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高三四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566949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四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四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四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四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四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四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高三四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高三四校联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下,经t 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 A B. C.2t D. t 2.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3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物体m现将弹簧

2、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A物体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B物体从A到O加速运动,从O到B减速运动C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D物体从A到O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4从倾角为的足够长的斜面上的顶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第一次初速度为v1,球落到斜面上的瞬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1,第二次初速度为v2,球落到斜面上的瞬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2,若v1v2,则A12 B1=2 C12 D无法确定5. 设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比

3、值正确的是 A= B= C= D=abcPQ6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小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7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C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合上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述哪些做法可使指针张角增大 A使A、B两板靠近一些B使A、B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一些C断开S后,使A板向右平移一些 D断

4、开S后,使A、B正对面积错开一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C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R1和R2为定值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G为灵敏电流计,A为理想电流表。开关S闭合后,C的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大,油滴仍然静止,G中有方向由a至b的电流B在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小,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中有由b至a的电流C在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大,油滴

5、向下加速运动,G中有由a至b的电流D在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小,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中有由b至a的电流hLAB9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长为L的细线相连,放在高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L2h),A球刚好在桌边。从静止释放两球,若A、B两球落地后均不再弹起,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A球落地前的加速度为 BB球到达桌边的速度为CA、B两落地的水平距离为h D绳L对B球做的功为10 长为L的水平极板间,有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磁感强度为B,板间距离也为L,板不带电,现有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极板间中点处垂直磁感线以速度v水平射入磁场,欲使粒子不

6、打在极板上,可采用的办法是: A使粒子的速度v5BqL/4mC使粒子的速度vBqL/m D使粒子速度BqL/4mv5BqL/4m11在图所示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用绝缘的细线拴住的带电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悬点O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小球有可能做匀速率圆周运动B带电小球有可能做变速率圆周运动C带电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细线拉力一定最小D带电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细线拉力有可能最小BUOP三、填空题:(共2题:12题4分,12题8分,共12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2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电压U加速后从O孔进入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并打在了P点测得OP=L,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7、为B,则带电粒子的荷质比q/m (不计重力)13额定功率80kW的无轨电车,最大速度是72km/h,质量是2103 kg。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阻力大小一定,则电车匀加速运动行使能维持时间_s, 又知电车从静止驶出到增至最大速度共经历了21s,在此过程中,电车通过的位移为_m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甲车乙车ABMN14(10分)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m,现甲车先

8、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m/s2,甲车运动6.0s时,乙车立即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0m/s2,求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15 (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37的绝缘斜面所在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E = 4.0103N/C,在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绝缘弹性挡板。质量m = 0.20kg的带电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面底端以与挡板相碰前的速率返回。已知斜面的高度h = 0.24m,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30,滑块带电荷q = -5.010-4C,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sin37= 0.60,cos37=0

9、.80。求: (1)滑块从斜面最高点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s和系统产生的热量Q。16.(10分)如图所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其上有一质量为m=0.1kg的铁块,它与纸带右端的距离为L=0.5m,所有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用水平向左的恒力F,经2s时间将纸带从铁块下抽出,当纸带全部抽出时铁块恰好到达桌面边缘且速度为v=2m/s,已知桌面高度为H0.8 m,不计纸带重力,铁块视为质点,g10 m/s2,求:(1)铁块抛出后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2)动摩擦因数;(3)纸带抽出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xabcByOPEv017. (14分)如图所示

10、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在第象限内有平行于轴的匀强电场,方向沿y正方向;在第象限的正三角形区域内有匀强电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正三角形边长为L,且边与y轴平行。一质量为、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y轴上的点,以大小为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通过电场后从x轴上的点进入第象限,又经过磁场从y轴上的某点进入第象限,且速度与y轴负方向成45角,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求:(1)电场强度E的大小;(2)粒子到达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物理试题参考答案1.A 2.D 3.A 4.B 5.B 6.D 7.D 8.BC 9.ACD 10.AB 11. ABD 12. 13

11、. 5 27014解:甲车运动6s的位移为: (2分)尚未追上乙车,设此后用时间t与乙车相遇,则有:(2分)将上式代入数据并展开整理得:解得:t1=4s,t2=8s(2分)t1、t2、都有意义,t1=4s时,甲车追上乙车;t2=8s时,乙车追上甲车再次相遇。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为: =125m(2分)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为: =245m。(2分)15解:(1)滑块沿斜面滑下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mg + qE)cos37=0.96N (2分)设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得(mg + qE)h - (2分)解得 v = 2.4m/s 。 (1分)(2)滑块最终将静

12、止在斜面底端。因此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减少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mg + qE)h=fs (2分)解得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s=1 m(1分)Q = fs = 0.96 J (2分)16解:(1)设铁块离开桌面后经时间t落地 xvt (1分) H2(1)gt2 (1分)x=0.8 m(1分)(2)设铁块的加速度为a1,运动时间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1(1分)纸带抽出时,铁块的速度va1t1 (1分)解得=0.1 (1分)(3)铁块的位移x12(1)a1t1 2 (1分)设纸带的位移为x2;由题意知,x2x1L (1分)由功能关系可得纸带抽出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Emgx2mgL (1分)解得E03J(1分) -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