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中的苏轼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56312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本中的苏轼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本中的苏轼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本中的苏轼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本中的苏轼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本中的苏轼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本中的苏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本中的苏轼(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课本中的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是两个极其辉煌的时期。诗词两种文学样式在这一时期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并取得了名曰“唐诗、宋词”辉煌的成就。散文方面更有唐宋八大家高屋建瓴。而苏轼作为宋朝文坛继欧阳修之后的第二位领袖,则代表了宋朝文学总体成就的最高水平,在诗、词、文三个方面都有非凡的造诣。因而,苏轼不但受到后世文人的广泛喜爱,更多次被选入各阶段语文课本。现在,我将从苏轼的人生态度和苏文、苏诗、苏词四个方面,尽量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苏轼的作品,论述苏轼的文学成就。进而走近苏轼,理解苏轼,为鉴赏诗词打好基础。一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苏轼(1037110

2、1)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三苏”皆位列唐宋八大家,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齐名。苏轼自幼饱读诗书,也广读诗书。在北宋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在北宋不仅以八股文为择才途径的科举制度下,苏轼不必像明清两代士人那样只着眼于儒家经典,一心只为写好八股文、为科举及第而纯功利性的读书。他可以广泛的涉猎儒、释、道三家的传世名作。其弟苏辙就曾记述他的读书过程为:“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谓然叹息曰: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吾实相

3、,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轼不仅广泛涉猎儒、释、道三教思想,更加欣然接受。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认为这三种思想是相同的,进而将他们融汇贯通,皆为己用。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体系为根本,辅之以佛、道两家思想的人生观的哲学基础。同时,作为文学家的苏轼还将这种“儒、释、道三家,三位一体”的哲学观念尽情至性的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例如:他把儒家出仕为国、建功立业的诉求写入了江城子密州出猎,并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发出年事已高、壮志难酬的慨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苏轼藐视人生中坎坷、曲折;看轻生活里顺利如意的处事态度,使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

4、念跃然纸上。而赤壁赋第四节中的那句“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正是认识到万物无尽后,进而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自适的道家思想在其作品中正在熠熠闪光。所以正是这种执着于人生,又超然于物外,更平等对万事的人生态度才彰显其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司马迁曾作过这样的论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历史也证明:名垂青史的传世之作,耀眼辉煌的千秋功业,往往是在主人公政治失意、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身体残疾、身陷囹圄等逆境中铸就的

5、。苏轼也逃不过历史的宿命。他平生受到两次重大的政治迫害,第一次即所谓“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59岁时被贬惠州,62岁时又谪放儋州(海南),直到65岁才遇赦北归。2 / 112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两次重大的政治变故,使苏轼壮志难酬的同时,也使他有时间来反省自己。对于文学家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奇功确实是在屡遭贬谪的逆境中建立的。比如两篇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均作于黄州任上。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则是其密州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儒、释、道”三位一体的人生态度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事原则,使苏轼在官场与文坛

6、之间来去自由,使其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得以充分的展现。二 苏轼的古文和辞赋以及四六较欧阳修“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创作主张更进一步,苏轼认为写文章应该“文道并重”。“文”,即文章的物质外壳,是指文章的言辞和表达方式。“道”,即文章的思想内涵,是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观点道理。苏轼认为:文章首先应该优美,应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而并不局限于明道、载道(说明道理的工具)。而是由人创造出来,用以激发阅读兴趣,进而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其次,文章中的“道”也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儒、释、道”三家的“道”,甚至可以说是世间事物的所有规律。这与苏轼“儒、释、道”三位一体的人生

7、态度不无关系。正是基于这种思想,苏轼主张文章应该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重道轻文等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统一文风。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学思想表现在行文方式上就成为对前辈文学家行文风格的广泛的学习和借鉴。比如:苏轼古文中的雄放精神和磅礴气势,是因袭了纵横家的文风;他古文中丰富的联想和自然流畅的语言则继承了庄子的笔触。表现在思想内涵上,则使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感,使其古文极具表现力。总体来看:兼容并包,博取各家之长的文学创作思想,使多种思想、多样风格集于苏轼一身。而苏轼真正的过人之处在于:其写作风格面对不同的表现对象而如空气和水一般变化自如。苏轼擅长

8、写议论文。其史论颇有纵横家之气,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虽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但论述技巧高超,中学生常习之,应受益匪浅。其政论风格与史论相似,但随其阅历渐深,纵横家的习气逐渐减弱。至后期已渐趋内容上的有的放矢,言语上的深切沉重,接近于贾谊、陆贽的文风。但议论文中的杂说、书札,题跋三类更能体现苏轼非凡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活泼、议论生动,夹叙夹议、兼带抒情。艺术感染力和逻辑说服力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喻一文。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更是将叙事、抒情、一轮三种功能整合的水乳交融。其中石钟山记堪称此类文章的典范。石钟山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以论说为主的一篇游

