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555959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高考必背术语第二单元辩证唯物论一、基本概念1、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2、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本质)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3、运动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4、静止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其含义有:(1)事物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即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

2、相对的。5、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二、基本原理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即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8、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

3、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9、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10、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

4、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2)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1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

5、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1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13、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原理(1)原理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

6、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意识。14、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三、知识补充:15、 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认识论一、基本概念1、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2、真理和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7、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基本原理3、实践的基本特点及其关系实践的三个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1)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2)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

8、践有指导作用。(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5、真理的客观性原理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原理)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哪怕是再向前走一小步,或者说是向同一方向迈出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7、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原理)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同客观的符合,它是受条件的制约的,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

9、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8、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1)区别: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泾渭分明,相互对立,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2)联系:真理和谬误之间又具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9、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