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外语 陈冠商.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563778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外语 陈冠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与外语 陈冠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与外语 陈冠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与外语 陈冠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与外语 陈冠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与外语 陈冠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与外语 陈冠商.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与外语 作者:陈冠商 谈起外语,我总羡慕现在的青年人,他们有那样负责的教师,他们有那样优越的条件。要知道我们当时,在抗日战争期间,是在敌寇日夜滥肆轰炸的间隙中进行学习的。我们的教室是泥巴糊成的茅舍,除教科书之外,没有什么别的参考书。我们通常是在茶馆中昏暗的灯光下做夜自修的。我们的伙食,我们的宿舍,那是与现在不能相比的。当然,我们有名教授。我们主要是靠课堂记笔记来读书的。我们在名教授的言传身教的熏陶之下渐渐懂得了治学的门径。是的,读书求学,都要有自己的治学的途径(PatternofLearning),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毕竟早学了半个世纪。不论怎样,学了五十多年外语,其间做了三十年教学工作

2、,现在回顾起来,还是有些心得和体会,于现在青年人或许不无补益。一 我学英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小学和初中,这是基础阶段;高中和先修班,这是提高阶段,大学和毕业后几年的自学,这是深造阶段。当然,现在也还是在学习,但主要是工作,为工作而学习。学习确确实实是没有止境的。 一个人的一生,大致上说来,青少年是求学时期,中年,或者说,从二十岁到六十岁,是工作期,要为社会和为人类作出贡献,老年时期继续做学问。可以说,从生到死,无不需要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懂得人生的意义;只有读书,才能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读书的习惯,愈早养成愈好。读书的方法,要时时改进,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因为人生是有限的,而学习是无止境的

3、。 学习英语是掌握一门工具,其目的是为了读书。学了英语,可以读英文书。读书的意义我是在大学里才明白过来的。这是在参加了社会的实践和读了若干本社会科学的入门书之后才有了读书的自觉性。在小学,只是奉父母之命,而且往往在“威逼和利诱”之下,才读书的。到了高中,慢慢有了自觉性,但主要是出于就业的需要。因为在旧社会,找职业是很困难的。书读得好,找职业的竞争力就强些。我觉得,英语要学得好,自觉性尤其重要。三 进了高中,因为开始有了自觉性,便注意起学习方法来了。我当时学英语的方法就是背单词和朗读课文。 那时,民族的危机愈来愈深重了。为了追求真理,为了探索救国救民族的途径,我读了许多鲁迅的著作,读了大众哲学,

4、读了新经挤学大纲,读了八月的乡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阅读生活周刊。还有许多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的书籍。 我觉得,现在的英文专业学生,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读得太少了。只读英文,而不读其他,要想成为英语人才是不可能的。读英文,也要读中文,中文不好而要提高英文,那是很困难的。我们学外语毕竟不是培养没有文化的外国人,而是培养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把英语分割成许多门课程,一天到晚学英语,而不注意汉语的修养,不注意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不注意社会实践,这种做法是很片面的,很不足取的,其结果是鹦鹉学舌,除了会说英语之外,没有什么别的用处。1935年底爆发了一二九运动。我全身心投入了这个伟大的民族

5、救亡运动。随后,我响应“到民间去”的号召,放弃最后一学期学业,高中没有毕业,就到嘉兴民丰造纸厂做工去了。两年之后,抗战爆发,我从嘉兴回到家乡宁波做了两年抗战救亡工作。这四年里,我随身带了一本英文书和一本英汉四用字典,有空就大声朗读课文和查查字典。我在宁波期间,写过几十篇以抗战救亡为题材的散义、杂感、小说和诗歌。这个时期的中文写作对后来从事翻译工作有很大帮助,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翻译前的准备工作。之后,我到了抗战大后方的昆明,在昆明中苏文化协会做苏联文化的介绍和传播工作。十月革命展示了人类光明的前景,我白天做工作,晚上就进俄文字修学校读俄文,学习的方法还是大声朗读,背单词,背课文,抄写课文。与此同

