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578839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朗读是以强调眼、脑、口、目同时活动、要求精力高度集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多么的重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使他们受到课文的感染,激发感情,提高鉴赏水平,体会到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从而发奋学好祖国的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实际上是“读”的综合运用。指导读书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手段,那么在朗读中怎样提高理解课文的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薄见解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通过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通过朗读,可以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乐美,准确体会到文章语

2、言绘声绘色、描形状貌的特点,从而在脑海中浮现出课文新创造形象、画面,生动地再现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特征,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感。学生在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内容后,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启发学生凭借阅读材料,通过联想、想象使文章的景物活现、事物活化、人物活脱,使语言文字变成活的画面,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所见,说一说自己的所闻,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优美之处,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智慧的形成奠定基础。如:穷人一课,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在我们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眼前出现的画面是否感人?为什么?读后让学生说说每个画面给自己的印象。从渔夫和

3、桑娜的语言、动作、神态,可以知道渔夫和桑娜的善良。 二、通过朗读,可以品味出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理想抱负、情操气质、人格品德等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时,只有把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读书活动和精神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书本的语言和它所提示的内涵在学生的心里驻足。让学生走进生活进行阅读,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氛围,才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再加上学生想象,带着问题默读静思,潜心会文,理解蕴含于课本语言的内涵。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1)为什么又那么多的人来吊唁“伯父”?(2)为什么听了“伯父”:“哈哈,还

4、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思考,联想时代背景,学生明白了问题的答案,同时学生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在黑暗的旧社会不懈地与反动派作斗争,关心人民的疾苦,是一个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 让学生在朗读时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联系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如一夜的工作,文章中作者用很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他在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目睹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在文章中有一副插图,生动地描绘了周总理深夜批阅文件的情景,当学生读到“那是

5、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的房子,室内的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张台灯,如此而已”时,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插图,那“极其简单”便一目了然,再让学生通过想象中的“高大宫殿”和“极其简单”进行对比,使学生对周总理生活的简朴便有了更深的理解,油然而生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三段写了邱少云壮烈牺牲的经过。文中没有写邱少云的心理活动,只写了我的复杂心情,这里就可以提出:想象一下邱少云当时的心理活动,他可能是怎么想的? 三、通过朗读体会文中的表现手法 学生在理解、领悟语言内涵后,引导学生在语言内涵与语言形式上加深对语

6、言思想的感悟和语言情感的体会,从而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文章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新词难句,要想使学生领悟其中的意境就必须加强阅读。理解荷花中“挨挨挤挤”一词时,组织学生上台表演“挨挨挤挤”的样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时,比较“冒”与“长”,师配以做出向上长不同力度的手势与读出不同的语气,生情不自禁主动地感悟到荷花的旺盛生命力与积极向上的精神。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小蝌蚪迎了上去的“迎”和小蝌蚪追了上去的“追”字怎么理解,你能表演一下吗?各表现了小蝌蚪怎样的心情?在瀑布一诗中用“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来写瀑布的声音,这“涌”字与“推”、“冲”的意思相近,如果把

7、“涌”字换上“摊”、“冲”等词好不好,为什么? 四、通过朗读体会文中的情感 学生在理解语言内涵,领悟语言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阅读再现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形象,突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内涵,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悟语言美,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父与子”的情感,以及文中的对话,让学生去读,每段对话又以什么语气来读,去品味其中的情感,从而使语言的形象美、蕴含美、情感美,借助阅读时的语气、语速的快慢,语调的起伏,语音的高低等充分展示出来。草原一文中最后两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时,先让学生说说两句话的意思,再想象

8、话别时的情境。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再见了,亲人,学生朗读到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做点事情,自然地表现出爱与恨的表情,再读到志愿军告别亲人的语句,更是热泪盈眶。 总之,语文中的朗读,重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语文教学是艺术的教学,是情感的艺术。让我们共同探索情感的奥妙,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大放异彩。 要加强语感训练,提高阅读能力。要重视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指导感情朗读,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大胆开口,先读后说,在小

9、学语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都首先要让学生先仔细、认真地读,然后再说,或说大意,或说重点,或说精彩片段,或说读后的感想。先读后说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普遍反映,对自己说出来的内容,感受更深刻,记得更牢固。要讲演结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升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优秀范文,多适合于表演。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模仿是孩子的特长。在学习课文时,即兴让学生表演一下,或编排课本剧,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较为真切地体验一下自己未曾有过的生活感受,对更好的阅读起指导作用,同时又能使学生的表演天才得以展示。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积极回答,主动提问。它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选择时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口。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就说明了读书就是要读,而且要认真读、反复读,读得滚瓜烂熟,这样不理解的内容、意思就会自然明白。因此,阅读教学中的“读”应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处理。读的形式有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朗读、默读、诵读、背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