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看待学生的四个角度.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55400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看待学生的四个角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看待学生的四个角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看待学生的四个角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看待学生的四个角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看待学生的四个角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看待学生的四个角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看待学生的四个角度.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视 透视 平视 远视教师看待学生的四个角度 摘要:教育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差生”或“后进生”。 每个学生都具有各自的智力特点、学习风格类型和发展特点。学校教育不能以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教师对学生不能只见其缺点,而不见其优点,而应该以全新的视野多角度、多方面地看待后进生,即用 “正视 、 透视 、 平视 、远视”四个角度看待学生,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趋于理性色彩,合乎人本特性,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片希望的蓝天。关键词:看待,学生,正视,透视,平视 ,远视常言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任何一个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不同的学生具备不同的能力。教育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差生”或“后进生”

2、。 每个学生都具有各自的智力特点、学习风格类型和发展特点。学校教育不能以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教师对学生不能只见其缺点,而不见其优点,而应该以全新的视野多角度、多方面地看待后进生,即用 “正视 、 透视 、 平视 、远视”四个角度看待学生,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趋于理性色彩,合乎人本特性,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片希望的蓝天。一、 正视1. 正视学生的缺点。生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足为怪。教师只有正视问题,善待学生,艺术性地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武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地成长。 正视学生的缺点,就是不回避学生的缺点与错误。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教师应该履

3、行教书育人职责,明示并及时勘误,提出可行性建议,使辨别力尚弱的孩子明辨是非,知晓对错,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这对孩子的确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十分重要。而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回避的态度,让老师只说学生的好话,这无疑是使学生蒙上了辨别正误的眼睛,失去了对是非正误的判断机会。这是在捆绑教师的手脚,增加教育难度,降低教育效果。会使学生学会怯懦、退却、逃避、侥幸,形成人格缺陷。 2.正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社会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而后进生的不良学习成绩往往成为学校与教师的包袱。在一般教师的眼里,后进生往往是成绩差的代名词。而有些品行不良的学生由于成绩还过得去,有的甚至学业优良,就“一俊遮百丑”。这

4、是当代教育一大误区。提高教学质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要正确认识“分数与素质”的关系。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文当然要作的,但要紧的在乎做人”。当今许多学生,在无忧无虑中长大,多有任性自私、自我意识强等缺点,学校应注重耐挫力和承受力等心理品质养成。否则,即使培养出马加爵那样的大学生,也是教育的失败。有言道:“智育差出次品,体育差出废品,德育差出危险品”。因此“学会做人”不应仅是写在墙上、挂在嘴上的

5、一句口号,而应落实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校可以采取降低学习和考试的难度,设定简易可行的目标,让后进生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3.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独特性是个性的特征。我们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善于分析学生差异产生的原因,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来改善学生学习的氛围人的能力表现具有早晚的差异。我国汉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充说:“人才早成,亦有晚就。”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

6、成”。“早慧”者往往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了某种方面的超常才能。如麦克斯韦14岁发表数学论文;王勃10岁能赋,少年时就写出了著名的腾王阁序;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凤凰”等。均是人所共知的典型例子。 “大器晚成”者的才能往往一直要到很晚才表现出来。如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他的绘画才能;达尔文50多岁才开始有研究成果,写出物种起源一书;摩尔根发表基因遗传理论时已经是60多岁了。人的能力表现还具有学科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同时拥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所倡

7、导的是一种积极、平等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智力领域,人在诸方面都会表现出差异。有的语言表达出色,有的具有数学天赋,有的擅长体育运动,有的富有音乐细胞.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对具有不同智力表现的学生一视同仁,严格要求,尤其要培养他们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愚钝者变聪明,聪明者更聪明,少小有成就,老来成大器。二、透视“透视”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在医学上全称荧光透视,为常用X线检查方法。它是利用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性和摄影效应的特性,使人体在荧屏上形成影像,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通过透视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一位教师,每天看到的不应仅仅是学生的外部

8、行为表现,而应象医生一样透过外部表现找到学生心理运动的轨迹,看到形成这些表现的内在原因,这样才能“药到病除”。“后进生”外部行为表现较差,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去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才能启动学生自身的原动力,才能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营造走向成功的“心态乐园”。教育者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育者要冲破学生心理的壁垒,走进“后进生”的心灵,分享他们的喜乐忧愁,为他们清除“病灶”,把“心理”沃土垦植成“真、善、美”的苗圃,这是“心理健康”的要义。通过透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这一名句,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他告诉我们

