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精致讲义.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55393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1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精致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精致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精致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精致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精致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精致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精致讲义.doc(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纲呈现考点展示实践应用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1)温室大棚的工作原理2.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热力环流(2)热力环流在生活实践中的不同类型3.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大气的水平运动(3)在不同等压线上对风向、风力的分析、比较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由图表忆基础1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忆以下知识。(1)写出下列代号代表的含义: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吸收;d大气逆辐射。(2)根据图示,理清大气受热过程:(3)图中显示大气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和吸收,此外还有散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d.大气逆辐射。2读云层对太阳

2、辐射、大气逆辐射影响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1)白天,云层的反射作用明显,地面温度比晴天低;夜间,云层的大气逆辐射作用显著,地面温度比晴天高。因此,晴天比阴天的昼夜温差大。(2)由图可知,白天和夜间都存在大气逆辐射,而且白天比夜间强。由问题引知识一题串知下面的甲图为南京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读图回答(1)(2)题。(1)乙图中()A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2)照片拍摄季节,南京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

3、样做的目的分别是()A78月,削弱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11月,阻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月次年1月,增加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67月,增强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解析第(1)题,由乙图可判断出,表示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表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表示大气逆辐射,白天和夜晚都存在,只是在夜晚表现得更加明显;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是地球损失的热量。第(2)题,78月,南京市正值伏旱天气,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大棚内温度上升过快、过高,农作物蒸腾作用强,水分损失多。覆盖黑色尼龙网可以削弱一部分到达大棚

4、内部的太阳辐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棚内温度,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答案(1)D(2)A一站归纳(一)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二)原理应用1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2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

5、积累等。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综合应用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三)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垂直分布1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 m气温降低0.6 ,即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 /100 m。2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

6、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1)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如下图所示:(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成雾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由高考到模拟一、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2017全国卷节选)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

7、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如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BC D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解析:1.B2.C第1题,双层覆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膜内气温应高于当地实际温度,排除。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加之积雪覆盖薄膜,膜内平均温度几乎无变化,排除。故选B。第2题,由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寒冷期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很小,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

8、,因此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16 。由于地膜的保温作用,膜内温度日变化相对较小,与实际气温的日变化不一致。3(2015广东高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解析:选D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很强,即对太阳辐射具有很强的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会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

9、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故D项正确。二、名校模拟重点研究明趋势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表甲)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完成12题。表甲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城市天气现象(白天/夜间)最高温/最低温北京28 /18 上海25 /19 哈尔滨24 /11 西宁22 /3 图乙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1表甲中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在图乙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ABC D2据表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B该日上海的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C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D西宁昼夜温差最大与日落晚、日照时间长有直接关系解析:1.C2.B第

10、1题,根据表甲可知,上海市的昼夜温差最小,白天和晚上均为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图2中分别表示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大气逆辐射。第2题,材料显示各地气温较高,应处于夏季。上海可能有台风,导致降水,B项正确。北京的最高温度应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A项错误。夏季不会出现寒潮,C项错误。西宁位于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与海拔高、空气稀薄有关,D项错误。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 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照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

11、,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34题。3“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B不同下垫面的热力性质差异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4“冷岛效应”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解析:3.B4.C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沙漠戈壁的暖空气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冷岛效应”发生在相邻的绿洲、

12、湖泊和沙漠戈壁之间,其纬度、高度及海陆位置相近。第4题,由“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可知,绿洲、湖泊近地面大气温度符合随高度增加气温下降的规律,而上层大气层出现了逆温层,则C图符合题意。考点(二) 热力环流 由图表忆基础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1)在图中四条“=”上画上箭头,完成热力环流。提示:箭头顺时针画。(2)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高低状况是甲乙丙丁。(3)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气温降低。(4)在同一高度上,气压高,等压面向高空凸,气压低,等压面向近地面凸。(5)若图示区域甲为陆地,乙为海洋,此图显示为黑夜(白天、黑夜)或冬季(冬季、

13、夏季)的盛行风向。(6)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其中表示城区的是乙地。轻巧识记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两种运动、三个不同1“一个关键”(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1)同一性质下垫面,考虑纬度差异。(2)不同性质下垫面,考虑热容量差异。2“两种运动”近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3“三个不同”(1)空气升降不同: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2)同面气压不同: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3)空间气压不同: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由问题引知

14、识一题串知热岛强度是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目前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个方面的研究。读图,完成(1)(3)题。(1)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 D冬季(2)图中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可能是因为此处布局了()A住宅区 B公园C商业区 D农田(3)“冷岛效应”会使处与周边地区相比()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增强C空气对流减弱 D水汽蒸发加快解析第(1)题,热岛效应显著,说明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大,读图,根据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大致在111月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等温线最密集,说明温差最大,热岛效应最显著,此时为冬季,D对。第(2)题,图中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说明处气温较周围区域低。住宅区、商业区地表硬化,不会形成冷岛现象,A、C错。公园绿地、水面升温较慢,可能形成冷岛,B对。农田分布在城外郊区,不在市区内,D错。第(3)题,处与周边地区相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