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方案】抗滑桩施工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55988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方案】抗滑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施工方案】抗滑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施工方案】抗滑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施工方案】抗滑桩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施工方案】抗滑桩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方案】抗滑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方案】抗滑桩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滑桩施工方案一、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 厦蓉高速公路工程承包合同;2。 厦蓉高速公路抗滑桩施工设计图;3。 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抗滑桩位与ZK29+425ZK29+530段左侧,截面为2m3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配筋为28和12,砼标号是C25。数量16根.2、地质条件桩身所穿越地质为强风化板岩、弱风化板岩、微风化板岩。3、水文、气象施工地点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黄坛乡落村,所在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降雨量多集中在46月份,年降水量1812毫米,历年平均气温16。4,平均相对湿度83。三、临时工程准备1、三通及场地清

2、理场地已用推土机推平,施工用水采用附近河流中的河水;施工用电采用自备发电机。2、临时便道及施工排水的准备便道使用高塝下隧道既有便道,符合施工要求。 3、机械设备已配备齐全。四、施工工期安排: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2月2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2年8月30日五、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施工前先平整场地,放样定出抗滑桩准确位置,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设置十字架护桩,并经常检查校核,孔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工作,及时排除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棚,安装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孔壁压力,不影响施工。2、施工工艺(一)现浇混凝土护壁1、护壁应与孔壁密贴、顶紧,采用C25号混凝土

3、2、挖孔桩混凝土护壁采用内齿式倒挂护壁,上小下大,以方便护壁砼施工。护壁最小内径比设计桩内径要大,在通过强风化板岩层时视情况每0.5m进行灌注护壁.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采用振动棒振捣辅以人工插捣,并适当配12钢筋,保证混凝土护壁的质量.模板不需光滑平整,以利于与桩身混凝土联结。模板高度为0.5m。(二)施工工艺 1、组织三班制人工开挖连续作业,采用架设三脚架用10KN20KN卷扬机缓慢提升,以免碰撞孔壁,防止坍孔。2、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桩的摩擦阻力。3、在挖孔过程中,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桩位误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不超过0.5% ,孔径、孔深必须

4、符合设计要求。4、挖孔时如有少量水渗入,用水泵抽出孔外,并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流淌,造成坍孔。 5、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坍孔。6、在挖掘过程中出现断层现象在孔壁四周一定间隔处用1m长锚杆沿环向进行加固,以防坍孔。7、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清理,必须作到平整、无松渣、无污泥等软层。嵌入基岩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了解地质情况,若孔底地质复杂或开挖中发现不良地质现象,及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三)孔内爆破施工进行孔内爆破施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呈报书面申请,经批复后方可进行。爆破作业人员须持有爆破作业证,按安全规程进行操做.为确保

5、施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孔内爆破应注意以下事项:1、 起爆必须采用电雷管,严禁使用火雷管。2、必须打眼放炮,严禁裸露药爆破,对于软岩炮孔深度不宜超过0。8 m,对于硬岩炮孔深度不超过0.5m。炮孔数目、位置和斜插方向,应按岩层断面方向来定,中间一组直眼掏槽,四周辅助眼斜插挖边。最外一层周边眼采用浅眼密排线装药的方法进行光面爆破,减少周边的超挖,及减少对孔内周边围岩的扰动,确保施工安全。3、挖孔桩爆破必须采用松动爆破,中心起爆为主,探头石须人工凿除,孤石直径大于挖空桩直径的可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每次钻孔深度不得超过30cm,药管长度不得超过5cm,分段起爆的药量所产生的地震波不得危及护壁.4、有水眼

6、孔要使用防水炸药,尽量避免瞎炮,如有瞎炮要按安全规程操作处理。5、炮眼附近的支撑应加固或设防护措施,以免支撑炸坏引起坍孔。6、孔内放炮后迅速排烟,促进空气对流;用高压风管或电动鼓风机放入孔底吹风。当孔深大于12m时,每次放炮后立即对孔内通风,使用气体测定仪测定孔内有毒气体浓度,若正常,人员方可下孔施工。7、一个孔内进行爆破作业,其它孔内的施工人员必须到地面安全处躲避.(四)护壁的排水1、施工中在相临桩位中间挖设排水沟,对孔内排出的水妥善引流远离桩孔。2、孔内渗水量不大时,用小水泵排走。孔深小于水泵吸程时,水泵可设在孔外;倘孔深大于水泵吸程,须将水泵吊入孔内抽水,严防回渗造成塌孔。(五)、下放钢

