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听中几种常见音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56399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身听中几种常见音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随身听中几种常见音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随身听中几种常见音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随身听中几种常见音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随身听中几种常见音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随身听中几种常见音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身听中几种常见音效.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身听中几种常见音效-很值得一看的 SONY篇:特此感谢imp3论坛的grd125兄弟,谢谢!前言:随着时间的流失 很多被遗忘的东西都被我翻了出来 (希望不要说我是在挖坟 我是在自掘坟墓)这些东西随着我听的越多 感触越多 特别提示 EQ可以补偿的是理性的东西 但是丧失了感性的音乐味 开音效的人都要明白这点一下是我更新后的感受 大多针对索尼的清晰音质Clear Audio技术和主流的技术上更新 索尼的MP3的素质很高 音质也有很高的口碑了 但是索尼认为这都不完美所以推出了很多音效技术来补偿有损压缩的不足好了 我为大家收集有关索尼随身听的音效资料和评测首先呢 要跟刚入行的朋友说下人耳听音原理由于随

2、身听设备都采用耳机作为发声单位,所以声道的选择上只有左、右双声道,而音效技术就是基于双声道对整个声场进行模拟,因此介绍音效之前首先要从最基本的人耳听音原理说起。 1.双耳效应:人的两只耳朵对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有着时间差,声强差和相位差,人耳的听觉可以根据上面说的这些微小的差别来确定声源的位置。 2.耳廓效应:人耳的耳廓对声波,主要是低频段的声波的反射,产生的相位差对空间声源有着定位的作用(就这一点来看,耳机有着比耳塞在声场上更具优势的原因之一) 3.人耳的定位机制:对于低频端主要是靠相位差来定位(这在前面的耳廓效应中已经提到了)在中频范围内靠声强差来定位,对高频部分就单纯靠时间差定位,稍做比较

3、能看出来。人耳在对低频的定位最不准确,首先是低频部分在和中频部分同一个声强的情况下,人耳对中频段更加敏感,另外,由于低频声波的波长较长,容易反射,很容易是人耳在定位时发生错误。 4.头部相关传递函数(HRTF):人的听觉系统能对不同方位的声音产生不同的频谱,就由HRTF来描述。有了上面几个效应,人耳的空间定位包括了水平垂直及前后4个方向,水平定位是靠双耳,垂直定位靠耳壳,前后定位和对环绕声场的感受是靠HRFT函数来实现的。虚拟环绕声技术的任务就是制造出和实际声源传播到人耳处一样的声波状态,使人脑对声源的位置有相应的判断。这种虚拟环绕立体声的实现是利用一块DSP把解码芯片解码出来的信号,通过一系

4、列函数精密的计算加工对声场进行模拟,再送到耳放部分放大输出到耳机。废话完了 下面开始入正题1 RV-全称是:Sound Revitalizer。是索尼随身听的高音音效,是Sony开发出来用于Walkman的高音增强系统,和MB是相对的。虽然也增强了低音,但更侧重于高音的提升,同时也增强了杂音。这个音效是我最不常用的 目前我只在磁带机见过 开启后高音太过了 以至于刺耳难以如听(不知道是不是E931的原因) 但是也有很优秀的一方面 那就是声音变亮了突显SONY高音的华丽。染色有些过头了。2 MB-全称是:Mega Bass。这是索尼随身听的重低音音效,是一个低音补偿机能。这个音效在MS系列和索爱的

5、W(K)系列能见到磁带机也有 但是又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出的新机器没有了 开启这个音效后 增强的高频和低频显得薄弱了中频 这个音效表现人声不是太好 但是对于低频来讲 提升的效果相当明显 下浅和凝聚都相当到位 但是量感相比GRV就差一点了 这个音效是个值得推荐的音效。SONY 自己开发的虚拟低音环境加强技术,同时提升低频和高频。但开足的话声音发浑,声场总体模糊,一段低音的效果最好。 长时间听后会很累的。3 DBB-全称是:Dynamic Bass Boost。是索尼随身听的超动态重低音提升音效,一般用在索尼的磁带WALKMAN上。(如777 还有卡带机WM-701C)DBB低音系统是SONY公司和