6、时,我还是不断地写杂文,写小说,写诗歌,写评论。我一面读俄文,同时还挤出时间来在青年会夜校补习英文。但主要的精力是放在读俄文上面。我的体会是中文的修养有助于学英文,英文的知识有助于学俄文。我在晚上读了一年俄文,就利用一本露和辞典(这是一本用日文解释俄文的字典,我不懂日文,但日文中有汉字,大约猜测其意思)从真理报上译了一篇法国沦陷区杂记发表在云南日报上。我的俄文老师很高兴,送我一本当时极难得到的俄英字典。我自己也很高兴,因为这是第一次从单纯学习外语到实际使用外语。它大大地促进了我的学习积极性。1942年秋我进了西南联合大学的先修班。因为高中没有毕业,要读一年先修班,补习中文、英文和数学,才能进入

7、大学本科。这一年我读得很用功,因为只有成绩好,才有希望进大学。所谓用功,无非是背书而已。学习方法上又多了一条: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而以复习为主。复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养成了习惯,就觉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了。这一年的外语学习,以英语为主,俄语为次。但俄语的成绩也加强了我学英语的信心。这一年无论英语或俄语,都没有专门学语法,语法都是结合课文学习的。俄文的语法是在一年之后才学习的,而且基本上是自学。语法的学习要在掌握了相当丰富的语言现象之后再进行,才更有效。因为语法就是从语言现象里抽象出来的。没有足够的语言材料,无法理解语法的抽象原则。掌握了足够的语言材料,再学语法,就能进一步有效地去分析语言

8、现象,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语言的效率。四 进了西南联大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修英文,第一年学得很苦。因为当时所有课程,除国文和中国通史之外,几乎全部用英语讲授,听不懂。教师指定的主要参考书也都是英文原版的,程度太深而速度又快,看不懂也来不及看。教师讲课都是重点发挥,旁征博引,考试大多是考这些内容,必须当堂做笔记,但是记不下来。然而考试不及格是要留级或甚至被退学的。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努力的听,拼命的记。下课以后同学之间相互对笔记,凑出一份比较完整的笔记来。看不懂的书也相互讨论,每人准备一段,甚至一句,终于弄清楚了参考书的意义。考试之前,各人复习,相互诘难,基本上把考试规定范围内的要求都背了下来。这样

9、刻苦地学习,经过半年,教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都能听懂了;再经过半年,凡教师所讲的,不论用汉语或英语,都能逐句甚至逐字记了下来。这一年,英语和各门功课都有很大的进步。英语的听力大大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英语笔记的能力有助于英语的写作,在这方面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培养了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应该是大学教育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一个重要的目的。现在在大学任教的外国专家常常问我,中国学生为什么没有在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大学往往还脱离不了中学的模式。学生上课可以不做笔记就是一端,而且是一个很严重的弊端。教师上课,必须限于课本之内,而且还要教研室来统一讲

10、解的内容。那末,还要教师做什么呢?难怪现在有些教师最害怕学生备有“教师手册”(Teachersbook),这会使教师束手无策。这样照本宣讲的教学,学生提不高,教师更提不高。 我们当时的大一英文课,没有语法,只有读本。此外,每星期做一次英文作文。阅读和写作就是大学英语的学习方法。读得愈多,写得愈多,进步就愈快。老师规定要查考英文字典。凡有不懂的地方,都是自己去解决,或查字典,或查语法,或查参考书。实在弄不懂,就向教师提问。所提问题,都有一定难度,否则,教师虽不会责备你连这也不懂,却会被同学瞧不起。总之,要自己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自己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于是,学生就会形成各具特色的自己的学习模式(Pa

11、tternofLearning)。 二年级以上就不设单独的英文课了。而是通过英文来学习各门专业课。可以说,听的都是英文课,记的都是英文笔记,读的都是英文书,交的作业是英文报告,考试的时候用英文作答案。这就是把自己泡在英文之中。归根结蒂,就是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只不过这不仅限于英文一课,而是推而广之,扩大到所有专业课上。 所以,英语教学法只对初学者有用(onlyforthebeginners),至于高年级,只有读、写二字,或者只用一个英语字,就是exposure来使自己在各方面尽量多地接触英语。 就学习语言而论,判断一个人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看他的写作能力。但写作又离不开读书。俗话说:“读书破

