离班,留下来受罚。那时节,我宿 舍的小院子里天天留着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孩子,罚背书,罚站,罚跑步,罚扫清洁蔚为大观。那是我做班主任最雷厉风行的几年。我高高在上,严法 厉令,说一不二。学生稍有意见,我便和他们辩论,滔滔不 绝,舌战群儒,以一抵十。许多反面意见很快就被我 “镇压” 了下去。我在班上强势地推行我的班级军事化管理,横刀立 马,所向披靡。我的“以法治班”事事较真在那个年代的农村中学产生 了“神奇”的效果。学生们很畏惧我。课前,只要我的高跟 鞋一响起, 一楼层的孩子便高叫: “王

6、老师来了王老师来了! ” 瞬间,喧嚣的楼层鸦雀无声。我的班总是秩序井然,包括没 有老师的自习课。我虽然面不改色,但内心洋洋得意。除了日常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外,学校的各种活动我都非 拿第一不可。我带领全班孩子狂热地投身于各种比赛。我好 演讲,能煽动,一帮中学生,被我这个小个子老师激励得群 情激昂。我的班级,几乎包揽了学校所有比赛的冠军。“打造铁血团队”还渗透到了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从 当班主任第一年开始,我便带领学生坚持长跑。每一届学生 报名的时候我就开始做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为班级长跑 定调子造声势。我身先士卒,每天都带领学生跑步,每周还 和学生长跑比赛。在乡镇中学,没有操场,就在公路上跑。

7、到了县城,放学前一定要和学生长跑比赛完后才放学。我还 领着一帮孩子骑车长途“跑”遍了整个綦江县。到了市区, 嫌学校操场不过瘾,开始带领学生“长征”。我们的足迹, 遍及了重庆市的各个大街小巷。从开学第一周的每天 300 米 开始,到初三结束时的每天 3000 米,我的每一个班级,都 是体育异常强大的班级,每一个班都出长跑高手,运动会成 绩多次超过高中班获得全校团体总分的第一名。体育传奇成 为了我的班级的传奇。这样的管理方式持续了很多年。凭着我的激情和“铁血 政策”,班主任工作顺风顺水。我带的每一个班都是镇上、 县里、市里、省里的优秀班级。我因此评上了四川省优秀班 主任。我带的其中的一个班,还成为

8、了重庆市十个“红岩好 班级”之一。我也因此从乡镇渐渐调进了上一级,更上一级的学校。 我踌躇满志,颇有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快意。在工作过的一个学校,我还赢得了一个绰号:四大恶人。 当时学校有四位教师,对学生极有威慑力。只要他们在,学 生无不俯首帖耳乖乖听话。因为这四位教师管理能力超强, 学生对他们又恨又爱,故戏称“四大恶人”。我也在其中,是“四大恶人”之一。当时,我挺自豪,觉得这个绰号是无上的荣誉。是,能 够管住学生,在当时的评价制度下,以当时我的认识水平来 看,是班主任最了不起的本事。我以为,靠着这样的铁血政策,我可以把管理的成功进 行到底。三、从“四大恶人”到“微笑姐姐”但是,很快,我

9、就被学生教育了,我开始反省那段“激 情燃烧的辉煌岁月”。有一群孩子逼着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法;从农村调到了县城之后,我的心中蓬勃着要赶快建功立 业的激情。当年我年纪虽轻个子虽小但却信奉管理的“铁血 政策”,是学校著名的“几大恶人”之一。对此我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在县中,很快,我的强硬单一的管理措施便遭遇 了来自学生的更为强硬的抵触。我措手不及。在乡村的时候, 孩子们非常厚道,他们全盘接受我的强硬,他们的懂事宽容 也让我的强硬从来没有真正碰到石头上过。但是,这一回, 在一个身份为县城公安局长公子的孩子的怂恿组织下,班级 的各种“黑势力”迅速扭结起来“揭竿而起”,我的“政权” 岌岌可危。那是一段

10、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的日子:班级的 各种公物莫名其妙地频遭破坏,孩子们的不屑眼神睥睨一 切,班委的各种组织日益分崩离析我终于无法再支撑 了。从来都心高气傲绝不服输的我服输了:在一个晚上我泪 眼汪汪地向年级主任提出了辞呈。当然没有被通过。之后便是痛定思痛的反思和颠覆自我的调整以及咬紧 牙关的坚持。我迫不得已开始研究县城的教育环境,分析农 村学生和县城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寻找应对干部家庭子 女的措施,全方位地改革自己的管理方法这场和学生的 拉锯战几乎让我心力交瘁,但最后,那帮天不怕地不怕的孩 子还是被我收服了。班级管理进入正轨。我终于艰难地挺过 了班主任生涯中最黑暗的时期。后来,我对这场 “战争