7、筋笼及灌注混凝土1、钢筋在现场统一加工制作。2、经质检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检查孔位合格后,方可下放钢筋。3、垂直下放钢筋笼,不可倾斜,以免钢筋笼碰到孔壁,引起坍孔。4、钢筋笼就位时,需满足设计标高(允许误差5cm),钢筋笼中心和孔位中心应重合(允许误差为2cm)。5、钢筋笼顶端固定在护筒上或其它稳定可靠的结构上。6、钢筋笼安放合格后,即可灌注混凝土。7、混凝土灌注使用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8-22cm。8、当用导管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应对准孔中心,混凝土在导管内自由下落。9、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笼底1m左右时,降低灌注速度。当混凝土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

8、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10、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对其进行小应变检测.附图1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钢筋笼骨架偏差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钢筋骨架直径102主钢筋间距103加强箍间距104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七、质量保证措施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建立由班组、施工队项目部组成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找出原因,制定对策,确保质量。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监理程序,服从监理工程师各项指令。1。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目技术管理制度、开工前落实各项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对工程的总体要求明确,对本岗位

9、职责、质量和技术要求有深刻了解.2.实行项目技术负责质量负责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信息网络,项目技术负责领导下的质量管理小组,具有检查、监督、指导各班组、各工序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权利,并将检查结果上报项目经理部,做为考核班组和个人的依据并与经济收入挂钩。3。建立工序质量管理保护措施及制度 凡用于工程的材料,在进场前必须由驻地监理签证,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凡上道工序未经验收或有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4.对影响成果质量的关键工序明确责任人,前一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前道工序不纠正不得转入下道工序。5。实行质检员24小时跟班作业制度,严格掌握各工序的

10、质量标准,防患于未然.6。质检员对进场原材料必须参与验收把关,所用材料必须执行交通部和江西省的有关规范规定。7.认真做好各种原始记录施工日记,做到准确、及时、齐全,整理汇总反馈信息,进一步指导施工。施工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见后附框图八、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1.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增强每名员工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意识,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的过程控制,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性。3.现场机具停放整齐,并挂牌标识。4。自觉接受省、市高指及监理的检查、指导。九、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施工过程中,保持现场整洁和道路畅通。2.对燃料、油料、施工废水及废液等经预处理

11、后,设沉淀池统一存放处理,不得就近排放,污染农田及鱼塘。3.清除的淤泥定点堆放,不得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挖孔灌注桩施工程序流程图 原材料的选择与报批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混凝土检测钢筋笼检测挖孔施工施工放样报验施工机械的配置与调试施工技术方案报批钢筋砼配合比设计及试验室报批砼灌注,成桩质量自检、声测吊放钢筋笼,检测 挖孔、成孔检测填报中间检验申请单和中间交工证书,填报工程计量中间计量与支付质量保证体系地方质检部门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运行领导小组监理工程师甲方代表设计代表质量检查管理手段质量技术管理手段职工质量意识教育设计文件审核制优质工程规划制职

12、工培训单位工程开工、竣工报告制质量定期不定期检查制技术交底制隐敝工程检查签证制工程测量双检制工程验工检查计价制工程材料试验制质量事故“三不放过”分级检查处理制材料合格检验制质量奖惩兑现制质量目标:本合同段工程质量目标为优良工程QC小组活动工序质量“三检制”群众性的技术比武活动公司项目经理部ISO9001质量体系运行领导小组抗滑桩队管理人员一览表序号职务 姓名工作内容备注1队长邓爱军负责抗滑桩队伍管理及施工安排2现场负责人齐少南负责现场施工工作3工程师孙勋文负责施工中技术工作4技术(测量及内业)孙康康、陈庚负责现场测量及内业工作5材料员王建萍负责材料等物资采购 6电工莫运发负责现场用电安全与维护7装载机司机马雨新负责机械使用、维护8试验员马丰新配合试验室完成试验自检和报检工作9安全员齐少南负责安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