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叶保健茶生产技术开发.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57491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苦荞叶保健茶生产技术开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苦荞叶保健茶生产技术开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苦荞叶保健茶生产技术开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苦荞叶保健茶生产技术开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苦荞叶保健茶生产技术开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苦荞叶保健茶生产技术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苦荞叶保健茶生产技术开发.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苦荞叶保健茶生产技术开发项目可性行报告项目名称:苦荞叶保健茶生产技术开发实施单位:陇南市康神苦荞酒业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十一月五日一、项目概述苦荞属蓼科,栽培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亚洲、欧洲和北美也有栽培。它与人们所熟悉的“何首乌、大黄”等是亲兄弟,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优质粮药兼用粮种,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苦荞是谷类作物中唯一集七大营养素于一身的作物,其七大营养素包括: 1、生物类黄酮:主要成份是芦丁,又名维生素P。其主要功效是: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拔毒生肌、有降血糖、尿糖、血脂、益气提神、

2、加强胰岛素外周作用。而芦丁在其它谷物中几乎没有! 2、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苦荞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无机元素钙、磷、铁、铜、锌和微量元素硒等,镁的含量是小麦面粉的11倍以上,铁元素是其它主粮的25倍,锌为15倍以上,锰为14陪以上,钾为小麦的2倍,大米的2.3倍,黄玉米面的1.5倍。镁、钾的高含量大大增强了苦荞粉的营养保健功能。 3、淀粉:苦荞淀粉为支链淀粉,含大量凝胶黏液,加热后呈弱碱性,对胃酸过多有抑制作用。对病灶可起到缓解和屏障保护作用。 4、维生素:苦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B2的含量是玉米粉和大米的210倍。维生素PP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药

3、物;尤其是对老年患者具有特别疗效,能降低微血管脆性和渗透性,恢复其弹性。对防止脑溢血、维持眼循环,保护和增进视力有效。维生素E中r生育酚含量较高,对防止氧化和治疗不育症有效,并有促进细胞再生、防止衰老作用。 5、纤维素:也称膳食纤维。苦荞中含量达到1.6%,是普通米面的八倍之多,具有整肠通便,清除体内毒素的良好功效,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清道夫。6、脂肪:苦荞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极高,而亚油酸是人体最重要的脂肪酸,体内不能合成!对幼儿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对成年人可防止冠心病。同时因含有抑制皮肤生成黑色素的物质(2,4二羟基顺式肉桂酸),有预防雀斑及老年斑的作用,是美容护肤的佳品。 7、蛋白质:苦荞含有

4、18种天然氨基酸,总含量高达11.82%。特别含有一般植物如小麦、稻米所缺少的赖氨酸,富含精氨酸和组氨酸。并且苦荞蛋白有近三分之一为清理蛋白,可清理体内毒素和异物,而且,苦荞蛋白由于富含精氨酸,可以防止体脂增加。另外,苦荞还含有其它粮食作物不具备的叶绿素。苦荞是陇南市高寒阴湿地区出产的纯天然无污染优质小杂粮,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武都区、宕昌县、礼县、文县等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阴湿地区。据调查,陇南市适宜种植面积达2400公顷,苦荞麦耐寒抗病,耐瘠薄,不易倒伏,不洒农药,不施化肥,每亩所需种子在8-12斤之间,不需细心作务,投入少,效益高,是高寒阴湿地区低成本、省劳力、高收入的农作物。据有关研究

5、资料表明,苦荞叶片生物类黄酮含量在58之间,远远高于苦荞籽粒的黄酮含量,且生长第58天的苦荞叶生物类黄酮含量最高。本项目拟采用“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苦荞麦生产基地1000公顷,年产苦荞麦3750吨;参照制茶工艺,引进先进制茶设备,以生长5172天的苦荞茎尖为原料,研究开发出苦荞茶生产工艺技术,建立50吨苦荞叶保健茶生产线。二、申报单位基本情况陇南康神苦荞酒业有限公司位于陇南市武都区城郊乡潘家湾,在武都城区的白龙江南岸(盘旋路河对面),距市区1公里处。2004年12月获得苦荞酿酒国家发明专利,2007年成立了陇南市苦荞专业协会,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供、销、研一条龙的发展

6、模式,建立了苦荞生产基地,2008年获陇南市名优产品、第十五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博览会成果“后稷奖”,武都区工业发展先进企业称号,2008年申请苦荞酒专用曲发明专利一项,外观包装设计专利四项。2009年公司被陇南市政府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产品苦荞酒注册商标为“山荞”牌,现有产品6个品种,价格从10多元至200多元不等。拥有资产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30万元,百亩农场一处,工程技术人员10名,会计师1名,职工28人,年产苦荞酒200吨。三、项目内容与产品定位本项目以“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苦荞生产基地1000公顷,年产苦荞3750吨;参照制茶工艺,引进先进制茶设备,以生长

7、5172天的苦荞叶和叶芽为原料,研究开发出中高档苦荞叶保健茶生产工艺技术,建立50吨苦荞叶保健茶生产线。苦荞叶保健茶条索紧密,汤色明亮,鲜爽清香,具有其他产品不可取代的独特优势,投入市场后,将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销售范围由省市区内供应,逐步扩展到国内外大市场,预计3至5年后将打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换取外汇。 四、市场调查与分析 1、产品市场 目前,全球有2.4亿人患糖尿病,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000万,并正在以1的速度逐年增加,糖尿病对全世界构成威胁。糖尿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地出现“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饥渴,无法享用市场上现有的各种食品、水果、饮料,而且周期长,治愈率低,患