11、” 的评价是: 那是一次精神涅槃。孩子们的“起义”,宣告了我的乡村教育管理思维的流产和 乡村管理模式的终结。从农村到城市,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得到了珍贵的教训。我开始醒悟:靠雷厉风行树立权威人格 来工作的班主任,表面上看起来极有力量,事实上还处在班 主任的较低境界 。做一个“严厉”的班主任,仅仅只是班主 任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而有一群孩子让我重新思考:争取“优秀班集体”真的 有那么重要吗?2009 年,我来到了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因为在老家 带的每一个班都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优秀集体的缘故,我自信 经验丰富底气十足。但是,在京城,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我遭遇了一个很特殊的班级。这个班级呈现出了和

12、我以 前带过的任何一个班级都截然不同的学生生态:这个班的孩 子很多都像黑柳彻子的名著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豆豆 他们心智发展集体滞后,对秩序、纪律这些我们在传统的 班级管理中习以为常天然要求学生遵循的东西理解不了也 暂时做不到。这个班的“淘气”非同小可:孩子们的行为远 远偏离规范。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传统“管理”的无能为力。我的“铁血政策”遭到了挑战。我向来习惯高标准严要 求,雷厉风行,精益求精,力求在有了完美的秩序和优异的 学习成绩作保证之后再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教育创新一一这 样做在现行的教育背景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更多的支 持。但是,这个班的天才小豆豆对传统路径亮出黄牌:此路 不通!当已经得心应手

13、的教育方法频频受挫,当已经成竹在胸 多年的教育目标体系再无法去指导一个集体的成长时,我一 度陷入了对自己秉承的传统教育理念的迷失之中。我意识到,带这样的一个班,如果像以前一样把追求流 动红旗,把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作为首要目标,那么对这群孩 子采用的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高压管理。短期效果会是明显 的,但是,这样的“管理”会把这个班的个性也“管”掉了, 就如我在倒洗澡水的时候,顺便也把孩子倒掉了一一而孩子 们身上的热情天真甚至冲动莽撞,对于生命而言,都是多么 珍贵的东西啊!从长远来看,能够保持这些品性的孩子,如 果能够得到智慧的引领,如果我们有耐心不急功近利把孩子 塑造成为谋取现实利益的工具,那么,这

14、样的教育,会不会 更贴近人性和个性的成长呢 。在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和选择之后,我决定避开传统班级 教育的近期目标,转换教育重心:回归教育原点,摒弃急功近利,循孩子天性而为,先做好小豆豆们极强极散漫尖锐个 性的“消炎”和“调理”工作,再寻找最佳的教育生长点。于是,对“优秀班集体”这个耳熟能详的词语,我进行 了重新解读:秩序井然、中规中矩的集体是好的,但是,也 许还有另外的一种优秀集体:他们豪放热忱天真冲动激情洋 溢。他们在传统的常规评比中可能暂时不能取得好的分数, 因为他们过于天然和蓬勃的生命力不仅暂时没有标准化测 试的途径,甚至从表面上看还对传统标准有着破坏力。但换 一个角度思考,破坏力可能就是

15、未来的创造力和生长力。只要遵循规律,导引得法,挺过瓶颈期,这样的集体完全可能 树立新的“优秀模式”。我不再焦虑:不再为没有取得流动红旗而耿耿于怀,不 再为在某种比赛中没有实力取得好成绩而失落痛心。我沉下 心来欣赏孩子们的“闹”并且冷静理性地分析这“闹”中潜 藏的财富,以此寻找教育契机,创新教育活动,耐心十足地 陪伴我的“小豆豆们”慢慢成长。我的班级建设,进入了从 容淡定的状态。我告诫自己:对这样的一群孩子,欣赏他们 的淘气就是欣赏他们的成长。不要着急着用太多的规矩去束 缚他们去强行改造他们。点拨、等待、再点拨、再等待绝不拔苗助长,坚信教育是缓慢的事业,绝不能因为高压管 理而管掉了孩子的天真天性

16、。要相信孩子们,在如水般自然 的引导下,他们会慢慢地接受人类共同遵循的那些合情合理 的“规矩”一一那不是我们强加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从 内心真正接受的。经历了这样的反思和转折后,我发现自己最大的收获乃 是拥有了淡定的教育心态。不再为了获得传统意义上的“优 秀”而致力于“管”,而是心平气和地着力于孩子性格和心 性的调养:从教育的源头出发,真正关注教育本身,摒弃功 利追求,视学生的点滴成长为教育的珍贵财富。这一段经历 让我对一些以前经常宣讲但其实并没有真正领会的教育常 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比如:习惯学生的互不相同,真正的教育才会出现。制度可以管出规范和高效,但是管不出智慧和幸福。“管”是管不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气氛还要更加 宽松和开明,才有利于实施培养和影响。多一把衡量孩子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教育是慢的艺术。秩序永远不是第一位的。从积极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