6、PHILIPS联合开发的低音系统与BBE系统齐名 也有相似 爱华系产品因向BBE实验室支付了高额的版权使用费将BBE系统广泛使用在爱华系产品的高档台响 DBB系统是在不损害人声和中音部分的前提下有效的提升低音的量感 同时音质底燥不会提升因此音色更加清澈 高音更加晴朗 低音更加强劲 人声部分听起来更有韵味(资料由wintel提供) 拒我个人了解还有老机油的感想 对这个音效的评价很高 可以说和BBE平分秋色 但是因为技术推广 解码能力等问题 导致了这个音效没有广泛的出现在SONY的WALKMAN上 SONY在DBB基础上研发了效果更好的EX DBB 动感强 对高频无干扰。低频的动态增加是DBB的核

7、心技术 这点被索尼的清晰重低音所提取了但是昂贵的DBB模块(GRAN语)是无法用清晰重低音所代替的 在这里顺便多罗嗦几句别家的低音增强技术拉 Panasonic: S-XBS(重低音) 牺牲高频换取低音,且降低了信噪比,使声音显得浑浊,饱受非议。 VMSS:虚拟环绕系统,以前的单放MD上常见,为什么PANASONIC现在不用到MD或CD上,只用到便携式DVD上,真是可惜 TRAIN(电车):牺牲高频和低音,提高中频,感觉好象是S-XBS的二段,玩家普遍认为是垃圾. LIVE(实况):牺牲低频,不过感觉不错 在交响上有一定得表现D-SOUND panasonic在2003年9月12号推出的新一代

8、EQ系统,由新开发的S-XBS+和数字放大器,低音和音质比原来的S-XBS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代表作品SL-CT710,CT810,J905,J910) S-XBS+:有点像SONY的BASS2,低音量感和声场很足,可是有点蒙,难道PANASONIC也学习SONY了? aiwa: BBE 动态线性低音提升系统。其低音汹涌澎湃,气势如潮,为发烧友之至爱。但如果用在磁带机上的话,容易引起高频的失真,且会降低信噪比,使噪音有明显的加大,用在 CD 随身听上的则是非常非常不错的低音系统。aiwa 也只在它的顶级音响上才用 BBE 系统,由此可见 BBE 的效果之佳了。 但是个人感觉爱华的BBE中频没有爱

9、欧迪的丧失严重 至少人声都一样的发虚 乐味丧失三级DSL重低音 这是最近几年 aiwa 在其 MD 随身听上用的低音系统。DSL:基本上AIWA自己对BBE的改进,但是好象大家觉得不如BBE.但DSL 的效果舒缓强劲,后劲很足,越听越有味,比 SONY 的两段 MB 的失真度要小,更能讨人耳朵的喜欢。 SUPER-BASS:AIWA在低端机型上的音效,靠功率大,提高的重低音,一般有该音效的机型,播放时间不长. SHARP: 三段X-BASS。低音量感很足。比起SONY的两段MEGE-BASS有过之而无不及. IBIT技术和四级耳机,彻底改变SHARP低音猛的特点,回归到高解析度,高还原度这一类

10、. IRIVER:SRS音效,六种EQ模式,其低音模式:UltraBass,不比SONY的MEGABASS差,有力度和弹性,下潜很深,音域很广。加上其大功率的输出,起音质真是妙不可言。 4 GRV-全称是:Groove,又叫“最佳状态”。是索尼随身听的特重低音音效,音色厚实而饱满,音质较暖。最佳状态 即为特重低音(GRV),音色厚实而饱满,音质较暖,确实震撼人心。个人认为GRV音场最好 但是低音的弹性 还有力度和凝聚没有MB的效果好 声色很暖 卡带机上表现乐味十足 声音很具有感情。 5 MSR-全称是:Mega Surround (即为动态环绕音效)。这是索尼公司结合了自己开发的重低音音效技术

