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特色训练一 鲁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574396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特色训练一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特色训练一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特色训练一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特色训练一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特色训练一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特色训练一 鲁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特色训练一 鲁教版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铁钉在下列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 )A.汽油中 B.盐溶液中 C.稀硫酸中 D.空气中2.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是指金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 )A.易氧化 B.易还原 C.很稳定 D.很活泼3.为了初步确定某种铁矿石的种类,取该铁矿石用盐酸溶解,有气体放出,这种铁矿石的名称是 ( )A.磁铁矿 B.赤铁矿 C.菱铁矿 D.大理石4.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

2、然界中除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自然界中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C.防治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和环境D.合理开发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用途5.下列环境中的金属最容易生锈的是 ( )A.干燥的空气中 B.浸没在水中C.干燥不透气的土壤中 D.潮湿的酸性土壤中6.两同学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个将一根干燥的铁丝弯成图一所示的形状,并将其两端分别插入盛有水的烧杯甲中和盛有植物油的烧杯乙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铁丝A、B、C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你认为何处铁锈最明显?为什么?另一同学采用图B装置,放置三个星期后,他能观察到的除了铁

3、丝表面变化外,还有的现象是_。 A B7.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_、_共同作用的结果。探究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右图所示:(1)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 (填字母编号)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_。(3)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

4、种物质为_;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_。评价与改进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图示) _。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_。8. 铜陵被誉为我国的“铜都”。右图是铜陵铜工艺品中著名的四喜娃娃。小明找到了分别用纯铜、青铜(Cu、Sn合金)两种材料制作的四喜娃娃及用于实验的纯铜片和青铜片。(1)怎样用化学方法区分这两种四喜娃娃?区分纯铜和青铜的实验方法是:_。(2)四喜娃娃为什么生锈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能够和空气中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你根

5、据铜绿的组成推断,铜变成铜绿时,空气中的O2、_、_(填化学式)参加了反应。(3)哪种四喜娃娃更容易生锈?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四喜娃娃中,青铜娃娃身上的锈斑比纯铜的多,他据此得出结论:青铜比纯铜更容易生锈。他的这种推理方法是否科学?_。请说出理由:_。(4)青铜四喜娃娃的铜绿中为什么会有褐色的锈斑?由于有的青铜中含杂质较多,尤其是含铁,故在铜绿间还会有斑驳的、呈褐色的氧化铁。现有一些这种含褐色的锈斑粉末,请你设计实验证明锈斑粉末中含有铁元素。9.小强家的电线晚上出了问题,几个电灯忽亮忽灭,忽明忽暗,爸爸说一定是电路中有接触不良的地方,他用干燥的木棍轻轻拨动屋檐下的电线,几经周折,才恢

6、复了正常。第二天,小强帮电工师傅一起查找线路故障,他们检查了电线的每一部位,直到检查到一处铜线和铝线的接头处才发现了问题。他们发现上面“长满了灰色、绿色的粉末”。师傅说:“铝、铜的接头处易生锈,问题往往出在这些地方。”小强听了半信半疑,又检查一遍,确实是铝铜接口处生了锈,而铝铝接头处及铜铜接头处都没有生锈,这是必然还是偶然原因造成的?只有铝铜接头处易生锈吗?不同金属的接头处都易于生锈吗?小强想通过实验弄明白这些问题。他找来了铜丝、铝丝、铁丝和锌条,想模仿自然条件下,研究较长时间后导线接头处的生锈情况。请你和小强一起完成下列问题:(1)怎样设计这个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2)通过几个月

7、的观察,若得出“只要是不同种金属相连接,就比同种金属相连接容易生锈”的结论,那么上面所设计的实验在几个月后出现的现象应分别是什么?(3)为了避免类似小强家断电现象的发生,安装民用线路时请你给电工师傅提出建议。(4)在你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用品中,还有类似现象发生吗?(举一例即可)【答案】1.解析:汽油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盐溶液中有溶解的空气,易使铁生锈;稀硫酸可以腐蚀金属铁;空气中存在大量水分和氧气,可以使铁钉腐蚀。答案:A2.解析:“入于猛火”却“色不夺精光”,是指黄金颜色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黄金性质稳定。答案:C3.解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含铁矿石,只有菱铁矿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答案:

8、C4.解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银等金属的活动性极弱,在常温或高温时不与氧气反应,它们以单质形式存在于地壳中,故A项正确。 矿物的贮存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贮藏量,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为:银 16年;锡 17年;金 26年;铅 26年;锌 27年;铜 42年;铁 195年;铝 257年。故B项错误。 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可以保护金属。废旧电池中含有汞等重金属,如果将废旧电池任意丢弃,汞等重金属渗出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如果将汞等重金属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

9、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C项正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层出不穷,如用塑料袋来代替钢等,可以减少金属的使用,故D项正确。答案:B5.解析:金属生锈的条件是有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答案:D6.解析:金属生锈的条件是水分和空气,分析时主要考虑是否具备上述条件。金属生锈时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压强降低,使导管中的液面上升。答案:A处 因为此处既接触空气又接触水。 导管中液面上升,高于水的平面。7.解析:是否存在氧气和水,是普通金属能否锈蚀的关键。围绕金属锈蚀的两个基本要素:氧气和水。设置实验时一定要注意隔绝氧气(可采用植物油油封、蒸馏水去氧、密封隔绝空气、涂上油膜等方式),然后设置一组既有水分又有氧气

10、的实验条件。对于铜而言,生锈的关键要素是水、二氧化碳和氧气。所以在进行实验设置时,考虑这三个要素是关键。如果缺乏任何一个要素,生锈是很困难的。故我们围绕这三个要素进行组合实验条件,进行对比实验组的设置。答案:O2 CO2(或名称,下同) (1)B (2)CO2(或O2)(3)CO2和O2 水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或缺少水这个条件,铜不能生锈) 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光亮铜片,加入少量蒸馏水浸没部分铜片,充入O2(或CO2)后,塞紧橡皮塞,放置对比观察(或用下图表示) 从实验可知,铜比较难生锈8.解析:青铜中含有活泼金属锡等,能够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而纯铜则不能。青铜属于合金,合金比纯金属更容易

11、生锈,在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空气)作用下,青铜容易产生铜绿,而纯铜不易于生锈。答案:(1)在青铜和纯铜片上分别滴加稀盐酸(2)H2O CO2(3)不科学 因为两种四喜娃娃未在同等条件(时间、环境等)下进行比较(4)将CO通入盛有锈斑粉末的玻璃管中,加热,反应后取出管内物质,用磁铁悬吸,有固体附着,证明锈斑粉末中含铁元素9.解析:本题处理的关键是牢牢把握关键字“不同金属相连接处容易生锈”。设计实验时应该构造不同金属组合和“处于相同条件下”这一关键字眼。然后比较证明上述结论。 在该题目中,通过对题目阅读,可筛选出有关提示信息即:“不同金属的接口处,易于生锈。”据此进行对比实验设计:让不同种金属相连接,同种金属相连接,必需设计放置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现象的不同,从而验证假设中的相关结论。本题的关键是“设置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组合产生的现象不同”。答案:(1)将四种不同金属两两相连,同种金属与同种金属间也相连,共组合成10组导线接头。把它们共同放置在室外某处,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雨淋之后,再观察它们生锈的情况。(2)几个月后出现的现象应分别是:不同种金属的接口处锈蚀比较严重。(3)尽量减少电路中不同种金属导线相连接,并且尽量不让导线暴露在风雨中。(4)铁制物体上有铝制铆钉时,铆钉处易于生锈,铜螺母拧在铁螺钉上,铁螺钉易于生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