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人生线条.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56891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中的人生线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书法中的人生线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书法中的人生线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书法中的人生线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法中的人生线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中的人生线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法中的人生线条 清代刘熙载认为“字如其人”,他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对个人来说,写好字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书法,将其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一、借字载德,陶冶学生的情操。 中学生由于受年龄、认知能力、阅历等方面的制约,对汉字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及汉字的艺术美不甚了解,我们应当让学生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外型最优美,内涵最丰富,最具有创造性,最具有艺术美,最能给人以想象的文字。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的文字,只有汉字的书写演变成为一门艺术,而且在国际艺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有人自豪地说汉字是我国古代的“

2、第五大发明”。而且,种种迹象显示,汉字继英文之后,正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电脑语言。 语文教学讲究审美,讲究情操的陶冶,而书法与之结合,正好能实现这方面的目标。汉字笔画安排巧妙,字形变化多姿,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比如笔画有顾盼、对称、和谐、向背之美,字形有俊秀、洒脱、凝重之美等。练习写字可以感受点画之美、字形之美、墨色之美和气韵之美,从而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在书法教学中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我国书法界有一个好传统,就是强调书品与人品的统一。古代许多著名书法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为老妇书扇,颜真卿忠直刚烈,柳公权豁达大度

3、,郑板桥体察民情等。这些史传佳话随同他们的书法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并闪着耀眼的光芒。通过讲述这些,可以引导学生向其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第二、以字养性,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 习惯是人们经过一定时间形成的惯常行为,它一旦形成,具有稳定性、社会性等特点。现在,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书写不规范,而且书写质量差,这与广大的学生家长和一部分老师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的书写能力已是无关紧要”的思想认识有关。殊不知,一种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同时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狄更斯说过,顽强的毅力

4、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而现在的学生缺少的不是智慧,更不是物质条件,而是顽强的毅力。写字很苦,不仅手累,身累,心更累,要写好字,必须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写字很枯燥,每一个汉字都是点、横、撇、捺、折等笔画的重复,因此,要写好字就必须具有顽强的毅力。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郭老的话肯定了写字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个性及道德情操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这些非

5、智力因素对于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三、正面引导,让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在学生心中生根。 有关专家认为,学生不重视书法,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值得反思。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一些教师已经很少在黑板上写板书,而是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很难想象他们教的这些学生中,日后有人走上教师岗位后,还会一笔一画、横平竖直地写板书。还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来自某些新闻媒体的炒作,那就是:人类将进入网络时代,办公、写作等将全部由电脑完成,毛笔字,甚至钢笔字,已经逐渐失去它的实用性,老年人练字消遣消遣还可以,青少年浪费大量时间习字根本就没有必要,写好写坏无所谓。这种认识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书写,不肯在写

6、字上下功夫。 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虽说近几年电脑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在我们国家,无论是使用人数,还是知识的普及程度,还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当今社会还有90%的文字工作需要用手写,将来电脑再普及,书写也不会被遗弃。你可以有手提电脑,但打印机可以随时待命吗?正如我们人类现在已经拥有飞机、轮船、火车与汽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可是仍需要用脚走路、跑步一样,我们是无法不用手书写的。学生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有了清醒的认识,才会在练字上下苦功,从而达到写好字的目的。 于漪老师说:“由于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广阔,想得宽,想得深,也想得杂,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常常超越他们的年龄,这就大大增添了教者的困的程度。”而把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无疑是解“困”的一个好办法。德育与智育兼顾,人品与字品兼得,何乐而不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