8、者十分痛苦。而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情况复杂而不理想。一型糖尿病主要采用包括胰岛素注射在内的综合治疗,治愈率相当低。二型糖尿病通常运用药物+食物治疗,如节食、选择性进食。据报道,84.5%的患者对现行的各种药物的疗效不甚满意;70%的对现行的治疗方法感到难以忍受;95%的患者希望治疗时不节食。根据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停药只吃苦荞粉一个疗程(一个月)后降糖总有效率达93%。由于它的独特保健和治疗功效,近年来世界苦荞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日本用现代科技对苦荞认识较早,是苦荞需求大国,每年销售量11万吨以上。日本进口苦荞主要来自中国。据日本荞麦协会介绍,1997年日本进口荞麦10.4647万吨,其中

9、从中国进口8.6957万吨,占进口总数的83%。在日本,苦荞粉售价每公斤7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53-54元,比其他所有食品的价格高得多。苦荞叶芦丁含量远远高于苦荞籽粒,苦荞业保健茶对糖尿病的医疗保健明显高于苦荞其他产品,只要采取适当的销售策略,苦荞叶保健茶即可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拳头产品。随着人们的食物结构逐渐由口感型、动物类食品向营养保健型方向转化,苦荞叶保健茶纯天然无污染和独具特色的医疗保健功能,是一种市场潜力较大的保健产品,市场销售容量大,发展前景广阔。 2、陇南苦荞优势与价值(1)投资政策 大环境:中央连续三年下发“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甘肃省委也下发关于一号文件的贯彻意见,对关注和解

10、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中央、省、市对关心关注农业的发展问题,在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小环境:近年来,省市十分重视民营企业发展,而且特别注重扶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2007年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 “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的宏伟目标,专题召开了全市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将大力扶持农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创建龙头企业产品知名品牌,以此带动农业支柱产业化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致富。这就为开发苦荞麦系列保健食品提供了政策保障。(2)陇南苦荞独具特色居住在高寒阴湿地区的群众在种植苦荞时,一般只施草木灰和农家肥,既不用化肥,

11、更不用农药。至今保持着人与土地,人与水,人与作物几千年来同生息、共演化、齐和谐的原生态生产模式。土地,以及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没有受现代农药化肥的破坏,是地地道道的绿色保健食品,这是它具有降血脂、血糖、尿糖,软化血管、预防治疗糖尿病、明目、开胃、洁齿等独特功效的另一原因所在。由于它的独特保健和治疗功效,其所含的质与量,异地无法取代。利用陇南独特的资源优势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苦荞酿酒技术、传统的工艺技术、科学合理的生产规模等多种优势,联合进行苦荞麦系列产品综合开发,具备了 “天时、地理、人和”各项优势。因苦荞在国内外属于有限资源,陇南市苦荞叶保健茶不仅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而且通过开发不同档次的产品延

12、伸产业链,增加苦荞产品附加值,市场空间无限广阔。(3)苦荞叶生产基地与模式 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全市共八县一区,武都区、宕昌县、礼县、文县等相邻的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阴湿地区都适宜苦荞生长。陇南市适宜种植面积达2400公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公司在武都区、宕昌县、礼县、文县等地建立苦荞生产基地1000公顷,并与当地群众签定生产预购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协会+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扩大种植面积,促进苦荞规模化生产,以企业强有力的科技、管理、资金优势推动陇南苦荞支柱产业的发展,实现“企业、农民、地方税收”共同发展、共享利益的战略目标。苦荞叶供给有保障。(4)具备科技基础公司经多年潜心研究

13、,于2004年12月22日获得苦荞酒的制造方法国家专发明利,专利证号:L00107297,注册商标:“山荞牌” 。经国家轻工业局食品质量检测轻食成(2001)食字第GQWT01号检测报告,酒中富含硒、钙、锌、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些专利技术和检测报告较详细地测定了苦荞麦各种营养成份和保健食品的作用,同时我公司拥有生物研究、生化检验、酿造、挂面、苦荞精粉及苦荞叶保健茶制作等高中级工程师及技术人员10多名,拥有一流的检化验设备、仪器和人员。对进一步开发苦荞麦资源奠定了初步的科技基础。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生产基地公司与当地群众签定生产预购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协会+公司+基地+

14、农户”模式,扩大种植面积,促进苦荞规模化生产,在武都区、宕昌县、礼县、文县等地建立苦荞生产基地1000公顷。 (一)加工厂建设建立年产年产50吨苦荞保健茶生产线。2、土建工程在武都区黄坪乡张坝村建立苦荞保健茶加工厂,生产区占地面积72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办公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投入资金137万元。其中: (1)炒茶车间 60平方米(2)揉茶车间 30平方米(3)定形车间 30平方米(4)烘干车间 120平方米(5)包装车间 80平方米3、加工设备购置苦荞保健茶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设备、检测化验设备等,建立苦荞保健茶生产线和检测化验室。4、工艺流程技术方

15、案:采用环保型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标准。 苦荞保健茶工艺流程示意图: 鲜叶炒青摊凉揉捻定形烘干筛选包装成品 六、投资估算、筹资措施和还款计划1、投资估算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9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275万元,材料费40万元,测试化验加工费30万元,差旅费5万元会议费2.5万元,专家咨询费6万元,管理费10万元,其它费21.5万元。2、筹措计划本公司自筹220万元,申请甘肃省科研经费扶持170万元。七、市场营销1、进行市场调研,寻找消费群体,确定营销方案,建立市场销售网络。2、培训销售队伍,广泛宣传苦荞保健茶的保健作用。3、参加公益活动宣传,实行销售动态监控,防止假冒商品。4、各省市总代理,专卖店与超市相结合的销售网络。八、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1、 新增就业30人 2、形成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加快高寒阴湿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经济效益1、人工工资 10人12月1500元/人月20人10月1500元/人月48万元2、电费 160度/小时8小时300天0.6元23.04万元3、原料 250吨5000元/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