12、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我国行之有效的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外语学习。在打好基础之后。背诵一定数量的范文,快速地大量阅读,努力地写,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别的捷径是没有的。 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写论文,首先要读书,围绕一个主题,读大量的书,然后加以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写出一篇一二万字、言之成理的论文来。这可以说是大学学习的全面总结。它反映了学生的学业成就,治学方法,文化水平和写作能力。学习外语,应该学些什么内容呢?应该读些什么书呢?我觉得应该尽量多地尽量早地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除文学之外,还应该博览群书,社会科学的和自然科学的,

13、而尤其重要的是读历史,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也要读美学,读哲学。 有人主张外语教学必须彻底摆脱文学的影响。如果把语言作为交际手段而言,只限于口语,这是不错的。但文学是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要学好语言,必须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说话或作文,才能有文采,有自己的风格,语言就不会索然无味。我在三年级时读了语音学,在这以前我是不识国际音标的。我觉得国际音标很重要,是自学英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放在低年级学,学生要学两套符号,负担太重;最好在基础阶段之后学,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发音规则,再结合国际音标,查阅字典时,不需老师的指点,就能掌握正确的发音。 我在四年级时读了翻译课。这对以后的翻译工作用处极大,但过早

14、学了,没有什么好处。过早动手翻译,反而影响外语程度的提高。因为翻译除理解原文之外,有一半以上的功夫是花在汉语的表达上。把外语的根基扎扎实实打好,再动手翻译,于翻译的深造更为有利。读西方语言文学系,除主修语之外,从三年级起还得学一门第二外语,我选了法语。至于俄语,我一直在学,每周一次,跟一位白俄教授学,没有间断过。 大学四年,在英语学习上,说的机会太少。我们通过青年会,与英美传教土组织团契活动,练习口语。四年级时,联大已从昆明迁回平津,我进了北京大学,担任北京大学系、科、级学生代表大会主席,当时的“五二”反纳战反饥饿运动和“六二”反纳战运动,因为新闻blockout,许多外国记者都来采访。有一段

15、时间,差不多每天下午要举行记者招待会,用英语向外国宣传学生运动的主张,回答外国记者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次,美国名记者斯特朗女士在六国饭店向我采访了一个下午,我感到很高兴,我已经使用起了外语这个人生斗争的工具。现在各地甚至各校都有“英语角”,这对口语是很好的锻炼。同学们还可以组织社团,用英语进行辩论,或开展英语演讲比赛,或进行英语话剧表演,这都是很有效的办法。口语锻炼机会少,也不必过分担心,重要的是读大量的书,听大量的录音。因为说话和写文章都要有内容,都要言之有物,必须先通过读和听大量地学进去,才能表达出来。不然,三言两语,就没有话题,说不下去了。 大学是学习的黄金时代。但大学四年还只是一个基础

16、,如果能读硕士研究生最好,否则走上工作岗位,还必须结合本职工作,刻苦学习五年,才算在学业上初步站稳了脚跟,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进行巩固提高,继续深造,那大学所学的东西也是很容易荒废的。大学毕业前后,我用英文在密勒氏评论报上写过文章,从读者文摘上译过一些政论文章,从俄文译过契坷夫的樱桃园和契坷夫的一些短篇小说。我做过较长时间的俄语口译工作,这都是为了革命的需要。五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在业余一直不断地进行翻译工作。一个负责的翻译工作者对一个句子、一个词组和一个词都不能含糊过去。这是最细致的精读,必须彻底理解原文才能动手翻译。但由于两种文字的不同,语言结构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要把原著忠实而流畅地译成汉文,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汉语表达方面要有很高的修养,最好高到与原作者相同的水平,才是理想的翻译工作者。所以,译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