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与T波改变的判别及临床意义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563681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T段与T波改变的判别及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ST段与T波改变的判别及临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ST段与T波改变的判别及临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T段与T波改变的判别及临床意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ST段与T波改变的判别及临床意义(2011-10-23 17:24:02)转载标签:导联t波振幅复极心肌损伤杂谈分类:辅助检查一、ST段改变的判别及临床意义(一)ST段的测量方法1.概述:ST段系J点至T波起点间的平段。ST段代表心室除极后心室肌的缓慢复极时间,这时心室肌细胞处于动作电位的平台期,正负离子的跨细胞膜的移动处于平衡状态,使跨膜电位变化甚微,因而呈等电位线。2.测量参数:(1)抬高或下降的程度(振幅);(2)ST段的形态;(3)ST段延长或缩短的时间。振幅测量单位统一用毫伏(mV)表示,时间测量单位用秒(s)表示。3.测量方法:一般认

2、为,ST段测量的参考基线为TP段(或UP段),当心率快时,TP段消失,应改用PR段作为参考基线。欧共体心电图标准化工作小组推荐用QRS起始部作为参考水平。(二)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1.ST段抬高: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上不应超过0.1mV,V1V2导联一般不超过0.3mv,V3不超过0.5mV,在V4-V6导联不超过0.1mV。(1)水平上抬型:多见于急性心肌损伤;(2)凸面向上(弓背向上)型:多见于急性心梗的进展期和演变期、高血钾;(3)凹面向上(弓背向下)型:多见于早期复极综合征;(4)上斜型:多见于急性心肌损伤;(5)墓碑型:见于急性心梗的进展期和演变期,是严重心肌损伤的表现,提示预后不良

3、;(6)J点上移抬高型:多见于早期复极综合征。2.ST段下移:ST段下降是指除aVR导联外ST段下移超过0.05mV。多见于心肌缺血。3.ST段持续时间延长:ST段的正常时限0.050.12s:当血清钙浓度过低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平坦延长。心率显著减慢时,心室缓慢复极推后,ST段亦相应延长。4.ST段持续时间缩短:病理情况时出现的ST段缩短,见于心室肥大、高钙血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心率显著增快时,心室除极结束后瞬即开始复极,因而ST段明显缩短,甚至无明显的ST段。二、T波改变的判别及临床意义(一)T波的测量方法1.概述:T波代表心室晚期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相当于动作电位曲线的3位相。2

4、.正常参数(1)形态:前肢上升缓慢,后肢下降较快,波顶呈圆钝状。(2)方向:T波的方向和QRS波主波方向一致,在、V4-6导联中直立,aVR导联中倒置。(3)振幅:除、aVL、aVF、V1V3导联外,其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的R波的1/10。V1V4导联T波振幅逐渐增高或倒置者应逐渐变浅,一般以V4、V5导联T波振幅最高,可达1.21.5mV;年轻者出现TV1、TV2TV5、TV6,多为正常变异;若40岁者出现TV1、TV2TV5、TV6,则见于左心室收缩期负荷过重、早期冠心病等,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4)时间:一般0.25s。3.T波改变的诊断标准:2009年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用高尖、对称、

5、双向、低平和倒置等进行定性描述。T波振幅低于同导联R波振幅的1/10时为低平,“平坦”是指、aVL、V4-V6导联在0.1mV0.1mV。正常成人V2、V3导联T波通常直立。V2导联振幅正常上限男性为1.01.4mV,女性为0.71.0mV。(二)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1.T波倒置:、aVL、V2-V6导联振幅在0.10.5mV时,定义为T波倒置,0.51.0mV为深倒置;1.0mV为巨大倒置。常见于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等。2.T波高耸:若常规心电图中有3个以上导联出现高耸T波,其振幅1.0mV或以R波为主导联T波振幅高于同导联QRS波群的振幅,均称为T波高耸。常见于超急性期心肌梗死、高钾血症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