9、: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关键是看教师能不能用敏锐的眼光,透过缺点错误的表象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后进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或只有“芝麻小”的亮点,教师也可以将其放大,加以毫不吝啬的鼓励,以激发其上进心。让“后进生”看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一文不值,至少还有自己的“强项”,并努力经营自己的优势,不断增强自信,在自信的基础上越战越勇,取得更大成功。三、平视首先,平视是尊重学生,承认师生之间的平等主体关系。“师道尊严”是中国教育传统的价值理念。随着现代民主意识的普及,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有着直接的

10、和重要的影响。许多教师意识到教师和学生应当是人格上平等,教学上相长,生活上和谐的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让学生工作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双方平等“对话”的过程,而不应居高临下的说教。学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他们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学生的人格尊严应该得到体现和保护。“师道”与“生道”具有同等的价值。我们要建立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成为自主地、能动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有独立个

11、性的社会主体。平视中的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要像朋友一样,力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盲目的说教,而是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才能与学生实现平等的交流,才能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疑问。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其次,平视是对优秀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21世纪的教师应该树立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存有偏见。对于优秀生钟爱有加,视作“掌上明珠”,一俊遮百丑;只见优点,不见缺点;即使犯有错误,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对于“后进生”,总觉得不顺眼,有的甚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12、”;只见缺点,不见优点;把“芝麻小”的错误看成“西瓜大”,一旦抓住把柄就兴师问罪,借机好好“修理”和“整治”,以期能使“后进生”有所收敛。在教师“有色眼镜”的影响下,在“标签效应”的作用下,成就了一个个所谓的“后进生”,教师想着他们有多差,就有多差。优秀生和“后进生”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作为教师,理应一视同仁,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优秀生也不可能样样出色,“后进生”也不可能一无是处。相反,有的“后进生”往往在动手能力上要比优秀生略胜一筹。与后进生平视,既不要对后进生有太高的期望,也不能放任不管孩子,既培养孩子要学习好,更培养孩子怎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另外,从大众化教育的视角来看,教育的功能

13、不仅仅在于选拔优等生,更在于提供给每个人平等的教育机会,以及尽可能优质的教育服务。其三,平视有时还表现在换位思考。即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孩子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一位台湾的节目主持人曾发现他的女儿最不爱逛商店,每次领她去,总是哭闹着不愿进,这位父亲很不理解,商店里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小孩子为什么不爱来呢?一天,他领着女儿在商店里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女儿的鞋带开了,他蹲下来系鞋带。就在那一瞬间,他发现眼前的景象是多么可怕,矮小的孩子,没有柜台高,她的眼中根本看不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大人们的一条条大腿和一双双大手。那一只只来回摆动的胳膊,一个个带棱角的书包,时不时地磕碰着孩子的脸

14、和弱小的身体。别说孩子了,自己都不想呆下去了。可当他把孩子扛上肩头准备离去时,孩子却突然不走了,原来她看见了玩具。这件事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做儿童工作,不能总是站着居高临下地跟孩子讲话,一定要蹲下身来,和孩子在同一视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因而与学生平视,这是我们教育的基本要求。四、远视所谓远视,就是把眼光放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要看到学生的变化,看到学生的进步,看到学生的将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其理论根据就是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已有的科学研究证实,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并非像僵化的学生发展观那样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此外,学生的优势发展潜

15、能是各有所长,不尽相同的,这已为多元智力理论与实际研究所证实。教师面对某个学生,要问的不是这个学生是否聪明的问题,而是他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弱势,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否扬长避短。一个学生某方面的弱势,或许恰恰就是另一方面的优势。相信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的优势智力,并且激励其发展成材,不仅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是对学生个性特质的真正尊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应当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看成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教师的价值在学生的进步中实现,教师成长的意义在学生的发展中体现。要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互促双赢,最重要的是转换视角,

16、转变心态,转变立场。把自己的工作作为成长的手段,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成长的目的,把对学生所做的事当成是对自己的培养锻炼,把为学生所做的一切都当作是自己成长的必须,并挖掘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寻找到人生的乐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应当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不能把学生仅仅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或学习者。学生之所以为学生,旨在于其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世间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总是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后进生”也不可能始终落后。教师在看待学生时要摒弃形而上学的观点,要相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下,“后进生”也能“开窍”,并促使自己向良性方向转化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