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553159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科目:小学美术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掘港小学 李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我们的目标是,要让美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贯彻和实施,使受教育者提高审美能力、表现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其中,“ 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我们探循出的一条实现目标的路径,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这一模式带给

2、师生的是课堂的精彩与高效。一、 传统美术教学的弊端与思考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即不注意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艺术感,没有很好地利用美术课教材资源来实现育人目标,忽视美术课堂的情感性,尤其缺少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新课标提出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而在传统美术教学中,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缺位,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学生课堂学习基本是以 “接受性学习”为主,普遍缺失体验性学习方式以及与小组同伴间展开的 研“究性学习”。教师虽然讲得清楚、学生听得明白,但是作为学习主体应有的学习过程:质疑、探究、想象、创造不能通过与小组同伴间相互

3、讨论、相互借鉴、彼此交流、彼此协商来共同解决,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组际间学习交流的整体缺失。 学习内容的强制性、认知活动的受限性、思维过程的依赖性、课堂交往的单向性也呼唤美术教师帮助学生组建起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启发引导每个组员,积极发挥自身在小组内的作用,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最大化地呈现。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是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以改变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益于考察学生在课堂中是否主动参与学习;考察学生在小组里是否主动与人交往;考察学生对自己分工的义务是否尽职尽责;考察学生在小组内是否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二、“小组合作实现共赢”教学策略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

4、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生性优点,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 合作学习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为教师普遍接纳,并尝试运用于各科教学中,美术教学也不例外。 合作学习还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我国最古老的教育专著 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其中,表示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需重视小组间每位成员的力量与智慧。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 合作学习。” 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

5、,教育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就强调学生之间的彼此切磋和相互交流。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我们曾看到某些合作学习小组,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一起,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在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体学生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显得气氛热烈,但是整个课堂闹哄哄,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没有实效性。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因此,科学而合理的组建学习小组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关键。经过实践摸索,我 们找到了最佳小组的人员配比,即每4人为一组,其中一人为组长、一人为记录员、

6、一人为发言人、一人为材料员。4位组员分工合作,定期更换工种,组员的学习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效率大大增强。具体体现在:第一,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即将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结;第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第三,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即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互动课堂充满生机。 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

7、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除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是我们的追求。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不应该只作为一种形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更不应该作为一种点缀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展开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由学会共同学习向将来学会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等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美术课堂

8、,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作为主导教学的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方向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多元化。我们的美术课堂更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首先,我们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唤醒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人格;其次,我们要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进行异质分组,确立每个组员

9、的角色分工,告知他们必须承担的个人责任;再次,我们要尊重与爱护学生,学生之间的差异无好坏之分,它代表的是人的多样性。当然,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我们是学生的向导和顾问,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条件之一。总之,美术课堂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才能最好的完成教学各项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4学生教学生、学生教老师 我们鼓励在美术课上学生之间开展相互学习活动,例如:小组共同合作一幅尺寸较大的绘画作品或手工制品;组员之间在陶艺课上共同完成一件得意之作;版画课上掌握快的同学演示制作过程给其他同学看;写生课上同学之间相互做模特等。甚至,学生想出了其它与

10、老师不同的表现手法,教给老师、教给同学,做课堂上的小老师。相互学习既促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又增添了美术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5小组间讨论、大组间交流 在小组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组间交流,是让所有的学生分享学习成果的一种好方式。在美术课上,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使组员之间有一种自豪感、相互信赖感,提高了小组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要教会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的互动、与人类的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引导学生以感受、观 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