11、(Mega Bas)和美国SRS耳机实验室开发的SRS耳机环绕系统(SRS Headphone)而开发出来的随身听虚拟环绕音效系统,能够营造出一定的三维空间立体声场。该音效在EX2000上运用过 其他的机型不明 这个音效的感觉不是很明显 但是通过用EX2000和FX888对比发现 这个音效的声场表现很好。对中频有所增益反而模糊了背景和人声。6 Digital Sound Pre-setting-是索尼随身听的数字调音技术,一般用在索尼公司的MD机上,它可以调出64种不同的组合模式,并且可以预先设置SOUND1、SOUND2两种预设模式的音场效果,因而音质表现不俗,不论高、中、低音,每个频点都能

12、清晰地演绎出来,适合对音乐有不同要求的人士。这个音效就很常见了 一共16个档可共调节(高音8个 低音8个 都是-4到+3)在索尼的CD MD NETWALKMAN上广泛运用 个人通过视听A608 感觉这个音效的确不错 也难怪SONY会通用他 但是开到极限后就发现变味了 比如说+3的BASS太浑浊了(相对不开而言)索尼此项调剂看似简单 但是通过原理上考虑的确调处喜欢的声音比较困难 主观上来说BASS提升一个就是提升BASS 但是相对TREBLE就有所缩减 根据连带效应的影响 导致中频也缩减 所以这个EQ比较难以对付建议BASS+2 TREBLE+1 BASS0 TREBLE+3(建议而已 仅供参

13、考)其实这个调制随着连带效应的影响 也就说高频和低频是负的可以提升中频 如果高频是正的 随带者也提升人声和解析了 7 VPT虚拟耳机音效技术 Sony独家开发的虚拟耳机音效技术,提供4种预设的音乐演绎模式,包括工作室(Studio)、现场(Live)、会所(Club)和舞台(Arena),通过耳机输出有如亲临现场的震撼音效。在S6/70X HD5等机型用过 VPT算法通过耳朵的结构来发挥(有人说必须耳塞支持IN THE ERA技术 具体不明白 待大家考证)然后通过心理学欺骗技术来表现 使人耳产生一定错觉 该音效开启后中频 层次都很好高音略有失真 但是低音分离度很棒 关于VPT这个东西仁者见仁了

14、就好像SRS一样 不同人感觉效果不同 对于这个的研究可以参照个人研究 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仅仅是听流行的话 最好不要开启8 Clear Bass清晰重低音技术 也是索尼独家开发的 我们调节低音的同时,如果调节不好整首歌曲的音质也会同时收到破坏,最主要的就是声音变得混浊。而索尼推出的Clear Bass技术则是在抑制音质改变的前提下加强低频方的表现,如果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确实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 这个技术感觉和DBB很类似 但是没有DBB带来的那华丽的高频 还要通过调节Clear Stereo来增强整体的听感 这个音效十分的出色 值得推荐 S706F中的Clear Bass 该音效的算法复杂 可以说

15、是SONY的一个很大的亮点 通过我长期的听来说 这个音效的确有自己的强处 的确做到了清晰和低频增益的同步性 但是根据GRAN所说的一样 DDB模块费用过高 Clear Bass毕竟是索尼向市场妥协还有降低成本的产物 无论音色和整体的声音控制上都要比DBB差不少地方呢 中频单薄永远是Clear Bass的一大痛楚 另外Clear Bass作为Clear Audio技术的一大宣传亮点 索尼是做了不少功夫的 当音频输入过大时,可自动调节溢出值,以缓解失真现象 增强重低音时,仅使必要的音频增强这点就是运用到DDB的动态技术了 如果同时使用EQ就是右边的5项调节时 会发生相位的更变 同时Clear Ba

16、ss会模拟DBB的动态调节技术使得低频增益时比不混 乱 粘合的感觉 目前针对Clear Bass的转项研究比较少 或者我没有找到 但是根据本人的感觉来说索尼很聪明的成功的提取了DBB精髓的部分 这使得Clear Bass空具有DDB的“形”而失了“神”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下这点的确让人称赞虽然没有对Clear Bass详细的研究但是综合搭配给我们很多参考方案 个人研究 最多开到2档即可了- -: 9 Clear Stereo清晰立体声技术 和清晰重低音Clear Bass一样 是同过硬件内部算法而来 字面理解,这个功能是对耳机左右两个声道更好的区分,从而达到更好更真实的回放效果 但是实际试听后发现这个音效也十分的出色 不仅仅是对耳机左右两个声道更好的区分 整体上有很大的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