9、记。议论是在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中逐步展开的。例如:写月夜泛舟察看山景的一段: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3 / 1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寥寥几笔,即勾勒出一个幽美又阴森的境界。读之恍如身临其境。作者赏幽探险、务实求真的情怀也随之展现无遗。纵观全文,通篇围绕“石钟山”名称的由来,根据实地的考察见闻,纠正了前人的说法,并引申出对没有“目见耳闻”的事物不能“臆断其有无”的哲理。思路清晰、议论

10、透彻、记叙准确、抒情真挚,情景交融又直接配合议论。叙事、抒情、说理可谓配合的天衣无缝。此外,苏轼的古文不但博采众家之长追求按需而变的风格外,还以“辞达”为准则。即当行即行、当止则止。很少缀词累语。这种写作风格在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代表的笔记小品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苏轼的辞赋和四六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集成了欧阳修骈散结合、去除排偶、限韵的文赋传统。在吸收诗歌抒情意味的同时,更多的融入了古文平直疏散的笔法,使骈散结合的更加自然而融洽。两篇赤壁赋就是苏轼辞赋的代表作。如前赤壁赋沿用主客问答的赋体常见形式,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最后得到的结论兼具感叹人生苦短、期望建工立业的儒家

11、思乡(第3节)和认为时空万物无限,进而轻视有限时空并超然物外的道家思想(第4节)。同时也描绘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议论精当深刻。堪称叙述、抒情、议论三者有机结合的优美的散文诗。第一节就又这样的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使幽美、澄澈的景色与轻松、愉悦的心情构成开阔明朗的艺术境界,而那种渺渺茫茫,若有似无的虚幻感觉又直接为后文超然物外的道家哲理做好了铺垫,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12、苏轼的四六文也同样体现了行云流水的风格。前期在翰林院制诰时典故众多、辞藻华丽、浑厚、雄大的风格,后期被贬谪外放时真切感人、情深意切的风格代替。四六文的代表作应以谢量移汝州表首当其冲。总体来说:苏轼的“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在后代跟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但若仅从文学角度考量,那么苏文无疑实施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第三节 苏轼的诗苏轼秉性正直,为人坦率。所以,他的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遭遇的思考都毫不掩饰的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特别是诗歌这种久立于文坛,已发展成熟的体裁最为酣畅淋漓。与杜甫相似,苏轼始终吧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对封建社会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深刻的批判意

13、识。如晚年所做的荔枝叹从唐朝的进贡荔枝写到宋代的贡茶献花。对官吏的媚上取宠、宫廷的穷奢极欲,予以尖锐的讽刺。与杜牧的过华清宫(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漂泊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宠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为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他也乐意将这些经验、道理写入诗歌,与后人一起品味、分享。如题西林壁4 / 114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生动的讲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14、这些诗将深奥的哲理通过生动、鲜明的意象自然而然的表达出来,而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获议论分析所得。在生动、自然、浅显、平易的文辞中深入浅出的将人生哲理娓娓道来,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苏轼诗歌中的人生态度主要是长期深刻思考人生所形成的对沉浮荣辱持有的旷达、乐观的精神。虽然苏轼的诗歌也会反映出逆境中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是着力表现他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这方面的例子,最恰当的当属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的食荔枝二首(之二)。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中所蕴涵的就是仅为鲜美荔枝便愿永远成为“岭南人”的乐观、旷达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思想

15、有三:一、在渴望得到朝廷信任,希望建功立业的基础上形成的坚毅且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显然是儒家思想的体现;二、受道家思想影响形成的:天地无限,轻视有限时空的生存态度。三、佛家思想发挥重要作用的:以平常心面对一切变故的处事原则。虽然苏轼的诗歌中表现出的人生态度相对固定于以“儒、释、道”三位一体为基础的乐观、旷达的精神。但苏轼诗歌的表现力依然惊人。与苏文相似,对于苏轼也几乎没有不能入诗歌的题材。不论什么题材苏轼往往都能化难为易、举重若轻。就诗歌的语言艺术技巧而言,苏轼依然本着翻新出奇的精神,将这些表达技巧运用的得心应手、炉火纯青。其中最拿手的当属比喻、用典、对仗三种。他用比喻生动新奇、层

16、出不穷;用典故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稳妥精当、浑然天成;对仗时更是精工巧制、生动活泼,构思常能打破常规。如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第一句对仗极为工整:“水光”对“山色”;“潋滟”对“空蒙”;“晴方好”对“雨亦奇”。第二句先用比喻,将西湖比喻成西施。又用西施喜爱化妆的典故,用西施的“淡妆”和“浓抹”来暗喻西湖的“晴”与“雨”。全诗将西湖写的栩栩如生,人情味十足。运用表达技巧真正达到了水中着盐的境界。至于艺术风格,苏诗也和苏文一样主张兼容并蓄。多元化的人生态度造就苏轼多元化的审美情趣。使他能够欣赏并接收乃至借鉴何种不同的写作风格倾向。其中尤其重视两种相互对立风格的融合。比如写景时,苏轼就十分注意使阳刚之美(题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