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正确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565136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范文正确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正确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正确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正确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范文正确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范文正确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范文之正确对待小孩的逆反心理 逆反是小孩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说,初中小孩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逆反心理特别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惊奇。 在小孩的开展过程度中,会出现两个对抗期。第一对抗期是小孩三四岁的时候,第二对抗期是小孩的初中阶段。但两个对抗期有不同的特点:小孩在第一对抗期,主要是为了争取自我主张,获得活动自由。如“让我本人穿衣服”、“让我本人走路”等等。小孩在第二对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是小孩生理发育和心理开展剧烈变化的时期,小孩的独立认识和成人认识开场觉悟,强烈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按照

2、本人的意图和办法独立行事。家长不妨回想一下,上小学的小孩,当您去接他,小孩看到您快乐得不得了,会跑过来与您亲近。小孩上了初中,您还去接他,小孩大多会不理您,或板着个脸,跟同学接着说话,觉得您像跟班一样跟随在旁边,给他丢人,甚至会认为您在偷偷跟踪他。详细地说,小孩的第二对抗期有哪些主要特点呢? 一是对现有社会地位的欲求不满。由于小孩“成人感”的构成,他们要求具有和大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力,对抗在家里的附属地位,更反对家长权威式的干预。 二是与大人在观念上的碰撞。初中小孩开场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等咨询题进展考虑,同时构成了一些本人的看法。由于他们受思维开展水平的局限,其观念具有幼稚性

3、,表现出主观、偏激、绝对性。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大人的办法与他们格格不入,更反对家长强加给他们的观念。 三是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由于小孩生理加速开展而造成的对身心开展现状的不习惯和不平衡,他们在缺乏预备的条件下,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不断出现的“烦恼”,常常让他处在焦虑的情绪背景中,遇到不满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 假如家长仍然像教育小学生那样,事事干预,必定引起小孩的不满。倘假设家长用高压手段,会引起小孩更大的不满和对抗。因而,教育第二对抗期的小孩,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是行不通的。那么,家长应该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小孩顺利度过第二对抗期呢? 对待小孩逆反心理的几条妙方 1.给小

4、孩平等的发言权。当父母让小孩发言时,应留意以下几点:(1)耐心倾听。不管小孩讲什么,家长一定要耐心倾听,这是对小孩人格的尊重,也是理解小孩,以便对症下药,处理矛盾的一个途径。(2)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家长应抑制本人的情绪冲动,让小孩把话讲完,防止随意的指责引起双方的不快。()作出积极反响。当小孩充分表达意见后,家长应作出积极的姿势:“你这个办法不错,要是再加一点或再改一点就更完善。”家长的积极反响能够让小孩心情愉快,充满成就感,有利于双方下一次的情感交流。 批判小孩切莫损害自尊心。明智的家长应明白得如何纯熟地运用批判艺术:(1)分清场合和措辞。当着亲友或小孩的同伴批判小孩,小孩会感到难堪和不

5、满,也听不进家长的批判。(2)批判措辞要适当,切忌“你简直不可救药”、“你如何不如某某学习好”、“你真笨”等损害小孩自尊心的话语。(3)对事不对人。真正明白得批判的家长,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促进小孩改正缺点上,而不是揪着缺点不放。即就事论事,不翻旧账。(4)适当冷处理。当小孩情绪反响强烈、言语冲动的时候,家长干脆采取不理会的态度,等小孩平复考虑,平息冲动后再作批判。 让小孩学会将心比心。家长过咨询、干预小孩的行动,应直截了当地说出本人的担忧和忧虑,让小孩明白家长的爱心。比方,处理小孩放学晚归这种事情,有的家长是等小孩回家后,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勒令以后不准晚归。这种处理方式过于急躁,小孩不但没有体

6、会到家长的爱心,反而对家长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小题大做,管得太宽。而有的家长则会尽量压住怒气,心平气和地询咨询缘故,并说明由于不明白你为什么晚归,内心非常焦急、非常担忧、希望你能够站在家长的角度,体会家长的爱心和不易,以后早点回来。相信明白事的小孩听了这一番话后,会为本人的晚归给家长带来不安而感到内疚自责,对家长的干预行为也不会产生反事情与抵触。 采纳实践体验法。用实践体验法化解小孩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头说教有效得多。一位父亲曾经讲了如此一个故事。一天晚上,父亲与儿子散步时,儿子看到西瓜摊卖西瓜就非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抱回去太累人,不买。”儿子不快乐了:“我要买西瓜你不买,你喜爱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习。”父亲略一思考,对儿子说:“买西瓜能够,你要本人拿回家。”儿子抱着买的西瓜走,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一路歇了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这一体验让小孩感触颇深:“吃个西瓜也真不容易啊!”由此体会到父亲的苦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