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李镇西的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57489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李镇西的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李镇西的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李镇西的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李镇西的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李镇西的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李镇西的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 本书是展现作者教育情怀、人生体会和社会视野的随笔集。李镇西老师擅长从平常小事中发觉人生的真善美,于司空见惯处鞭挞教育的假丑恶,他用他敏锐与敏感的洞察力、思维力写下一篇篇朴实而又充满魅力的教育诗篇,他既敢说真话,也敢说反话。在他亦正亦邪、诙谐有趣的文字中,反映着他民主与爱心的魅力人格,表达着他兢兢业业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高尚情操。读了李老师的这本书,我感触最深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有爱才有真正的教育。作为老师,应具有三颗心:童心、爱心、责任心。应该有一颗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本人子女的爱心,有与小孩一起成长的行动,只有如此,才能热忱地投入到教育中。正是

2、有了如此潜心的爱,李老师才能有这些教育行动,才能写出这些文章来,我们也有爱心、责任心,但比照李老师,我们还有差距,我们更缺失的是一颗童心,李老师能和学生一起郊游、踢球、玩斗鸡,我们则大多认为那都是小孩们的游戏,不屑参加或者放不下老师的架子懒得参加。素养教育,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李老师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治理学生、要求学生,但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至少应该尽可能的放下老师的“架子”,“俯下”身子,更加贴近学生,与学生保持朋友一样的间隔,与他们(她们)亲近,和他(她)们聊天。不要总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一个受小孩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可以

3、唤醒爱心,只有爱心可以滋养童心。离开了情感,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第二、有考虑和积累才会有成功的教育。有考虑才能有提高。擅长考虑才使李老师出现出个性的光辉。而擅长批判反思和积累则是他成功的基石。 李老师写的全是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小事,他特别擅长从这些小事中考虑,反思本人的教学行为,同时及时积累本人的考虑和反思。我们都曾有过如此的感受:某个时候,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一个观点、一个关于某事的办法,或者一个精彩的故事片段,同时本人认为特别不错,就想本人什么时候有时间,一定把它们写出来,然而到了想写的时候,却早已忘了那些念头、观点、办法、片段。我想,那些一瞬间的年头、观点、办法、片

4、段,也许确实是作家所说的灵感,也许作家能将它们及时做个记录、积累,而我们却没有,这也许确实是作家能成为作家而我们不能的缘故之一吧。 同样我们大多数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有时也遇到过一些应该引起我们考虑的小事,我们也有过深入的考虑和反思,有过有价值的办法,但没有及时积累下来,而让这些有价值的办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确实是我们同李老师的差距。也有特别多时候我们的考虑和反思,不够深入;也有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站在教育者的责任立场上去考虑,这更是我们同李老师的差距。我想我们与李老师的差异不仅仅是学问,更多的在于一种态度、理想、信念 我们 应该像他那样用一颗爱心去捕捉生活和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育机遇;去考虑、反思、积累,做一名成功的教育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